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地理”词义考释及其语义演变分析

  • 投稿温存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475次
  • 评分4
  • 49
  • 0

江文政 乔观民

摘 要:“地理”一词是汉语中较为古老的词汇,其词义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多次演变,既有“对山川地貌描述”之义,又有“地理学”“行政区划”之义,甚至一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风水”的代名词。通过对“地理”词义的考释,结合具体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以探索其词义变迁的社会依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地理 词义考释 历史演变

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语言三要素中,语音与语法相对稳定,而词汇的变动性较大。[1](P133)因此,学者研究语言发展时总是以词汇的发展作为例证。词汇发展变化的主要表现有:词汇成员的更替、词汇身份的改变和词语意义的演变。[2](P166~168)作为词汇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词语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任何词语的意义都存在于一定历史范畴中,具有明确的时代意义。[3]词义变迁和词义色彩的变化也反映了时代变迁、文化传承和社会转型[4]。同一词语在不同时期的意义,反映了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时空差异,通过分析这些词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词义变化,可以探索和对比语言使用者的社会价值、民族思维方式与对事物的认知差异,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5]。“地理”一词由来已久,其词义不断变化,并且在近现代受到西方科学的影响,导致古今“地理”词义迥然不同。

本文通过分析“地理”词义在中国历史背景下的变迁,反映同一词语对不同意义的文化符号的承载,同时体现出社会进步和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对词汇发展的影响。

一、先秦时期:“地理”本义的形成时期

“地理”一词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周易·系辞上》中的“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义为:仰观天上日月星辰的文采,俯察地面山川原野的理致,能知晓幽隐无形和显明有形的事理。[6](P535)唐代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认为“地理”即地有山川原野,各有条理,故称理。[6](P536)东汉王充在《论衡·自纪》篇中言明:“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汉书·郊祀志》:“山川,地理也”[7](P36~37)。《周易》中的“地理”指的是山川、大地的形态。“地理”一词最初反映的是人们对地面上山川的认识,其词义侧重于对自然环境的描述。而造成这一特点的原因,通过分析史料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人类择地而居的需要,即生存需要。在远古时期,“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当时人类的生存环境较为恶劣,为了解决生存问题,人类就必须对自身周围的环境情况有一定了解,掌握狩猎和采集食物的地方。即使人们进入定居的农耕时代,也必须了解居住地所在的地形、水文、气候,以及这些自然条件与栽培植物的关系等知识,从而确定定居地点并驯化栽培植物,进而择地而居。《墨子·辞过》:“古之民,未知为富室时,就陵阜而居,允而处。”所谓“陵阜”,就是河流的台阶地带。许多考古遗址都是在靠近水边的土坡上发现的。先民生活在这样的地带,容易取水和捕鱼,也不会受到洪水的淹没。另外考古证明:西安半坡遗址就位于渭河支流浐河阶地上方,地势高而平缓,土壤肥沃,适宜生活和开垦。半坡仰韶文化遗存中房屋多朝南,表现出“喜东南,厌西北”的特点,遗址四周有防御性壕沟;壕沟的南北方有公共墓地,居住地与墓地分开。由此可知,远古时期的部落对居住环境已有所选择,并且这种选择是建立在对自然环境有所认识的基础之上,懂得居住方位与日照和风寒的关系。[7](P3~4)

第二是人类因地制宜的生存策略。由于早期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较为低下,顺自然之势而进行生产和生活成为了当时人类的生存法则,于是产生了“因地制宜”的理念。在生产和生活中,做到不违天时,不失地利。故《礼记·礼器》:“天时有生也,地理有宜也。”《管子·形势解》中也提到不能“上逆天道,下绝地理”。先民须因地制宜,发展生产。[8]

第三是政治军事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较多,形成了“兵家”学派。在当时,地理环境对于军事活动尤为重要。如《孙子兵法·地形》中云:“夫地形者,兵之助也”“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地知天,胜乃可全”。《管子·地图》中也指出,作战时“凡宾主者必先审知地图”,了解所谓“轘辕之险、滥车之水,名山通谷经川、陵陆丘阜之所在”等地理条件,方能“行军袭邑,举错知先后,不失地利”。占据好的地形,可以获得战争的先机[7](P22~23)。在此前提下,先秦时期的地理活动以勘察地形地貌为主,勘察有利于行军布阵之地。

所以“地理”的本义侧重于对山川方面的描述,对于人文现象描述的较少。

二、两汉时期:“地理”词义的初步扩大时期

东汉许慎进一步规范了“地理”的词义,并规范了指代“地理”词义的称谓。《说文·阜部》:“阞,地理也。从阜,力声。”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阞谓脉理。按力者,筋也。筋有脉络可寻。故凡有理之字皆从力。阞者,地理也。朸者,木理也。泐者,水理也。”但凡出现“理”字的词语,都可以按照脉理的原则进行解释,所以“地理”指的是“地表的脉理”[9](P1363),并以“阞”作为称谓。将“地理”分为“地”与“理”二字,可以更好地理解许慎的定义标准。《说文·土部》:“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从土,也声。”许慎将“地”的本义释为“地面”[9](P1278),与“天”相对应,“地理”首先是一个空间概念。《说文·玉部》:“理,治玉也。从玉里声。”译“理”为“治玉之法,剖析璞石而得玉”[9](P26)。本义为顺着纹理将玉从石中分离出来,后又引申泛指一般事物的纹理。“地理”即“地表山川地貌的纹理”,与先秦时期对“地理”词义的定义相一致。

由于两汉时期长时间的大一统局面,政局稳定,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并且张骞对西域的“凿空”之旅丰富了世人的眼界,扩大了中国的对外交流,社会生活和国家管理对地理知识的需要也空前迫切,因此官方编修的地理志应运而生。随着班固著《汉书·地理志》之后,“地理”的词义开始扩大,其词义在原本对“山川描述”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人文现象的描述”和“行政区划”的概念,并在《汉书·地理志》编撰之后,增加了“学科”的含义。“地理”一词含义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 地理” 由单纯指代山川和各地物产的描述,变成了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现象的描述。班固编撰《汉书》,其中包括中国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著作——《汉书·地理志》。在此之前,从先秦时期的《山海经》《禹贡》到西汉的《史记·大宛列传》《史记·货殖列传》等描述区域山川地貌和物产情况的典籍,皆没有以“地理”命名。《汉书·地理志》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转录《禹贡》和《周礼·职方》全文,讲述汉代以前的疆域沿革;第二部分以汉平帝元始二年(即公元二年)的全国行政区划为纲,记述汉代郡县的设置、沿革,包括郡国一级的户口,所辖县、邑、道和侯国,县一级的物产、山川、宫祠、古迹和关塞等,以及域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交通往来情况;第三部分参考了《史记·货殖列传》写各地风俗特产的内容,汇总了刘向“略言其地分”、朱赣“条其风俗”的成果,加之班固本人对历史和地理的了解和研究,按经济和风俗特点区分地域,记录了各个地域的范围、历史、地理、民生、风俗和特点,以及中外交通和交流的情况。[8](P36~37)

第二,“地理”增加了“行政区划”义。《汉书·王莽传下》:“六月,更授诸侯茅土于明堂,曰:‘予制作地理,建封五等,考之经艺,合之传记,通于义理,论之思之,至于再三,自始建国之元以来九年于兹,乃今定矣。’……莽,好空言,慕古法,多封爵人,性实遴啬,讬以地理未定,故先赋茅土,用慰喜封者。”其中的“地理”即指代分封的封地,是“行政区划”的意思。

第三,“地理”增加了“学科”的词义,等同于“地理学”。自《汉书·地理志》以后,中国历代官修史书中绝大部分有地理志,记述各朝郡县疆域、山川状况。如著名的二十四史,其中有16部有地理志。“地理”成为一门真正的学问,如《旧唐书·隐逸传·孔述睿》:“述睿精于地理,在馆乃重修《地理志》,时称详究。”《元史·刘秉忠传》:“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清代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十:“覃精许郑,尤长于地理。”《地理志》的编修导致“地理”词义扩大,增加了“地理学”的含义,即在行政区划沿革研究的基础上,记述行政区内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

三、唐宋明清时期:“地理”词义的转移时期

风水,又称“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称“堪舆术”,是一种研究环境与宇宙规律的哲学。中国风水术的发展与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尚书·召诰》记载:“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来……太保乃以庶殷攻位于洛汭”[10](P574)。即周成王营建洛邑之前,太保召公在周公之前,先行到达洛地踏勘探测了那里的环境,再占卜筑城的具体位置,得到吉卜,才开始测量营建洛邑的工作,并且将地基选择在洛河的“汭位”。“汭”,即是河流弯曲之地,地貌学称之为“河流凸岸”。水中泥沙由于水流速度不均匀,大多沉积在凸岸侧,土地肥沃,平原面积会越来越大。这种地形利于交通、耕种、渔猎。从风水的角度说,这种地形是“形胜”。另外,风水中“地理五诀”——“龙、穴、砂、水、向”中,“龙”即山岳,如“龙者何?山脉也。山脉何以龙为?盖因龙妖娇活泼,……而山脉亦然,……”(《周易阴阳宅》)。风水术中“寻龙点穴”中的“寻龙”即勘察山脉,寻找“吉龙”,即是那些光肥圆润、尖利秀美、势雄力足、雄伟磅礴的山脉。史料证明:地理环境的勘察是相地活动的必要流程,对地理环境的认识也是评价所相之地凶吉的依据。

风水发展至唐朝之后,分野为“形势派”和“理气派”。特别是唐朝末年皇室风水师杨筠松,因黄巢起义京师城破,携带大量风水著作由长安逃至江西赣州,并在赣州收徒传道,将原本皇室专用的风水秘术传至民间。因杨筠松是提倡形势之说的宗师,特别是其风水思想强调“山龙落脉形势”,造成“形势派”重视因地制宜,因形选择,观察来龙去脉,追求优美意境的特点,而且特别看重分析地表、地势、地物、地气、土壤及方向,尽可能使宅基位于山灵水秀之处。[11]

唐宋时期,“地理”一词逐渐成为风水学的代名词[12],其词义逐渐向“风水”转移。如宋朝笔记中,多以“地理”指代“风水”。《宋会要辑稿》中记载北宋皇帝建陵之前,总是“召京城习阴阳地理者三五人偕行”“将阴阳文字看详”[13](P1072),才最终选定墓址。宋代王辟之《渑水燕谈录·高逸》:“(僧)文幼,薄能为诗,精阴阳地理。”尤其到了明清时期,风水学内容的书籍常常冠以“地理”二字。《地理琢玉斧》《地理啖蔗录》《地理五诀》《地理四弹子》《地理囊金》等明清风水名著,此处的“地理”皆是“风水”的别称。“风水先生”被称为“地理先生”。

明朝之后,风水派别中玄空派风水成熟。玄空风水是形势风水和理气风水的结合,其核心要求“形理兼查”。“形”,即观察内外之形;“理”,即考察理气凶吉。这一时期地理先生为了达到天人合一的目的,在看风水时不仅要看该地是否适合做阴宅或阳宅,还需要看这个地区是否与安葬或居住在这里的人的生辰八字相合,在看风水的同时,还要算命。特别是明清时期,风水学在民间流行之后,地理先生的职业内容包括了婚丧嫁娶、打井修坟、修桥铺路、相地择坟、建房修宅等等与看风水相关的内容。[11]所以“地理”逐渐有了“命理”的概念,并逐渐蒙上了迷信的色彩。

四、近现代时期:“地理”词义的缩小时期

近现代,由于中国与外界的交流逐渐增多,西方近代科学逐渐引入。根据外文翻译的新词,丰富了中国人的词汇。“地理”的词义再一次发生变化。

第一, “ 地理” 词义保留“ 学科” 的义项。近代学者将英文的“g eo g ra p h y”译作“地理”。这个词语起源于公元前2 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的合成词“geographica”,其中词根“geo-”是古希腊神话中大地女神盖亚的意思,“graphica”是“描绘、描述、记述”的意思,合在一起,“geographica”就是“大地的记述”,与中国古代“地理”的原始义相同,故近代学者将“geography”译作“地理”。“地理”保留的“学科”的词义,等同于“地理学”。虽然近代国外与国内的“地理”都有学科的意思,但所指的内容却不相同,中国古代地理学主要指研究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的学科[7](P37),而近代西方的地理学主要指研究地表各种事物及其关系的学科,并且出现了学科内的分派,通常分为研究自然环境的自然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的人文地理学,以及研究经济活动的经济地理学[14](P35)。随着近代的中外交流,中国人接受了西方的观点,建立了中国自己的地理科学。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环境问题、空间问题(国土整治、空间规划等)的出现和系统论、控制论等科技观念的进入,以及科技手段的提高,现代地理学应运而生。学科定义再一次发生变化,即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同人类相关的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关系的一门学科。地理学对人地关系的研究着重于其空间关系,不仅重视对空间现象(自然现象、人文活动、经济活动等)的描述,还试图寻找和解释其中的变化规律;不仅注重对现象的定性描述,还注重定量分析,对地理现象的解释由单纯的解释性描述,过渡到理论演绎、实验反馈、模式化的方法。[15](P277~288)

第二,“地理”的风水学语义逐渐失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政府提倡改革葬俗,特别是20世纪50至70年代,由于移风易俗、破旧迎新、政治运动频繁等原因,风水被定为封建迷信,曾一度销声匿迹。“地理”原本的词义——“风水”等逐渐消失,“地理”逐渐成为了学科的意思。“区划”的词义也逐渐淡出人们视野,词义进一步缩小。

五、结语

词汇词义的变化,反映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社会生活的变迁也丰富了词义内容与表现形式。自中国先秦时期至近现代之前,“地理”的词义一直在扩大,由先秦时期对山川纹理的描述,转为两汉时期对区域内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述,并增加了“行政区划”和“学科”的义项;唐宋明清时期,“地理”又增加了“风水”的义项,并随着明朝玄空风水学的形成,逐渐蒙上了迷信的色彩。近现代后,“地理”的词义开始缩小,主要指“地理学”,另外,近现代“地理学”一词所代表的语义也与古代“地理学”的意义不同,由研究行政区历史沿革的学科,变为解释和探索空间现象的学科。

通过分析“地理”词义的考释和演变,可以清晰地看到“地理”词义的演变过程,有助于对古书的阅读理解,以及对古代社会的认识。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高名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邢福义.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李行健.词义的时代性同词书的编纂和古书的阅读[J].昆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2):69~71.

[4]朱楚宏.社会发展是词义演变的根本原因吗[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2~96.

[5]史汉生,黄光大.语义的褒贬转换与社会文化[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1997,(1).

[6]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7]赵荣.中国古代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王霞.《说文解字》与古代地理[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9]李恩江,贾玉民.文白对照说文解字译述[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

[10][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1]黄南峰.赣南民间风水信仰的调查与研究[D].赣州:赣南师范学院,2013.

[12]何浩轩,李根.“风水”考释及其词义流变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9):70~71.

[13]徐松.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4]潘玉君.地理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5]白光润地理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江文政 乔观民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