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国际贸易毕业论文范文,国际贸易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中国企业获取海外技术型投资的现状及路径选择

  • 投稿周楷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246次
  • 评分4
  • 20
  • 0

范 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近几年,中国企业来逐步探索通过海外投资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先进技术、信息和知识,提高要素效率并创造新要素,从而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当然,也面临很多的阻力或影响因素。如何加快推动中国企业顺利“走出去”,如何进一步拓展海外获取技术型投资?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我国企业“走出去”获取技术型资产的新进展

据联合国贸发组织(UNCTAD)统计,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创下了840亿美元的历史纪录,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据商务部统计,2013年,我国境内投资者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8%。在对外投资总量大幅增长的同时,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投资也取得快速发展(参见表1)。

以跨国并购为例,虽然目前中国跨国并购中能源矿产行业仍然占比最高,但其比重已经由2010年的58.9%下降至2013年的34%,跨国并购逐步向高新技术、高端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行业转移。2013年12月25日,中联重科宣布收购全球干混砂浆设备第一品牌德国M-TEC公司,虽然外界估计本次交易涉及金额不高,约为几千万欧元,但是由于M-TEC公司在干混砂浆设备领域较强的技术实力,本次收购被视为中联重科迈向高端制造、扩展业务领域的有益尝试。2014年1月23日,联想宣布将以23亿美元收购IBM低端服务器业务;2014年1月30日,联想又宣布以29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业务,这是继联想收购IBM PC业务以及收购NEC之后发起的新一轮海外并购。联想通过新一轮收购,获取了IBM低端服务器以及摩托罗拉移动的相关专利、技术和研发人员,完善了公司产品线,提高了技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过去的一年,除了跨国并购的方式获取技术以外,高科技企业也纷纷投资海外新建研发中心,苏宁云商集团2013年11月19日在美国硅谷成立首家海外研发中心,目标是以互联网科技最前沿技术为研究方向,探索未来业务模式,为企业长期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动力。2013年6月15日,中国北车与捷克布拉格工业大学联合组建海外研发中心,目标是集中中欧两地的科研力量,吸引海外高端人才,集中攻关研发轨道交通及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拓展国际化发展路径。

目前,我国企业走出去获取技术型资产存在以下特点:

一是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开展技术获取型投资的对象大都是本领域全球知名公司,拥有领先技术以及品牌、营销网络等优势,如三一重工2012年全资收购的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曾经被视为混凝土机械行业的全球第一品牌;另一方面,我国企业走出去合资或独资新建研发中心所选择的合资方也往往是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大学或科研机构,新建研发中心往往选址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具有技术创新集群优势的地区。

二是技术获取方式多元化。以跨国并购以及独资或合资新建研发中心为主要形式,以跨国技术联盟等合作形式作为补充。海尔公司通过以技术战略联盟的方式与国内外大学、科研单位以及知名的跨国公司开展合作,联合成立了近50个研发中心,在欧洲和日本等地设立有6个共同开发研究所,使自身研发水平能够紧跟国际领先水平。

三是技术获取的结果大都实现多方共赢。我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获取了先进的技术、品牌和营销渠道等战略性资产,而被并购方获得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被并购企业在顺利完成技术和业务整合后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实现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样,合资或独资新建研发中心也是使得东道国的技术、人才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激发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力,带动了东道国就业。

四是目前走出去获取技术的整体规模仍偏小。海外投资企业由于资金有限、人才缺乏等原因,目前通过走出去方式获取技术型资产的步伐仍偏小。目前我国技术获取型的跨国并购在整体跨国并购中占比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表现在高新技术、通讯、医疗保健等行业的跨国并购比例占比偏低;海外投资新建研发中心人员规模较小,有的还未真正发挥作用。

二、我国企业通过海外投资获取技术型资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东道国政治阻力成为阻挡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最大障碍

我国企业在美投资多次碰壁,2012年10月,美国国会认定华为和中兴可能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限制其进入和发展美国市场。此前,华为收购3Leaf就曾遭遇挫折,而中兴也遭遇美国政府调查,三一集团在美投资活动也收到阻碍。美国政府为什么会如此强烈的阻止中国企业在美投资获取技术,正是由于他们担心中国获取到技术后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会对他们的本土企业形成强有力的竞争,而“国家安全”成为惯用的拒绝理由。

(二) 企业融资难制约技术获取型投资的开展

双汇于2013年第三季度以71亿美元收购了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如此巨资收购融资存在难度,此次跨国并购是由多家银行组成的集合才为双汇提供了巨额的融资款以顺利完成收购。更多的中小企业到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更是面临着融资的压力,由于研发投资周期长,很多企业都存在着融资困难、缺少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所需的外汇资金等问题。

(三) 企业对获取技术的吸收与整合能力影响到技术获取型投资的最终效果

企业对外部的技术获取型投资不是简单的要素输入型的叠加,而是要针对吸纳的要素进一步整合、吸纳和创新。这中间不仅包括业务的整合,也包括企业文化和管理层的整合。TCL收购法国汤姆逊失败的案例,主要是由于TCL没有对未来业务发展做出有能力的掌控,业务整合不成功;而上汽收购韩国双龙失败的案例主要是并购后跨文化整合管理出现困难,收购前对管理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足。

(四) 企业走出去开展技术获取型投资中面临国际化人才匮乏的困境

当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但是熟悉国际市场变化及国际法律法规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跨国并购后跨文化与业务的管理与整合需要有国际化管理经验的人才,海外研发中心的研发工作的顺利开展也需要有本地化背景的员工来管理,而我国企业由于国际化经营经验不足,人才储备不够,缺乏此类人才直接影响了跨国并购和设立海外研发中心的效果,人才才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五) 东道国经济状况成为影响企业走出去获取技术的重要因素

不管是跨国并购还是投资新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目标,东道国良好的经济状况成为确保企业收入来源和利润增长的重要基础。一个没有良好市场基础的地区不是海外投资的优选地。市场规模是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关键因素,华为公司尽管在美国投资屡屡受阻,但依然坚持在美国市场而没有退出,就是因为美国市场是华为的巨大的潜在市场,那里有成熟的消费者,稳定的消费需求,这些都是推动他们技术创新的持久动力,是维持一个高科技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

三、我国企业通过海外投资获取技术型资产的路径选择

(一)企业要主动拓展技术获取的投资区域,有效规避风险

北美和欧洲都是世界上研发资源集中、人力资本丰富的地区。对跨国并购数据的分析显示,由于美国对中国海外投资尤其是涉及通讯、高科技等技术密集型行业投资的阻碍,过去的一年我国向欧洲的海外投资有增长的趋势,丰富投资区域,能够有效分散风险。2013年,华为公司宣布将发展重心转移至欧洲,并斥资2亿美元在英国投资新建研发中心,并将在当地雇用300名研发人员,这是华为公司主动拓展投资区域的积极举措,大量雇用当地员工能够获取当地丰富的人力资本,通过产品研发活动获取积极的技术外溢。丰富投资区域,还体现在充分利用东道国州、市政府希望吸引外资带动地方经济的迫切愿望,积极与投资地的各级政府接触,比较不同地区的优惠政策,注重谈判技巧。

(二) 企业要坚持多元化技术获取路径,丰富对外投资模式

通过战略联盟、行业商会等组织,加强技术信息交流,增强抵御风险能力。日本企业在90年代投资美国的过程中,就广泛采用了战略联盟的形式,不仅是本国企业结盟,也积极与当地企业结盟,获取积极的技术溢出,同时形成合力共同抵御风险,并参与东道国制度的制定使有利于本企业利益。华为公司在长期海外投资的过程中,就积极参与各种标准技术联盟、市场联盟、供应链联盟等。2011年,爱国者科技也联合多家民营企业成立爱国者国际联盟。这方面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应当积极牵头,联合相关领域企业组成联盟,形成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有利环境。

(三) 企业要广泛吸纳国际化人才强化人才的集聚优势

由于我国企业通过并购、新建研发等方式获取技术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吸纳重构能力不足,缺乏相应的国际化人才等问题,往往没能达到预期效果。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初期,往往采取国内派遣员工的模式,随着中国企业自身管理能力的提高以及境外技术研发和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乐于雇用东道国当地员工,充分利用东道国的人力资本的优势为我所用。除了招募本地员工以外,投资企业采取与当地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的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合作方的人才技术优势,并且在合作过程中加快本土人才的学习和培育,通过强化人才优势逐步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四) 企业要加大技术整合基础上的自主创新,这是技术获取型投资的关键

只有企业顺利完成技术整合,在吸收外部技术的同时,获得技术积累,提高技术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自主创新,才最终提升了企业国际竞争力,取得了预期效果。在此过程中,企业注重技术的吸收、学习和积累是关键,人才是承载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一些关键技术的研发过程如果没有研发人员的现场解密,是很难被复制的,即使已经拥有了专利和技术图纸。所以,企业在跨国并购中要注意保持被并购方核心研发团队的稳定,尊重东道国的文化和管理模式,注重无形资产的保护和吸收。同时,企业也不能放松后续的研发投入,在学习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才是真正实现了为我所用,才会真正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企业要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去推进技术获取型投资

由于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经营时间短,经验不足,因此很多企业的跨国收购都被外界称为“蛇吞象”。企业技术实力的提升是日积月累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很难仅仅通过一次收购或一次投资就实现脱胎换骨的转变。海外投资要警惕“头脑发热”的投资冲动或“拣便宜”的投资心态,由于跨国并购等技术获取型投资行为资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如果经营不善可能会将企业带入困境。所以企业走出去应根据自身实力充分评估风险,稳扎稳打,充分权衡风险收益的前提下再开展技术获取性投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陈宝明,彭春燕.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获取国际创新资源的进展与建议,对外经贸实务[J],2013(9).

[2]杜群阳、朱勤.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海外直接投资理论与实践[J].国际贸易问题,2004(1).

[3]严兵,李辉,李雪飞.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新特征及问题研究 ,国际经济合作[J],2014(2).

[4]阎大颖,葛顺奇.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国际化发展战略,国际经济合作[J],2012(9).

[5]汪洋.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与自主创新能力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M],2010年.

[6]王晓勇,吴晓冰.支持企业“走出去”设立研发机构——浙江海外研发机构调查,浙江经济[J],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