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斌
【摘要】对于榆林广播电视台这样一个地市电视台来说,想要在新媒体大环境中赢得竞争优势,不仅要改变自身的传播理念,更要从选题定位、报道形式、角度选择等方面进行创新。榆林广播电视台《瞭望周刊》栏目,就是以“追忆流金岁月”定位,策划播出了一系列历史题材专题,在回忆性报道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以《瞭望周刊》栏目为例,拟从栏目的背景、运作、影响、启示四个角度来解析该类节目如何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还原历史、重温记忆,引发观众共鸣与思索,为市级电视台探索打造精品节目提供一些思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瞭望周刊;口述历史;电视转型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网络、特别是微博、微信、移动通讯等新媒体的出现,新闻业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新闻已不再是记者的专利,人人都是记者,海量资讯信息碎片化满天飞,传统媒体包括电视传媒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地市级的电视传媒必须努力改进报道方式,提高节目质量,创作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能引发观众共鸣与思索的精品节目来。
让英雄开口说话,让历史再现荧屏;让榜样激励后人,让信念照亮现实。这是策划、改版的原动力。
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勾起了亿万观众的怀旧情结。回观眼下富庶的榆林,还有多少人能记得或愿意想起那些曾在这片贫瘠的高原厚土上,一代又一代前辈为了革命事业,为了民族解放事业,为了广大老百姓能彻底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和汗水?而他们,大多已辞世,即便健在的也均年事已高。作为电视人何不立即行动,通过对这些健在的老英雄、老革命、老领导的采访,还原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呢?这既是一项挖掘性、抢救性工程,更是一项通过宣传他们当年艰苦创业的精神来激励教育后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再教育工程。
基于以上认识,榆林广播电视台专题部在原《今日榆林》栏目基础上着手创新改版,把镜头瞄准为大多数人们所不熟悉或几近遗忘但又感兴趣的地方历史事件,通过采访一些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当事人,以电视纪录片的形式,抢救、挖掘、留存珍贵历史影像资料。栏目名称确定为一档每期十五分钟周播栏目——《瞭望周刊》。
英雄娓娓讲述,还原烽火记忆;前辈谆谆教导,句句启迪后人。历史文献纪录片,不仅是一档档节目的制作,更是一段段心灵的洗礼。
《瞭望周刊》栏目改版之初,栏目组以纪念建国六十五周年为契机,以全市当时健在的十三位老红军为采访对象,以“英雄的足迹——寻访榆林健在老红军”为主题,采访、制作了七集文献纪录片。
第一集报道的老红军黄进山,既是老红军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又是最有故事的一位老红军,采访时已经103岁高龄,记者基本上不能和他进行正常沟通,怎么办?栏目组翻阅了黄进山三十多年前撰写的《三大战争回忆录》,观看了二十集电视连续剧《神府游击队》。有了文字资料和影视资料,黄进山这一期节目做起来就十分顺畅,纪录片一开始就从《神府游击队》中黄进山的影视资料切入,在播放了三十多秒影视同期声后,解说词才这样缓缓跟进:
“这是中央电视台曾经播出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神府游击队》,剧中这位机智勇敢的红军战士黄进山,并不是斗么文学虚拟人物,而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不仅有原型,而且原型就叫黄进山。让人们欣喜的是,这位八十多年前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目前仍然健在。”
与黄进山一样,在采访其他老红军过程中,同样遇到很多困难。居住在定边县的94岁老红军崔文华,记者采访时已经卧病在床,不会说话。正当大家十分失望的时候,比崔文华小二十岁的老伴刘淑东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吸引了节目组。刘淑东出生在北京,五岁时随姑母来到天津,十五岁时响应组织号召,嫁给了比自己大二十岁的崔文华。比起革命战斗故事,他们两个人的故事更加精彩悲壮,催人泪下。于是,纪录片先通过刘淑东简短讲述崔文华的革命事迹,然后着重围绕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故事展开。
除七集纪录片《英雄的足迹——寻访榆林健在老红军》外,节目组还策划制作了八集历史文献纪录片“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榆林抗战纪事”,以“那些年那些事”为题,策划、采制了“陈智亮的革命人生(上、下)”“塞上名医张鹏举” “许浚与佳临黄河大桥的故事”“共和国第一代飞行员李增发的故事”“坑镇的传说”等一大批回忆性报道。
革命前辈口述历史,现实时代省身共鸣;荧屏再现感人故事,引发普遍价值认同。小小尝试带来的不仅仅是社会对栏目的关注,更是对当前社会转型期复杂社会心态的涤荡,对信仰、信念回归的醒示,更是对新闻业态尤其是电视宣传艺术创作转型的实践。
七集纪录片“英雄的足迹——寻访榆林健在老红军”播出后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许多观众被节目中老红军的英雄事迹、传奇人生深深地感染、打动,对节目从选题、策划到拍摄、制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样,八集文献纪录片“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榆林抗战纪事”以及陈智亮、张鹏举、许浚等纪录片也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赞扬这些纪录片确实是一项抢救性工程,不仅给广大观众讲述了发生在本土英雄模范人物的感人故事,让大家接受了一次红色革命教育,而且也有力地配合了建国六十五周年庆祝活动、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活动和正在全市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凭借“口述历史,抢救记忆”系列节目,《瞭望周刊》栏目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收视率,其中, “坑镇的传说”仅手机观看就达两万多次,在全台栏目手机收视率排名中名列前茅。栏目在各类创优评比中获得高度评价和多项殊荣,在2014年全台栏目评优中,《瞭望周刊》栏目以绝对优势被评为全台最佳栏目。在一年一度的全市广播电视创优评优中, “一个人的村庄”“老红军崔文华和他老伴刘淑东的故事”分别获得全省广播电视社教专题二等奖和纪录片三等奖。栏目制片人也因此荣获全市优秀新闻工作者并在2014年全市新闻工作者座谈会上就栏目策划、创作做了经验分享。
对于市级地方电视台来说,与其苦思冥想试水电视转型突围,不如脚踏实地立足本地历史人文,更接地气地挖掘身边的有价值的素材宝库,以最质朴的方式,用最真实的情感还原、记录即将逝去或正在发生的这个时代的故事。历史文献纪录片,是地方电视台改进宣传报道方式、提高电视收视率的一种尝试。当然,要做好这类节目,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追忆性报道,要在采访对象及其涉及的历史事件上下功夫,力求做到客观、准确、全面
追忆性报道,一般来说追忆的事件年代比较久远,为大多数人所不知,这就要求媒体参与者在报道时尽可能多地了解、熟知采访对象所在的历史时期、经历的历史事件。如对老红军黄进山的采访,节目组除详细阅读了他本人所写的《三大战争回忆录》、收看了二十集电视剧《神府游击队》外,还查阅了大量有关神府红三团的创建、战斗事迹、部队发展演变历史的资料。在对陈智亮的采访中,节目组查阅了陈智亮曾经工作过的八路军120师、晋北野战军、晋绥二中相关文献资料。此外,在追忆性报道中,对于一些时间和事件,一定要严格进行甄别,确保报道真实、准确、严谨。
二、要充分发挥电视优势,突出“口述”特色,多用采访同期声,尽量少用文字解说词
追忆性报道采访对象一般都年事已高,他们是许多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他们的亲口讲述本身具有很强的真实性。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老人要么逐渐失去思维和记忆,要么即将离开人世。因此,即便是再优美的解说词也没有他们的亲口讲述更精彩,更能吸引、打动观众。在“那些年那些事——陈智亮的革命人生(上、下)”两集纪录片中,节目组先后两次对陈智亮进行了采访,录像长达五个小时。由于陈智亮讲述得比较精彩,在撰稿过程中,节目组基本上以同期声为主,文字解说词仅仅起一个交代背景、承上启下、穿针引线作用。同样,在对老红军、塞上名医张鹏举、共和国第一代飞行员李增发、许浚的采访报道中,都充分发挥电视声画同步的优势,大量运用当事人的采访同期声,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追忆性报道,语言风格要更加通俗、平实、鲜活
电视语言不同于报纸语言,本身要求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给人以真实、亲切、自然的感受。追忆性报道,因为内容主体是回忆往事,采访对象大多都是老年人,这就要求语言风格要更加朴实,要与采访者的同期声相匹配,尽量不用华丽词藻,不讲空话、套话。七集纪录片“英雄的足迹——寻访榆林健在老红军”解说词,娓娓道来,让观众听起来亲切自然。
四、追忆性报道,要改变传统一问一答式采访,主要以采访对象讲述,记者记录为主
要结合老年人的身体特性,耐心倾听采访对象的叙述,切忌急躁。在采访103岁的老红军黄进山时,录像长达三个多小时,但剪辑后仅剩不到一分钟。虽然看似简短,但对于节目整体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追忆性报道不同于其它成果性报道,记者对一些事件并不知情,因此不能主题先行,按照记者的思路采取一问一答的模式去把握整体采访。
《瞭望周刊》栏目已改版运行一年,节目组在追忆性报道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收获很多,也留下不少遗憾。在老红军纪录片播出不到一年后,十三位老红军先后有五位老红军相继离开了人世。老红军的渐次离世,更加说明老红军纪录片的创作确实是一项抢救性工作。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一个善于学习反思、乐于铭记历史的民族才会迸发源源的智慧,精进出更宏大的气魄。作为地市电视台的一个专题栏目,榆林广播电视台《瞭望周刊》以“追忆流金岁月”为定位,策划、采制、播出了一系列“口述历史,抢救记忆”的历史题材专题节目,以讲述革命故事来吸引人、教育人,可以说是新时期地方电视台改进宣传报道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作者张文斌:榆林广播电视台专题部主任,《瞭望周刊》栏目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