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新闻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新闻通讯导语的写作技巧

  • 投稿西伯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841次
  • 评分4
  • 25
  • 0

周晔

【摘要】我们往往认为新闻是真实的,不需要制造矛盾、增加悬念和提出对立点,平铺直叙就可以了,但是实际上这种矛盾它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的,不过是写作者发掘它了而已。若仔细留意一些精品文本会发现,除了文本“故意制造”对立外,隐晦和暧昧的文学语言表现形式,气味、颜色等在作品中的使用,都非常重要。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通讯 导语 写作

新闻语言要直白,准确。一般多用直接陈述的方式来展示主观真实,而不提倡在语言中“故意制造”矛盾冲突、隐晦等。但在实际操作中会发现,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要使用一种对立的方式来表达,甚至故意制造隐喻、暧昧等。就是说,用一种“故意”的方式,来展示语言的张力,进而达到一种更加逼近真相的主观真实。

一、写作中“故意制造”对立的矛盾

下面这个《中国最肮脏的城市处在困难中》特稿的开头,就是最直接、直白的表达方式:

重庆什么生意最兴旺发达,擦皮鞋的。

但下面这两个特稿的写作方法却和上面有一些不一样:

比如:

张明明决定杀掉他的父母。

这个想法已经在他脑海中盘旋了差不多两个月。

“我想,只有杀了我的父母,才能让我多年积聚的仇恨得到释放,让我真正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

1981 年11 月25 日,陈菊生下了他;2001 年6 月12 日,他将陈菊打晕、掐死,然后割喉。

期间,陈菊打开大门惨叫一声,但门很快又被关上。那就像荒林里一声绝望的鸦叫,一切又恢复了寂静。

虽然这个开头也是开门见山的。但若仔细读,你会注意到,作者在其中制造了一种对立。“1981 年11 月25 日,陈菊生下了他;2001 年6 月12 日,他将陈菊打晕、掐死,然后割喉。”这句话,其实很清晰地展现了一种对立。这种对立起到了一种震撼的效果。

而下面这个就更加明显:

药家鑫的那双手,纤细、修长,天生是一双弹钢琴的手。

他坐着的时候,常常会不自觉地五指分开,双手摊在桌面上。

没有人知道他握刀捅人的姿势。他的朋友说,“他哪里像拿刀的人”。

死者身上有8刀,致命的一刀在胸前。

药家鑫杀了人。

开头直接明了,用了很多短句子。而文字语言很巧妙,人为地制造一种状态,这“是一双弹钢琴的手”却也是一双杀人的手。同样的一双手,作者故意的制造一种矛盾和对立,使得文字变得有张力和想象力。这种制造是在新闻叙事真实的基础上。不是说我们的新闻故事不能人为的制造,恰恰相反,如果我们在采访非常扎实的基础上,你会发现,新闻经常需要故意的制造桥段,故意的制造矛盾,这篇文章在这方面就表现得很明显。

若仔细阅读一些比较优秀的新闻作品,我们常常能看到这种对立。比如新华社《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的这篇特稿,其导语是:“太行山的石头多是石英岩,这种红脸蛋的石头,出了名的坚硬。但红脸蛋的岩石这次碰到的是黑脸蛋的许存山。”将“红脸蛋的岩石”和“黑脸蛋的许存山”进行了形式上的对立。并且用一种内核的“坚硬”来做一种暗示。很显然,坚硬的石头将遇到更“坚硬”的许存山。

下面这则导语的开头除了制造矛盾外,还增加了悬念、突出对立点。

王小军,今年54 岁,孤身一人,没有身份证,靠在医院做护工维持生活。

他和父母都住在合肥老城区,离得很近,但却20 年不相认。

当记者告诉王小军83 岁的老母亲,她的三儿子小军想见见她时,她斩钉截铁地说:不要提他,我现在恨不得把这个儿子杀了。老父亲则说:“他不是我们的儿子,我们和他已经恩断义绝。”

作者并没有平铺直叙的说双方有矛盾,而是设置一种悬念,让读者想要探究为什么?这父母和儿子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再比如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关于中国死猪事件的报道开头:

请你来猜个谜:在一座主要城市的水源里发现了2813 头死猪,什么情况下这才不算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答案:当这件事发生在中国的时候。

这也是故意制造一种张力,在我们的叙事当中没有呈现的矛盾被作者发现了,作者故意制造这个效果,把评论性的东西和新闻事实进行了对立。

二、隐晦的文学语言用于通讯写作

下面这则《挺直腰杆活得灿烂》的通讯,是写一个身残志坚、双腿被截肢的大学生励志的故事。文章的开头是:

王雷说:“人生有时候就像是一棵树,即使砍掉了树的一些枝干,只要树根还在,树就会活下去,还会枝繁叶茂。”

以直接引语作为文章开头,直接进入了王雷的世界中。而在他的语言世界中,这是一种隐喻,用树来隐喻人的健康和精神状态。

再比如《一分钱难倒“小刘瓜子”》一文,开头是:

刘天成在朋友圈里的微信名叫“果愿”,“果”即是果仁,也是因果。

在接受记者采访中,他谈得最多的话题是果仁和因果。他说,瓜子果仁是他的事业,而做事一定要诚信,慈悲,有良知。

52 岁的刘天成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手腕挂着一串佛珠。他浑厚潇洒的毛笔字在企业家中非常难得,看到记者后,他送了一副自己书写的“厚德载物”。

这个明显的有一种暗喻。刘天成的失败很多人认为是因为他信佛,对于未知人生所怀有的神秘感。文章故意制造了一种对立,刘天成个体的他并没有把他的果仁和他的宗教信仰进行嫁接,而作者写作时,却将“果愿”进行了解读,既是因果也是果仁。其实这层含义是在作者故意制造出来的,而且,作者接下来把这两个东西掰开来说,果仁是他的事业现状,因果是他的精神世界,营造出果仁和因果的对立却又不去点破,产生一种富含隐喻的效果。

再比如南都周刊《华西村的秘密》这篇文章:

欢迎来到中国最富裕的村庄。

华西村,江苏省东部0.91 平方公里多岩石土壤上创建的村庄,成立于1961 年。这个刚刚在10 月大肆庆祝成立50 周年的村庄,在老书记吴仁宝的运作下,利用长期政治正确打造的典型形象,获得了官方的高度认可,撬动了庞大的政治经济资源,使得华西村成为天下第一村庄,走出了一条无法复制的独特发展轨迹。

从上海出发,驱车100 多公里,你就可以到达这个魔幻村庄。

中央广场的高音喇叭里,每小时都震耳欲聋地播放着一个声音:“如果你想看到一个奇迹,请来华西。”

我们看到,这段文字的隐喻性很强,如:“使得华西村成为天下第一村庄,走出了一条无法复制的独特发展轨迹”,句中实词具有准确性而虚词却具有模糊性,“独特”“无法复制”还有“魔幻”之类的词,从这些词汇和叙述方式的采用,我们能隐约的感受到作者微妙的心理,就像《1984》里的“老大哥在看着你哦”,是作者的“别具用心”。这就是一种隐喻。

下面这个也用了隐喻。这是关于叔侄冤案十年的稿件,叔侄俩出狱一年后,记者采写的稿件开头:

张高发叼着烟,望着门口一棵黄葛树,看到家里的一只母鸡扑扑啦啦地飞到树上,他眯了眯眼,嘴角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自从他儿子张辉回来这一年里,他惊奇地发现,家里的母鸡竟然在树上生蛋,而且赶都赶不下来。

他说:“这是一个好兆头,鸡飞树上,蛋从天降。”

黄葛树又名菩提树,张高发也是儿子回来后才知道这个别名的,他觉得这里面玄机很多。

这也是一种语言上的暧昧描述。在采访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多的占用采访内容,而非仅仅局限于采访故事。对于故事性的采访要更加注意有意无意的聊天内容,采访对象并不知道哪些内容重要哪些不重要,有的时候我们自己也不完全确定内容的重要性与否,等回头去思考才会发现一些素材的价值。有些细节看起来没有什么相关性,有的时候合理的安排却能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隐喻要用,而且要灵活的运用。

三、“色声香味触”在文字中的妙用

声音、触觉等,我们常常会在文章中使用。但气味、颜色等一般在文章中用得相对较少,往往会被我们忽略。

比如有的时候我们闻到油菜花的香味,并不是仅仅感慨于油菜花的香,我们往往会回忆起那些似曾相识的场景和过往,比如想起了童年的某段时光。我们在写作当中一定要注重气味,这是一个小窍门。

气味有时候能够把我们带入到真实的现场。比如记者到了一个逼仄的城中村的楼梯口,跑到了受害人的家里,为什么不能加入对楼梯口气味的描写?发霉的气味、木头腐烂的气味,当你写到气味的时候真实就出来了,能够把受众的感觉带入到现场。这就是一种通感。有时候听到音乐时,我们会闻到气味,乃至在脑海中呈现出画面和人物。这些白描的文字都可以让我们回到现场。

比如下面《上海H7N9 逝者死亡记录:被病毒撕碎的人生》这篇特稿的部分:

吴亮亮的新坟,孤零零地落在一篇油菜花田中。起风时,黄灿灿花浪起伏,簇拥着新坟。吴晓雅说,这里风景很好,他会喜欢。

坟墓旁边,放着一双小小的棉鞋。

吴亮亮走后,小儿子抱着那部手机不放手“是爸爸的。”吴晓雅狠着心,和儿子抢,孩子就不撒手还哇哇哭。

手机最后和吴亮亮一起葬在那片油菜花田中。手机里有他和儿子“跳舞”的照片。吴晓雅说:“这是你最喜欢的,带走吧。”

这段文字中,我们能明显的感受到“色声香味触”的应用。通过这一段短短的文字,读者能够想象到一个清晰的画面,油菜花、起风了、簇拥着新坟、抢、哇哇的哭,人的感官在文字当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李希光等:《新闻采访写作教程》[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②苏珊·佩普、休·费瑟斯:《特稿写作——从入门到精通》[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③沈玎、杨雄、季天琴、温克,《华西村的秘密》[J].《南都周刊》,2003-11

(作者:新安晚报社采访中心机动部副主任)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