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沁
【摘要】本文选取第24 届“中国新闻奖”国际新闻版块34 件获奖作品所涉及的新闻事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三家外媒网站(英国广播公司BBC,德国镜报,美国CNN)针对同一事件所设计的报道框架和叙事方式(包括不予报道),尝试从有限的材料中分析我国涉外报道主流媒体与外国媒体之间的互动过程。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国际传播 他者 新闻事件
自去年“8·18 讲话”以来,各样解读不断见诸报端,提及最多的便是“现代传播体系”。本文认为,现代传播体系建设,若以政策环境、资本投入、技术整合、组织架构等层级之设计为前提,抑或作为该体系形成的表征,那么,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则为此庞大体系之肌体提供了基础养分。
从传播的观念来看,意识形态在宏大的传播结构中的渗透,势必将对该体系的话语结构产生极为复杂的影响。从传播的观念来看,现代传播体系暗含了一种世界交往导向的传播表征。实际上,早在19 世纪中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在其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了“ 世界交往”(Weltverkehr)这一概念。他们在褒扬民族迁移与异族融合的同时,又痛斥了当时德国本土民众安居不动的保守心态。溯源这种饱含了“怒其不争”的批判,实际上是在一种他者的观照下产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写成,恰恰是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之后(1844 年)。日本著名马克思理论学者柄谷行人便认为,马恩采用经济的观点代替观念论来观察历史,是在超越本土语境的前提下,参照“他者”之身份意识来观察“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维方式。换言之,这实则反映了一种从自我呈现,到他者参照,再回归到自我反思的思维路径。
西方学界对“他者”的阐释,多是从一种非对称性的视角来论述的,反映出“我”与“他者”之间的一种权力关系。然而,纵观西方学界对“他者”的研究路径,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到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从胡塞尔的“主体间性”,到萨特的凝视理论,德里达的“他者的他异性”,以及出现于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和生态主义等后现代他者诗学,便会发现,“他者”从处于被观察、被阐释甚至被边缘化的客体地位,重新加注以异质的,甚而对主体形成制约作用的对象,他者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亦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即在参照中产生对比,通过对比产生反思。那么,同者与他者的互动,则更多的是一种相互建构的过程,充斥着不间断的观察与反思,协商与交流。
在国际新闻传播领域,这种对比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能够反映各国媒体对新闻事件的阐释过程,也可表现意义建构之间的显著差异。2014 年9 月,第24 届中国新闻奖获奖名单揭晓,国际新闻版块共计35 件作品获此殊荣。作为经中央宣传部批准的全国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这些获奖作品所涉及的新闻事件不仅具有重要性、显著性、新鲜性等基本特征,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国际新闻报道领域最意欲突出的话题系列。因此,本人选取这些新闻作品所涉及的新闻事件为研究对象,除去其中一件报纸栏目作品,共计34 个样本,其中有稿件、组照、漫画、广播稿、新闻视频等体裁形式。通过比较三家外媒网站(英国广播公司,德国镜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针对同一事件设计的报道框架和叙事方式(包括不予报道),以此,或可从有限的比较中找出当前我国国际新闻传播的特征,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一、实证研究
这34 个样本题材广泛,不仅有国际性重大事件的分析与解读,也有对中国社会以及科教文卫等方面的多维度报道。其中,与中国相关的新闻事件共31 件(与中国的相关性主要依据新闻事件的主体或事件发生的地域而定,满足其中一项便可视作与中国相关),与中国相关性较弱的事件仅有3 个,大致可分为中国时政类、社会类、医疗卫生类、国际政治类、科技类、国内新闻类、城市宣传类、文化类、历史性事件以及新疆/西藏相关事件。其中最多的是国际政治(9 件);社会类事件与新疆/西藏类紧随其后,分别为6 件与4件。国内新闻与科技类为3 件,中国时政类、医疗卫生类、科技类与城市宣传类都是2 件,历史性事件与文化类事件分别是1 件(见图1)。
这些事件报道发生的时间节点分散于2013 年度,但是,新闻事件的萌芽与发酵绝非一朝一夕。由于事件发生的确切时间难以上溯到精确节点,因此,本研究以样本中的报道时间为基准,前后相加3天,以7 天为每一事件的搜索时间范围,在google 搜索引擎上通过“site:+新闻网站网址+关键字”的搜索方式,检索三家外媒网站在对应时间段内的报道。
研究发现,三家外媒网站对这34 个事件的关注度有所交叉,但不完全一致。其中,三家媒体都有报道的新闻事件共有10 件(具体分类如图2),均未报道的则多达17 件(具体分类如图3),占到总数的一半。
从媒体的关注点来看,这三家媒体对于国际政治事件的关注比重最大;与此同时,外媒对科技事件的重视程度也分外明显,中国新闻奖中共有三篇关于中国的太空计划,均有外媒的回应。另一些国际事件,诸如《南海纪行》指涉的南海争端以及《海疆渔歌》所指的钓鱼岛争端,在相应时段内都被这三家媒体忽略了。唯有在中国于2013 年12 月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后,三家媒体的视线才落到中国与邻近国家的海域争端。有意思的是,三家媒体对于社会性事件的关注度并不十分明显。相对而言,他们对新疆/西藏事务的兴趣更为浓厚。
另外,这三家媒体报道的侧重点也略有不同。比如,与我国媒体的报道《爱的梦想》相关的新闻事件是中国政府的艾滋病防控,BBC 侧重于中国政府公布了我国艾滋病患者的数字,而CNN 的重点落在中国政府防艾措施的障碍。又如,2013 年12 月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对此,BBC 与CNN 都报道了空识区公布后美国战机飞越该区域的行为,而Spiegel 则并未突出这一事件。
若将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与这三家媒体的新闻报道进行对比,则可发现两个区别。一是中国媒体报道的文章标题更加“写意”。比如,稿件《叙利亚问题,当心“模式”背后的私货》,“私货”指的是什么,标题中看不出来;《保加利亚,教我如何不想她》若无背景介绍“中保建交64 周年”也无法猜到文章目的究竟为何。
二是报道时间节点的选择。虽然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能够在一些持久性的国际争端中主动发声,有些甚至能在国际层面引起巨大反响,但是,对于某些议题而言,尤其是我国的社会性事件,外媒的反应并不十分热烈。比如,我国的社会事件便很少得到这三家外媒的关注,而一旦中国的社会新闻事件在自然灾害的语境中出现,便又引起了一定程度的讨论。如余姚洪水事件,BBC 与CNN 的报道节点正是灾情最为严峻的时刻,而从报道《余姚看守所遭遇洪水安防失灵,在押人员安全大转移》的组照看来,报道之时洪水势头已经消减。
二、研究结论
比较或许只能反映冰山一角,数据也未必尽显真实。尽管中国新闻奖并不能全然代表中国新闻之话语体系,所列三家外媒网站也未必能真实反映全球新闻图景,但是,比较能够从他者的反馈中反映国际新闻传播效果。
不难看出,这34 个新闻事件对于相异的媒体体制而言,其重要性、相关性、解释力度以及阐释角度都是不同的。有鉴于国际新闻的特殊地位及其与社会结构、外交政策乃至国际社会各个层面的联动影响,这便不只是单纯的信息选择问题。比如,研究发现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新闻标题与其他三家外媒新闻标题的显著不同之处,包括外国媒体对34 个新闻事件选择性“遗漏”与过度阐释,不仅体现了不同国家媒体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也是对当前国际社会新闻舆论场多样化的一个生动反映。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总书记提出,要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这一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不仅是传媒在内容、组织、运营、平台等多个层面的融合,也需要我们新闻人开放胸怀,冷静、理智地对待国际舆论场中的不同声音,在谋求他人尊重的同时,也给予他者应有的重视,如此,才可真正做到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胸怀大局,把握大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柄谷行人:《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2
②《南海纪行》,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4-06/12/c_133401707.htm,2015 年1 月15 日
③《海疆渔歌》,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4-06/13/c_133404680_2.htm
④《爱的梦想》: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4-06/04/c_133383244.htm
⑤《叙利亚问题,当心“模式”背后的私货》,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4-06/15/c_133409121.htm
⑥《保加利亚,教我如何不想她》,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4-06/11/c_133399230.htm
⑦《余姚看守所遭遇洪水安防失灵在押人员安全大转移》,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4-06/16/c_133411186.htm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传播学博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