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具体形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深度报道如何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上结合媒介各自的特点有侧重的进行深度报道。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媒介 深度报道 传统媒体
深度报道出现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是当时美国媒体对受众信任危机所作出的应对。①发展到今天,深度报道已经被实践所证明是新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闻业的主流报道方式之一。深度报道是以深刻和全面为传播宗旨的新闻报道。它揭示了新闻的主体与客体间的关联,从深度(深刻性)和广度(广延性)两方面指出了新闻文本以受众认知效用为主导的运作方向。②深度报道最先出现于传统媒体上(当时还只是报纸媒体),随着科技的发展,深度报道作为一种报道理念逐渐被各种形式的媒体应用到新闻生产中。电子媒体的产生促发了深度报道的发展,而互联网媒体的发展不仅为深度报道提供了传播渠道,同时也给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带来了挑战。
深度报道具有深刻性、广泛性、整合性、递延性,是在承认客观报道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加入作者的感性体认与理性分析,更加注重反映新闻事件之间的联系,从而使报道更加深刻和全面。③而在媒介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以及对信息的要求都已经发生了改变,在新闻同源化和新闻报道日益同质化的趋势下,深度报道成了媒体增强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媒体品牌效应、扩大社会影响、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更有效方式。但是不管是哪种媒体,本质上都是为公众服务。媒介手段的增加,对公众来说只是多了一个满足他们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平台。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目标上一致,在信息上是互补的。传统媒体的局限性或许正是新媒体未来发展的广阔空间。④传统媒体虽然具有局限性,但是大众媒介发展形态却也各有长短,传媒发展经验告诉我们,新型媒介并不会取代传统媒介,而是在相互竞争的格局中达成某种平衡甚至融合。新媒介技术和传统媒介技术互相协助,达到良好的媒介效果,而对于深度报道的深入发展,也不会因为媒介形态的变化而消失。传统媒介和新媒介中的深度报道同时都会继续存在,并且继续在新的复杂媒介环境中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深度报道方式。
深度报道按照形式,可分为独立文体和组合文体。这两种形式各自又可分为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和整合报道、连续报道、系列报道。每一种报道文体又有各自的特点和侧重。
一、传统媒体“坚守阵地”—立足调查性报道
传统媒体之所以“传统”,是因为在社会和技术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应用于传播的媒介,而与既存的媒体相比,就有了“新”“旧”之分,但并不是“好”“坏”之分。传统的报纸以及广播电视媒体,在互联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已经变成了“旧”的,但这不代表它们就要消失。深度报道起初出现在传统媒体之中,是报纸在应对电子媒体冲击时候自卫的产物,而电子媒体逐渐成熟以后,也开始将深度报道为我所用,创造适合自己媒体特色的深度报道方式和理念,自产生以来,基于这两种媒体的深度报道的发展才构成了如今的深度报道蔚为壮观的态势。
深度报道一直被看做报纸面对各种新技术包括电子技术冲击而安身立命的关键。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变快,生存压力也随之增大,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他们所需要的是,新闻媒体帮助他们把新闻事实的脉络、内容、延展整理出来,也需要媒体深入新闻事实的背后,收集或者提供更加详细的事实。虽然电子媒体在新闻报道上比报纸媒体更加迅速,但是电子媒体也因为“快”而无法更加深入、更加详细地挖掘事实。报纸媒体能够把深度报道理清新闻脉络的作用发挥得更好,美国前总统布什在允许有限制地使用胚胎干细胞时说:“广播或电视来做这个报道有些困难,因为它要求一定的深度才能把复杂性讲清楚,因此,我建议如果你真的对这个感兴趣,最好明天读一份好报纸来看详细情况。”⑤电子媒体属于时序性的信息传播,这种传播方式善于展现新闻事件的过程。所以电子媒体中的深度报道应注重其报道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其优于报纸的速度和动态性是它的特色。虽然这两类媒体各有特色,各有所长,但是与互联网相对而言,它们仍然有在信息传播方式单一等方面的不足。
众所周知,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发展几十年之久,也已经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报道侧重,但是在新的媒介冲击下,传统媒体在选择深度报道形式时仍然需要有所侧重。传统媒体历史形成的稳定、权威、高端的媒介形象,使得大众对传统媒体所发布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更加认可。同时,网络媒体所生产出来的信息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网络信息的浅层化,使得信息缺乏深度的安排,将会导致大众对网络信息的不信任。在信息的权威性上传统媒体具有先天的优势。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以较为系统、深入地揭露问题为主旨的报道形式。⑥调查性报道是满足报纸职能和公众权利的一种重要新闻样式。大部分的选题是公共生活中的问题,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这些只有传统媒体有能力做到,现在我国大部分的新媒体单位不具备采访权,所以不能够完成这一类的深度报道。由此看来,传统媒体应该立足于调查性报道,不管是报纸或者广播电视,调查性报道虽然在这两种媒体上的形式特点也不同,但是仍然不影响调查报道在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方式中占有更高的地位,获得更高的关注。
从这一点上看,传统媒体应以大量采访调查、分析研究打造权威、客观、理性、独家的影响力。信息的深度和广度构成新闻的深刻性。⑦
当然,这只是报道方式上的侧重,并不代表传统媒体就只能局限于自己,传统媒体也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体的技术便捷和海量信息来加深自己的传播信息的深度和广度。
二、网络媒体—拓展整合报道
网络媒体以势不可挡的趋势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而网络传播具有它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色,这些特色和局限性也决定了网络媒体在面对深度报道的时候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媒体而独立生存。网络传播具有低门槛性、全时性、海量性、互动性、多媒体性、多级性等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点。网络的特性决定了它对信息高度整合的优势以及在版面扩张上的优势。加上我国的现状,大部分的网络媒体并没有采访权,不具备进行像传统媒体那种传统新闻报道的可能性。
深度报道中组合文体的报道包括整合性、连续性和系列性报道。这些都是根据报道主题的内容将不同的内容元素整合在一起,内容互相补充,表现力丰富。这一类深度报道对传统媒体的版面和时段的需求非常大,通常需要花费好几个版或者电视时段,这对报纸和广播电视媒体基于纸质或者时间性的内容要求比较大。从受众的角度,今天的受众花在读报纸和看电视上的时间非常少,而且大部分的受众已经不愿意去翻动版面或者守着电视去寻找或者等待。
网络所特有的便捷性和超链接,解决了组合文体深度报道在传统媒体中所面临的没有“市场”的问题。超链接十分方便的解决了深度报道版面容量和受众寻找版面麻烦的问题,而且受众可以自己把握阅读的时间。网络的这些特性也使得网络具有超多的空间能够将这一类的组合报道做好、做精。而在信息越来越繁杂的互联网中,面对一个报道,受众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它的背景以及其他的侧面信息,会浪费更多的时间。这种网络独有的深度报道方式正迎合了受众广泛深入全面地了解某一新闻事实的需求。
结语
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具有不同的媒介属性及其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深度报道具体形式选择的侧重点不同。这里只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各自分别适合的深度报道形式进行了区分和建议。解释性报道是运用事实来解释分析事实的报道,通过背景材料与事实材料的说明、对比和分析,展现出新闻事实的原因、意义或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它是搜集资料对新闻事实进行解释,是传统媒介和新媒介中都可以并且应用得很好的形式。
笔者认为,为公众服务是媒体的宗旨,这里媒体没有新旧之分,而媒介手段不管是在形式上的扩充还是数量上的增加或者是技术上的革新,对现今的公众来说只是多了一个满足他们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平台。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目标上一致,在信息上是互补的。传统媒体的局限性或许正是新媒体未来发展的广阔空间。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深度报道上所需做的努力以及顺应媒介特性和时代发展所做出的改变,都是为了更高质量地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②③杜俊飞、胡翼青:《深度报道原理》[M].新华出版社,2002
④⑦张洁,《速度与深度:鱼和熊掌如何兼得?——论新媒体背景下的电视深度报道》[J].《中国记者》,2011(3)
⑤蔡晓滨,《唯其“深刻”,才有分量——报纸深度报道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记者》,2003(7):10
⑥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153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