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新闻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从使用与满足角度看《舌尖2》

  • 投稿洪嘉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912次
  • 评分4
  • 81
  • 0

姜玲 霍凤

【摘要】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自2014 年4 月18 日起开播,在取得较高收视率的同时,也饱受各种争议,即便第五集的完美转身挽回了大批观众,但前四集中存在的问题仍旧被众多网民提及,成为无法忽视的缺陷。笔者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分析《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前四集存在争议的主要原因。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舌尖上的中国》 使用与满足 受众需求

2012年,一部名为《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以“零差评”火爆中国,引发纪录片的收视狂潮。等待近两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以下简称《舌尖2》)终于2014 年4 月18 日起播出,截止到5 月17 日《舌尖2》的收视率平均为2.23%,市场份额平均为6.77%。然而调整为“以人物故事和情感为主线”的《舌尖2》虽然收获傲人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各种争议,甚至在第四集《家常》篇播出后,出现导演与观众的口水战。而第五集《相逢》一经播出便得到网民的集体点赞,相比《相逢》篇的逆袭式成功,前四集出现的众多争议就越发引人深思。这里,笔者依据“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角度探析《舌尖2》前四集存在争议的原因。

“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使用” 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E.卡兹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 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 的因果连锁过程。受众在宏观上是一个集合体,在微观上却表现为个性迥异的个人,这就决定了媒介要想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需要尽可能多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一、造假、抄袭无法满足受众求真需求作为一部纪录片,真实是其生命所在。纪录片的真实性有着较为独特的含义,一方面,电视纪录片应该做到“无假定意义的真实”,这要求不能虚构、不能造假、不能允许导演进行摆拍;另一方面,经过创作者、摄影机等多方因素的影响,现实已经被重新组织。

《舌尖2》作为一部人文纪录片,强调的是一种人文信息的传递。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中需要对现有的事实进行一定的“包装”,使其更易被受众接受。《舌尖2》对全国各地的美食与习俗进行了真实再现,揭秘了一些食物的做法和形成原理,虽然从这些方面来看,《舌尖2》完全可以体现纪录片的真实性,但受众却有着更为严苛的标准

受众期望可以透过摄影师的镜头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要求真实再现食材从获取到制作的全过程,抵制虚构、造假等。所以在对《舌尖2》的网民观点收集整理中发现(如下表1),造假、抄袭等成为网民吐槽的重点之一。

在《脚步》篇中,有专家从植物学角度证明采蜜片段镜头是嫁接的,照搬了《人类星球》的故事架构。事后,导演表示为了“安全考虑”,不得不拍摄矮树以示采蜜过程。此举引发大批网民的吐槽,“造假来欺骗观众”的说法使人不得不怀疑节目的真实性,引发网民集体围攻节目导演,致使导演被迫关闭微博评论。

与此同时,具有高风险的采蜜片段,也被眼尖的网友直指抄袭BBC 纪录片《人类星球》中非洲土族攀爬百米大树采蜜的场景,爬树、仰望、摘蜜的镜头都具有相似性。而随后播出的《时节》篇中的飞鱼片段也被直指有四个镜头照搬了BBC纪录片《生命》之《鱼类》的素材。即便后来导演解释已得到授权,实属“致敬”,但仍让不少网民觉得《舌尖2》如果只是毫无创意地照样模仿,那就是抄袭,是文化圈子里最不齿的行为。

通过对网民的观点分析,发现受众期望看到的是镜头下真实的中国美食,就算当前国内的纪录片水平达不到完美的效果,但至少要提供最真实的记录,保证“宁无勿欺”。照搬照抄难以满足受众的求真需求,必会引发受众的质疑和不满。

二、美食出场间隔过长削弱受众满足感《舌尖上的中国》系列,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美食纪录片,应算是中国美食文化的纪录片,虽然《舌尖2》继续延续了第一季的主题,探讨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但并不是以美食为主线,而转为以人物故事和感情为重点,使美食让位于故事。然而节目中美食与故事的分配情况,却成为影响受众能否获得视觉和味觉上的满足感的关键。以质疑声最多的《家常》和好评度最高的《相逢》为例,通过汇总相关数据得到表2。

通过表2 可以发现,即便《相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美食的出镜次数,但就节目时长的安排来说,《家常》和《相逢》篇的差别并不是很大。其差异最大的地方在于美食出现的时间间隔,也就是从美食—故事—美食这一过程的时间间隔相差较大。观众观看《舌尖2》目的之一是为了追求视觉和味觉上的满足感,而这些需要在多样的美食上找到相应的归属。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等待时间越长,观众的耐心就会大打折扣,原有的兴奋度下降,直接影响观众的收看效果。

《家常》篇,由于故事较为集中,美食和故事的交替间隔时间较长,再加上美食品种相对较少,观众期待的视觉和味觉享受未能得到满足,促使大批网民纷纷吐槽“主题跑偏了”。而改进后的《相逢》篇,则因为节奏更加紧凑,故事较为分散,美食和故事的交替间隔时间较短,当观众还在垂涎上一种美食的时候,下一种美食已经强势到来,容不得观众细细品味,如此反复冲击之下,观众所期待的视觉和味觉都得到了满足。

三、刻意煽情引起受众情感抵触

观众不仅仅期待从《舌尖2》看到中国的美食,还期望能借助美食文化找寻情感上的共鸣。

所以当《舌尖2》倡导美食让位故事的时候,大批网民还是表现出较为积极的认可态度。在新浪微博话题#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你喜欢《舌尖》更多些美食还是更多些故事”中,有近82.1%的网民选择“美食与故事缺一不可”,表示理解“用美食承载故事,用故事为美食增添趣味”的内容设置。《舌尖2》试图通过中国的饮食文化来传递中国的社会文化,因而对故事的选择多集中在较有代表性的人物身上,比如陪读妈妈、留守老人等,就这样的选题本可以得到绝大多数观众情感上的认可与支持,但实际的效果却出乎意料。

争议最多的就是《家常》篇中陪读妈妈的故事,其焦点集中在妈妈5 年内放弃回家、探望老人的机会只为专心陪读。要知道在中国“百事孝为先”的观念根深蒂固,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当故事中提到妈妈未能在病床旁照顾身患癌症的奶奶的时候,被指这样的爱过于畸形,实属“三观不正”。同时花费大篇幅来讲述陪读妈妈的牺牲奉献的故事,不仅淡化了家常的主题,也使得节目组有煽情之嫌,引起网民的情感抵触。《相逢》篇,讲述了台湾老人的回家之旅,半个世纪的分离终在暮年迎来相逢,节目中虽没有过多的解说来煽情,但是寥寥几句话却更有味道,感染了大批观众。所以就此看来,观众真正享受的是美食背后淡淡的乡愁、细腻的情感和家乡自豪感。给节目注入的人物情感太多了,难免会显得煽情甚至滥情,中华民族本身就是一个细腻的民族,一个身影、一句话就足以让观众去细细体会美食背后的情感。

结语

其实,《舌尖2》这是一档被寄予太多期望的节目:吃货们期望在这里发现中国的美食,游子们期望在这里感受乡愁,艺术家们期望在这里感受饮食文化之美,而我们则期望有一档节目可以连起视觉、味觉和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此次引发多种争议,正是因为这部承载太多期待的纪录片,没能满足受众的部分心理需求。荣登纪录片宝座的《舌尖上的中国》系列,已然成为观众情感的寄托点,这就要求节目制作者不能简单地单方面决定怎样传播内容,而是应该知道观众期望怎么传播。无论怎样,在互联网的帮助下,《舌尖2》节目组可以快速地获知受众对节目的直接反馈,即便“众口难调”,《舌尖2》节目组仍拿出最大的诚意来满足受众的需求。无论是具有争议,还是享有美赞,都已经证明了这部纪录片在电视剧纪录片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80-181

②周世林,《舌尖上的中国:满足的不仅仅是舌尖———兼析〈舌尖上的中国〉传播的成功之道》[J].《新闻与写作》,2012(10):40-43

③李林容,《〈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策略》[J].《青年记者》,2012(5):59-60

④李亚,《论〈舌尖上的中国〉的受众接受与认同》[J].《新闻爱好者》,2013(10):19-21

(作者: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