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专中职教育论文范文,中专中职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谈技工院校数控编程一体化教学

  • 投稿新塘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361次
  • 评分4
  • 39
  • 0

文/邱光兰

摘要:随着数控设备应用得越来越广泛,数控编程显得格外重要。本文结合技工院校的实际情况,就如何上好数控编程这门课进行了探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数控设备数控编程技工院校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业方面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可以说,世界各国工业装备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数控技术的竞争。技工院校是数控技术教学和推广的阵地,数控编程一体化作为数控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国家数控技术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教学背景

1.生源质量

随着高中阶段普及程度的提高和高校的扩招,技工学校生源质量严重下滑。很多就读技工院校的学生被认为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在学习上一直以来接受批评多、享受表扬少,以致自卑心强,内心敏感而脆弱。日积月累,恶性循环,厌学情绪强烈。

2.教材

市面上有关数控编程的教材琳琅满目,大部分的教材编写过程中,注重的是科学理论体系的完整性,缺少实践性。依照这些教材,按章节顺序授课,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效果不理想。

3.数控教学设备

对于技师学院办学层次的学校,数控教学设备是非常充足的,有日本的FANUC(法那科)、Mitsubishi(三菱),有德国的SIEMENS,还有国产的广州数控系统和华中数控系统。

二、具体教学实施

1.依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设定教学项目,在项目中融入教材中的知识点

教学项目紧扣企业产品,在学习项目中理论内容的选择上,遵守“能用、够用”的原则,不强调知识面是否广、系统性是否强、难度层次是否分明。

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学生学习本课程的主要工具,但并不是唯一的教学工具,教学过程中应以教材为参考,通过加工程序的实例,让学生逐步理解并掌握知识点,从而达到自己编写、合理应用的程度。

2.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突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际操作,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注意对经验的积累,不断吸取新知识,学习和借鉴不同国家的先进教学方法,例如:

(1)项目教学法。通过承接企业生产的真实工作任务,引导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自主探索、小组互动协作,完成生产任务,从而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

(2)引导文教学法。通过设置一系列的引导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促使学生在真实学习任务中掌握必须运用到的理论知识。

(3)角色扮演法。由教师扮演生产部长,学生扮演生产部的各个生产小组成员,并按照企业的产品生产流程组织教学,学生既体验实际生产,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又能了解到企业工作设计的流程。

(4)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3~5人,小组内部进行明确分工、合作学习,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锻炼协作沟通能力。

以上教学方法来源于发展成熟的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其已为德国社会、企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3.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在学生初次接触课程的时候,教师要讲清该课程的特点及用途,引起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希望找一份轻松且体面工作的心理来推销数控机床。

来到技工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基础都不扎实,学习能力普遍比较差,出现畏难情绪情有可原,教师应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因此要告诉学生数控机床与大家以往操作过的普通铣床、车床、钻床、刨床等机床的工作过程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普通机床的每一步运动都是由操作人员手工来控制,而数控机床是由程序来控制,程序听起来高深莫测,其实只需学习几次课,就能够编写出简单的程序。以自己的教学经验,告诉学生程序不难编写,让学生安下心来放心学习。

4.增强课堂互动力度

作为教师,作为学生的朋友,应耐心地给予单独辅导。交流过程中,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适时地加以表扬,这样做会使学生有被重视的感觉,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也许就能改变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甚至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教师一个人精力有限,要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鼓励优生带动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使班上形成一股争相学习的风气。

三、小结

除以上谈到的几点,教师渊博的知识、崇高的思想、非凡的人格魅力,也能够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对于机电专业的学生,这门课的重要性毋庸质疑,要学好该课程,教师的方法、学生的重视都是不可或缺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顾晔.数控加工与编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2]唐健.数控加工及程序编制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肇庆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