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耀明 吕?钦 高长华
摘 要:一体化教学的改革重在最大化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拓展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潜能,鼓励创新和合作。本文从技工院校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探索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之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技工院校 一体化教学模式 探索
自2009年《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实施以来,各地技工院校纷纷探索适应地方产业和经济发展、符合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的教学体系改革,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一体化教学改革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提升生产一线员工的整体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为目标,满足从“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的技能人才供给,提升中国制造水平。
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以职业技能的训练和熟练掌握为主,以理论教学为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改变以往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分开、教师“输入式”的讲解和学生被动接受的现状。在一体化教学课堂上,教师是导演,是教学过程、内容的设计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边讲边演练,学生边学边操作,同时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直接将学到的理论即时应用到实际操作中,不仅培养了学生专业技能,还能够构建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国外先进教学模式综述和借鉴
1.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
德国的双元制是世界职业教育的典范,被誉为二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双元制即培训企业为一元,职业学习为另一元,而学生同时具有“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
德国的双元制的教学模式以学徒制为中心,把重点放在了企业的实践培训上。这其实就是把学生的实践教学直接放到了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去,“将学堂办进车间,将师傅请进课堂”。学生每周3~4天到企业生产岗位上实习,1~2天到职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这是既实际又实用的教学模式,最大的好处是使毕业生与企业的工作岗位绝对地无缝对接(因为学生毕业后直接去当“学徒”的单位工作,这是政府支持下学生进入职校前就和企业签订了学徒合同),不仅省了企业对毕业生的岗前培训,也是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达到了最优效果。
2.英国BTEC教学模式
英国BTEC教学模式是将学术传统和现实工作中所需的主要技能的开发和评估完美地结合起来,在传授学生所需的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强调学生的学习技能、通用能力的发展,以能力本位取代学科本位。
这种通用能力的培训可以帮助学生认真地分析理论和概念,掌握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学会独立的研究、判断,从而开发学生的原创性和实现自我意识,同时培养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毕业时学生可以很好地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在自己的职业和个人生涯中。
3.北美、加拿大CBE教学模式
北美、加拿大职业教育培训的人才是“宽专多能型”,其培养模式主要是CBE模式,即“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这实际上是一种以职业或岗位所需的职业综合能力为基础,以胜任岗位要求为出发点的教学体系。具体为五个步骤:
(1)职业分析。根据国家和社区或企业的发展战略,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学校所服务片区内各类职业、岗位的空缺,确定学校开设的专业,进行课程开发。
(2)工作分析。根据开设的专业,由8~12名成员组成的专家组描述工作范围和职业能力,确定岗位的能力领域及具体的工作任务,制定DACUM能力图表。
(3)"学习包"的开发。对照DACUM表及专项能力分析结果,课程与教学设计开发人员、教师共同进行教学分析,设计和开发学习内容。每项技能开发出一个学习包,包括技能学习指导书、教材、操作手册等。
(4)实践教学实施与管理。教师按每位学生的已有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强弱来指导学生自定学习进度,自我评价。这是学生自我训练学习和评价的过程。
(5)教学反馈与管理。CBE教学评价使用的是标准参照评价方式,在考核形式上,都以实践结果技能的掌握情况为主,如实践平台操作、项目设计、技能大赛、各种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等的形式。
三、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1.加强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
人才的培养首要条件是师资力量的保证,一体化教学更要有过硬的师资队伍作为基础。然而,目前大多数技工院校的一体化教师的数量都无法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加大一体化教师的培养力度已然成为各大技工院校首要任务。
一体化教师不仅要求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更要有熟练的实践技能,既是传授理论知识的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技艺超群的“企业师傅”,要能讲能做,所以一体化教师的培养也不是速成就能达到的,因此,学校可以采取多种途径来加快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
(1)将岗前培训延伸到师资补充的校园内。技工院校的师资补充一般来源于大学校园的应届毕业生,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实际动手能力较差,也缺乏岗位经验。
一方面,职业师范院校可以开设一体化教学课程,为学生成为一体化教师打好工作基础;另一方面,技工院校不妨在相关招聘意向院校的学生毕业前半年发出招聘公告,对有意向且满足基本条件的应聘者,安排进入学校专业对口的系部和学生实习单位进行培训和实习,在毕业时段进行职业考核,择优入取。这样既能按技工院校的要求全面考察应聘者职业能力的同时,增强即将入职的准教师的岗位适应性、推前了一体化教师培养的起点。
(2)互帮互学,传帮带,加速一体化教师培养。学校可以给年轻教师指定帮教师傅,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定期检查帮教情况,这种拜师学艺的方式虽然比较传统,但能使年轻教师更快成长。此外,老、中、青教师之间要互帮互学互分享,并定期接受教学能力的继续再教育,保持教学理念、方法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先进性。
(3)加强校外培训,深入企业专业实践。组织专业教师到职业师资培训机构、兄弟院校和企业进行教学理论、方法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培训。
技工院校大多数教师都没有企业工作的经验,这也是同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的师资要求差距。大多数国外的职校教师首先要求具有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实践才能出真知,实践才能检真知。没有“实战”过,再优秀的理论也是“纸上谈兵”。所以学校要安排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参加岗位技能培训,强化实践操作性的锻炼学习,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同时还可以让教师带着课题去了解新的技术和应用,进行产学研的实践探索,在技能和理论上保持专业教学的实用性。
(4)直接从企业引进技术人才或是聘请行业技术专家。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人才为目标,重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最好的老师就是“本行师傅”。一体化教师最直接、最实际的补充便是直接到企业“请人”,学校可以聘任企业的技术人员或是专家。所谓术业有专攻,对于技术操作能力而言,他们才是“专业人士”。
2.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
一体化课程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实施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激发学生学习潜力,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1)实现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内容模块化是根据培养目标,将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归类,组成理论化、系统化的模块教学体系。目前,大多技工院校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特色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三大模块或四大模块两种。
三大模块是将教学内容划分为文化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素质教育模块。其中,专业技能模块是三大模块的主干,由若干子模块构成,每个子模块又由一系列的教学课题组成。其他两个模块是两翼,由若干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组成。
四大模块是将教学内容分为职业素质模块(由文化课和职业指导课两个子模块组成)、专业能力模块(由专业基础能力和技能能力两个子模块组成)、职业定向拓展模块(由定向能力和扩展能力两个子模块组成)、综合实践实训模块(以实训模块包的形式,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2)构建一体化课堂教学方法。一体化教学法就是要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能发现问题,进而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最后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小组间的合作和教师的指导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仅是专业技能的学习,也是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一体化课堂上,老师把提前设置问题或是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导入,如遇到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教学知识内容,可以进行简单分析讲解;然后把学生分成小组,学生按照既定问题或任务,查找资料,自主学习;随后,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结果,进行实践操作,进行初步的自我评价,并把解决方法提交给老师;最后老师根据结果分析、评价、讲解。
(3)采用多样化课堂教学手段。为提高一体化教学的效果,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过程演示、实地参观、现场教学、课堂讨论、竞赛答辩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想学、肯学。
3.开发、配备一体化教材
教材是教学环节的重要载体,同样,一体化教材的开发使用对一体化教学的推行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一体化教学改革正处在探索的阶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还未完善,一体化教材没有现成的范本,市面上的一体化教材也是由各职业院校从自身情况出发,组织教师编写的,未必适合自己学校使用。
因此,各技工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特点,参照师资、场地、设备等条件,组织并鼓励教师开发“四新”含量高、综合技能强、教学效果好的一体化教材。教师应根据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要求、国家技能标准及教学大纲,以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为原则,融合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知识,紧贴市场、产业、企业需求,从教学课题研究入手,编写模块课程讲义、校本教材。
(作者单位:镇江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