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专中职教育论文范文,中专中职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搭建平台 造就人才 ——探究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双创”教育

  • 投稿清烨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879次
  • 评分4
  • 21
  • 0

文/本刊记者 朱玥璇 特约通讯员 王丽丽

走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里,身边突然响起一个声音:“您好,南工院欢迎您!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环顾四周,原来是身边一个垃圾桶发出的声音。学校党委书记尤建国见记者疑惑,笑着解释道:“这是一个智能垃圾桶,是我们学校毕业生云曙先设计的,比这更高端的智能垃圾桶还有十几种。像云曙先这样的学生在我们学校还有很多。”

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竟能培养出如此富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尤建国说:“在‘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理念推动下,学校把准学生创新、创业的脉搏,为学生搭建起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助力学生施展才华。”

创新教育,循序渐进

全面推进创新教育,探索有高职特色的创新教育模式,是提升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和技术革新能力的关键,是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也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学校从“创新氛围、社团活动、创新竞赛”等方面入手,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普惠式创新教育理念,营造创新教育氛围

“机器轰鸣,创意无限。”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处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学生的创新与创意作品随处可见。“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可以潜移默化地去引导学生,让他们更好地去接受创新教育。”尤建国说。

学校注重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分类别按需求设计不同教育活动。比如,在新生入学初即举办“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集中展示学生获得国家专利和创新竞赛获奖的作品,让新生一入学即感受到学校浓郁的创新氛围;在日常教育中,定期邀请校内外的创新专家来校与“创有所趣”的学生进行交流,对其进行相应的创新指导;结合“挑战杯”“发明杯”等各类创新赛事,指导“创有所想”的学生发明创新作品;将大学生科技节等学生自发组织的科创活动,打造成“创有所为”的学生相互促进的平台;学校还将“我的青春故事”报告会,作为“创有所成”的学生开展朋辈帮扶、发挥引领作用的舞台。

本着“坚持以学生为本,营造良好创新教育氛围,全面助力学生成才”的理念,学校还成立了第二课堂精英人才学校,设立创新后备人才库,打破班级、年级、专业等学生常规建制,按照科学性、创新性和实效性原则,开设了创新精英班,每学期在全校选拔一批对科技创新、发明创造有浓厚兴趣,同时综合测评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创新精英班。该班旨在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地培养一批德技兼备的创新型精英,培训内容包括创新基础理论模块、创新思维与训练模块、创新方法与训练模块以及创新实践模块。老师根据培养对象以及创新团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进行强化训练。学校提供专项资金、专家指导以及专业实验实训场所,并对学生提出的创新实践提出“五个一”要求,即“每日一设想、每日一观察、每周一交流、每学期一创意、每人一项专利”。创新精英班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精英50多人,在全校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效应。

专业社团蓬勃发展,拓宽创新人才空间

“在校内,丰富多彩的专业社团活动不仅成为我们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且还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创新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我教育功能。”尤建国告诉记者,目前学校有机械创新协会、电子科技协会、机器人创新协会等学生专业社团30余个,超过全校社团总数的50%,吸引了近2000多名对创新感兴趣、有特长的学生参与其中。

学生在社团里不仅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同时还有专门的指导老师对其进行指导。为提高老师对社团活动的指导作用,社团指导老师都要通过公开竞聘,并将指导社团和学生竞赛成绩作为公共课教师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专业课教师职称晋升的优先条件。在专业社团里,指导老师不定期对学生的创新作品进行指导,提出改进意见,学生在发明专利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及时地跟指导老师进行沟通。“老师指导的学生获得发明专利或者作品获奖,视同教师科研成果,并兑现相关的奖励。我们这样做可以鼓励更多的专业老师进入到社团里指导学生进行创新,而且还确保了学生的创新活动在社团里得到专业老师的有效的指导。”尤建国说。

在专业社团的创新氛围耳濡目染下,学生的创新意识显著,逐渐形成创新行为氛围,并将创新精神贯穿到日常学习与活动中。“学校的专业社团会定期举行社团巡礼节,在校园内展示这一阶段的成就,让其他学生可以了解社团的具体情况。在举办活动的时候,同样也激发了社团内部学生的创新动力。”尤建国认为,社团的力量有时候往往胜于其他平台,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跟社团的团员一起来进行“创新头脑风暴”,更容易碰撞出创新创意的火花。

以创新竞赛为契机,加强创新实践

“举办一系列创新竞赛,是检验学生创新成果的重要环节。”尤建国表示,学校通过校内选拔和推荐机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设想和创意变为成品或模型;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创新实践成果送到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以及“发明杯”“挑战杯”等创新大赛参赛;鼓励学生完善创新方案、申报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

为激励优秀老师参与学生创新指导,学校在校内津贴结算方案中,将担任学生创新导师纳入教师育人工作,并设立相应的奖励标准。各二级学院受到学校政策引导,同样也重视创新赛事。各个学院根据各学科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纷纷设立学院层面的大学生创新赛事,部分专业团队结合专业特色设立本专业群的创新竞赛,依托校外,校级、院级和专业群级的系列创新竞赛,各类创新实践训练逐渐贯穿到学生日常教育中。无论是校外的创新竞赛还是校内的创新竞赛都己成为学生校园文化品牌活动。

创业教育,实现多赢

作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直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构建了“全方位、全过程、互动式”的创业教育模式,搭建了“模拟一苗圃一孵化一转化”四位一体的创业实践平台,形成了“学生发展、品牌引领、企业盈利、园区兴旺”的多赢局面。

一园三区,构建新型创业基地

学校在统筹规划创业基地、科技园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明确园区发展目标、功能地位、重点任务、扶持政策以及组织实施,围绕转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加快创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健全服务功能,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完善信息服务网络和组织网络,构建“教学在校区、创业在园区、服务在社区”的新型政校企合作平台,为实现总体发展目标创造条件。

“学校顶层设计‘一园三区、功能互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创业园规划。三区分别是中山校区、天堂校区、仙林校区。”尤建国告诉记者。中山园区是以软件研发、电子商务、物联网技术以及动漫游戏等为主导产业的区域研发和产业集群;天堂园区是以工业设计、高端制造业、工业信息化、物联网、新能源研发及节能环保为主导产业的区域研发和产业集群;仙林园区则是以现代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大学生创业园,汽车、新能源为主导产业的园区,并局部配套建设国际人才公寓。

四位一体,全面提升创业实践平台

学校依托创业模拟平台、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和校外创业实践基地,搭建了“模拟一苗圃一孵化一转化”四位一体、全程系统开放的创业实践平台。模拟,即学生通过在创业模拟平台上模拟公司运营,了解和熟悉创业流程;苗圃,即学校依托大学生创业园苗圃平台,供在校学生创业实践,同时为孵化区选送优质项目;孵化,即学校依托大学科技园孵化平台,为学生创业提供优惠条件,提高学生的创业孵化成功率;转化,即在大学科技园的基础上,与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园、南京大学创业园等建立合作关系,并在228家企业建立创业见习基地,搭建创业转化平台,为学生成功创业提供有效帮助。

学校还针对学生创业的不同阶段建立了相应的服务场所,实现“一体化”服务。首先,依托学校的创业教育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咨询和创业项目的网络模拟运行;其次,在大学生创业园苗圃基地建立创业一站式服务大厅,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政策咨询、技能培训、项目推介等服务;最后,依托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立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包含“六个子系统”,分别是公共技术服务系统、电子商务服务系统、政务信息服务系统、企业信息化服务系统、人才培训系统、就业创业支撑系统。就业创业支撑系统在服务本校师生就业创业的同时,也为其他高校相关专业学生来园创业与孵化提供同等的服务和政策扶持。

大学生创业园“全真环境、全真管理、全程扶持”的特点,为创业学生提供了优良的创业环境。全真环境即创业园的苗圃基地和孵化基地均与市场融为一体,苗圃基地与面向社会租赁用房毗邻,孵化基地融入学校大学科技园园区;全真管理,即创业园由招就处、科技园管理公司共同管理,科技管理公司为专业的管理公司,可以为学生提供全真的管理环境;全程扶持则是创业园的学生在园区内通过苗圃基地学习和孵化基地孵化,成功后可直接转入科技园运营。

尤建国告诉记者,学校对于学生入创业园坚持三个原则,即专业结合原则、团队创业原则、可孵化原则。专业结合原则就是要求学生在确定创业之前,要选择与专业相关的方向进行创业;团队创业原则就是要求多人一起创业,团队的负责人可以是大二或者大三的学生,但是团队成员必须有大一学生;可孵化原则就是要让学生的成果孵化成产品。

课程师资,全程助力学子创业

为了实现创业教育全面覆盖、分类指导,学校坚持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全面指导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同事教育与系统教育相结合。

首先,学校开设创业教育必修课程。在《就业创业指导》系列课程中共有18个学时的创业教育模块,对全校学生进行创业通识教育。学校还为经管类专业学生专门开设了32课时的创业教育理论必修课程和24课时的大学生创业模拟综合实训课程,并实现“三三制”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即教师讲授1/3、学生参与1/3、课外实践1/3。其次,学校开设了《KAB大学生创业实习基础》《创业与就业》《淘宝课》《创业教育》等9门创业教育公共选修课程,为有创业兴趣的学生提供个性化、针对性指导。最后,学校举办形式多样的系列讲座,提供专项创业培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学校还与南京市人社局合作举办SYB专项培训班,平均每年培训350余名学生。

除了课程设置,学校还建立了多支适应创业教育需要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包括由6名专任教师组成的创业教育教学团队和由80名校外专家、成功创业人士(校友)组成的专兼结合的创业教育指导服务队伍。近三年,学校先后选派教师51人次参加各级各类的相关培训,从而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更好地指导学生创业。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全局出发,知能并重,为学生创新与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校园内创新氛围浓郁,学生创业成果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与肯定,该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发明教育基地…‘全国就业典型先进高校50强”“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江苏省创业教育示范校”。在“双创”的道路上,学校始终保持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同期,始终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程同步,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现代化有特色的高职名校而不懈努力!

从典型事例看创新创业教育

王茜:艺术设计学院视觉0421班学生,入选教育部《2012.发现高职》画册中两个创业典型之一。在校期间,王茜曾在江苏省绘画比赛和全国比赛中多次获奖。她的绘画以白描、装饰画见长,速写个性鲜明,装饰意味甚浓。2008年,她凭借自己的智慧、胆量与绘画专长带领几位同学成立了“80后墙饰艺术工作室”,并于2009年在南京市大学生创业园注册“王茜艺术设计工作室”,主营绘墙、油画、装饰画等。公司成立6年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张伟: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嵌设1213班学生。他用实践加创新的脚步奔跑在专业实验室、社会实践现场、技能大赛领奖台,收获5项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创新创业大赛及省级以上创新赛事的大奖。作品“机械手3D随动示教控制系统”获“挑战杯一彩虹人生”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全国特等奖和江苏省金奖,并和北大、清华、北航等著名高校的学生作品一起参加2014年全国科普日主场展览,受到刘云山等国家领导人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