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筱艳
2013年,电影界有一部现象级的电影——《致青春》,引发了80后对中国式青春的集体回忆,也让赵薇完成了从演员到导演的华丽转身。
2013年,教育界也有一个现象级的概念——微课,引发了从教育管理者到教学研究者,再到一线教师的集体关注。这一现象正呈燎原之势,但这星星之火到底会把教育颠覆出个怎样的新天地,目前仍难下定论。
近年来很多演员都标榜着向导演转型,但是真正成功者却屈指可数。微课的成功与否与一线教师能否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息息相关。
为什么要当“导演”
同样是教师,也有很多类型:有的教师是演员型的,我演你看;有的教师是培训师,包教包会;有的教师是导演。
演员的局限在于,能演好自己的角色,却无法参透全局,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剧本;好的导演贵在有全局观,能把握主题、分析剧本、编写分镜头、安排拍摄计划、指导后期制作等。作为教师也是一样,如果仅仅将自己定位于演员,没有教育的全局观,将会错失很多教育的良机。
传统的课堂模式下,教师大多呈现出前两种类型——演员或培训师。教师的任务就是完成教学流程,达成教学目标。而微课时代,由于学习形式从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变成以学生自学为主的微视频学习。教师将“被迫”不能再局限于演员的范畴,更多的是要跳出演员的角色,把自己提升到导演的定位上来。以导演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制作出优质的微课来启迪学生的智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内在动力,带动学生的自我成长。
从“演员”到“导演”的转身之间
目前录制好的微课有两种常见的形式:一是教师模拟课堂教学片段并进行视频记录;二是讲解PPT课件,并加上授课者的头像画面和声音效果。前者的实质是碎片化的录像课,后者则可被称为某种形式的多媒体课件,这两种形式都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微课。
这一现象也提示我们:从“演员”到“导演”转型的路并不好走。在一线教师群体中也有很多疑惑的声音。
作为演员,资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驾轻就熟,侃侃而谈。
做起导演“上微课”却发现上课变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
面对摄像机,似乎患上了“镜头综合症”,平时胸有成竹的课一下不知道该从何下手;更别提录好以后还要加上字幕、配音等后期制作,有些老教师不禁感叹“不会上课了”。年轻教师也有困惑,初出茅庐还未理清教学思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制作微课,难上加难。
这些疑问折射出的是微课概念过热背后的一些问题。虽然“微课”大风已经刮了两年,各种评比也是层出不穷,但是到实际应用层面,我们还是鲜有看见成熟有效的应用案例。
没有一本说明书会告诉赵薇怎样从“小燕子”变成“赵导”。我们在这一转型中也必须摸着石头过河,从心态、能力、习惯等多方面入手,做好转型的准备。从成功中提炼经验,从失败中寻找问题。就目前而言,微课不会彻底颠覆我们的传统课堂模式,但是必定会成为传统课堂的有效补充。所以“导演课程”会成为网络视频时代教师的必修课。
“导演”的自我修养
一部影片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演的素质与修养。一节好的微课,也往往体现了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艺术,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技能,并且往往是身兼数职,兼顾台前和幕后。
在微课设计阶段,我们是编剧。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运用教学设计技巧进行视频教学构思,编写“分镜头剧本”。包括对教学目标的把握,知识点的呈现,画面的切换,音画造型,字幕的确定等。
在微课录制阶段,我们可以是演员,也可以是剧务,有时还要身兼摄像一职。根据呈现方式的不同,直接参与微课的录制或者安排好其他演员来拍摄微课。
在微课制作阶段,我们又化身为后期制作。加上片头、字幕等其他元素,设置镜头切换、滑向等画面细节,让微课从半成品变成赏心悦目的成品。
由上可见,微课虽小,但对于教师来说已然是一个大工程了。特别是其中涉及的有关微课制作的计算机技术常常令一些教师对其望而却步。作为知识传播者的教师,自身必须能跟上时代节奏,这样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新学习时代。美国作家特里林在《21世纪技能:为我们所生存的时代而学习》一书中将“培养数字化素养技能——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放在了重要位置。笔者认为,老教师的经验加上新教师的技术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微课制作的难度。
网络时代,新概念的代谢周期大大缩短。很多概念今天还是炙手可热,转眼就成明日黄花。微课是昙花一现还是前途光明,还有待时间检验和实践证明。作为教学改革的弄潮儿,在新的教学尝试中,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会让我们积累宝贵的经验。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磨练,加上新技术的“催化剂”,都有助于把教师打造成一位具有全局观的“导演”,导好“教育”这部戏。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采荷实验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