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企业管理论文范文,企业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劳务精细化管理的探索

  • 投稿江湖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526次
  • 评分4
  • 32
  • 0

陈银川 薛慧峰 荣兆斌

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陈银川

副总工程师兼工程管理部主

推行劳务实名制管理;

建立一体化的劳务日常管理体系;

建立劳务分包准入机制。

劳务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措施

推行劳务实名制管理。劳务实名制就是要建立劳务人员信息档案,既包含劳务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户籍、工种、学历、银行卡及卡号等基本固定信息,还要包括考勤记录、工资结算及支付、从业记录(从业时间)、诚信等动态信息。固定信息在施工人员入场前办理好后方可入场,动态信息要定期更新,如考勤为每天,工资为每月,诚信为每年一次等。另外,劳务人员实名制还要建立动态数据库,一方面是离场人员的记录,一方面是新增人员入场的记录。

建立一体化的劳务日常管理体系。一体化的劳务日常管理体系就是要项目、分子公司、公司建立立体的劳务管理体系。劳务信息管理软件为实现企业一体化乃至行业的一体化创造了条件,在不需要太多投入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项目人员入场劳务人员信息一次收集,每日的考勤信息自动录入,工作动态信息自动监控,实现这些信息在项目层、分子公司层、公司层的全面共享,同时具备不同层级的信息统计、数据分析功能,有利于了解企业层面劳务资源的特点,如工种的需求信息、年龄分布情况、学历情况、地域分布情况等等,从而为公司劳务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依据。

依托信息化管理实现精细化。统一管理规则。分包管理中,公司制定管理规则,统一内部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标准,项目上执行企业的管理规则,同时,项目上根据权限可以设定项目细则,对于个别特殊的项目管理,需要按照特定的细则执行。管理规则与管理系统的结合应用,才能更有利于管理制度的落地,有利于公司对劳务管理的监管,让管理分布在每个过程控制的细节中。

劳务人员实名登记。在项目上劳务人员使用身份证进行实名制登记,信息登记后实现劳务人员信息企业内部共享,在劳务人员进场时可以直接提示管理者进场人员是否存在问题或风险,从而将不符合要求(如未培训、超龄、黑名单等)的人员拒之门外,防患于未然。针对现场劳务人员的管理,建立配套的奖惩机制并严格执行,通过这种管理模式的执行,进一步加强了人员的管理力度,也为企业劳务的甄别和筛选提供了基础。

针对企业的所有项目,动态地查找搜索某劳务企业、某人以及根据人员的情况,汇总统计企业的劳务状态,通过劳务企业特点、人员地域、年龄、工种、学历等信息的整体情况,来分析企业劳动力状况运行是否良好,需要采取什么措施进一步完善,从而不断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变化。

实时动态考勤。安装考勤设备,通过应用闸机或RFID考勤设备,与系统结合,加强考勤管理,动态掌控项目人员出勤情况。自动生成劳务企业、施工班组及工人考勤表,提高考勤准确性,使项目部实时掌握项目施工人数、工种情况,确保工程进度运筹帷幄。

企业通过动态监控,掌握项目劳务人员数量的动态变化,快速满足政府相关部门数据统计要求。同时,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现场工人劳动效率,为企业成本管理积累数据信息,可以有效筛除效率低下的项目部,督促项目不断改善。

安全培训教育落地。项目安全培训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现场安全管理,因此掌握安全施工技能是非常关键的。系统通过刷卡将每个人参加安全培训教育的情况进行统计,并设定规则提醒监控人员参加培训。

工人工资发放监管。劳务工人的工资发放情况是否与用工企业掌握的状况一致是施工企业劳务监管的重点,目的在于降低薪资纠纷风险。工资发放监管目前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劳务队伍直接发工资到工人手中,施工企业监管发放的结果;还有种就是施工企业代发工资,保证工资真正到工人账户上。

针对第一种情况,劳务队发放工资,施工企业监管,系统要求按照根据考勤情况,制定工资发放记录,通过系统规则的设置,来提醒施工企业工资未发放的情况,从而避免某些人的工资漏发情况。

针对施工企业代发工资情况,系统可通过第三方支付的模式,可直接将工资发放到工人的银行卡中,从而保证工资发放的真实性,并且避免了企业统一办卡等复杂的工作手续。

现场人员定位,人员定位跟踪是施工企业应用信息化加强现场管理的一个很好的手段。根据安全管理要求以及现场的状况,针对于危险区域和特殊工种等存在安全风险的因素进行人员的定位跟踪,从而减少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在安全应急预案中,应用人员定位跟踪进行配合,可以大大提高方案的有效性。

建立劳务分包准入机制。劳务队伍选择与管理应力求集中到法人层次,建立三层合作机制,即核心层、基本层、辅助配合层。核心层是长期使用,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应占到劳务分包的20%左右;基本层是有合作经历,可长期使用,需要监督,完全依靠社会大市场,应占到劳务分包的50%;辅助配合层是来源随机性强,短期使用,重点监督,以应急施工高峰或其他季节性、临时性安排。

劳务精细化管理的合作模式

结合当前建筑行业的实际,总承包企业的劳务精细化管理可选择以下几种模式。

劳务管理。对于大中型项目,可吸收专业劳务公司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由劳务公司委派专人协助项目部做好劳务管理,按管理人员或包干价确定劳务管理费用与劳务管理目标,实现劳务的精细化管理。

劳务培训与劳务基地建设。如何能源源不断地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足够、合格的劳务资源,需要找到愿意从事建筑劳务的从业人员,与总承包企业或建筑劳务企业合作,进行培训,为建筑业培育合格的、丰富劳务资源,为企业为社会谋福利。

劳务派遣。与有资质的劳务派遣企业合作,根据项目高峰和零星需求,派遣具有一定专业技术的工人,从事临时性、短期性的现场施工工作,由总承包企业项目部进行直接管理。

劳务分包。选择成建制的优秀劳务分包企业,签订长期的劳务分包协议,以清单单价为准进行劳务分包。通过制定合理的清单价格机制,由劳务企业负责劳务管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

劳务合作。面对“营改增”的执行,企业所有的分包业务都进行进一步规范。为此,不少总承包企业以原有正式职工为班底组建的自有劳务队,通过劳务合作形式,开具正式的劳务发票,促进劳务管理的规范化。劳务精细化管理投入与收益

劳务实名制信息管理的投入情况。劳务实名制信息化管理主要投入。一是劳务管理系统软件,按企业l套30—50万/元,1个项目或分子公司终端1-2万/元。二是硬件,在企业层主要为服务器,可以利用企业信息化备用服务器,项目终端主要有考勤系统(考勤刷卡设备、项目监控台、身份证阅读器、即时拍、网络摄像头、录像机等,可根据现场实际简化应用)信息显示屏、布线系统、APP终端等约3—5万元。

按企业有100个项目计,需投入约300~750万元,单个项目投入约3—7.5万元。实际运行时,可以先选择1个或数个项目试点,这样一次投入较少,运行正常后,再在企业层面推广,从而稳妥推进,真正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提升项目管理效率。

劳务实名制信息管理的效益情况。使用劳务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以下效果。一是项目劳务人员入场信息、工日统计清晰,准确率几乎可达100%;二是劳务管理的效率提高,人员入场只需记录一次信息,在项目全过程共享(如为企业系统,则可实现在企业内长久共享),每月考勤采用自动化手段,防范人为编纂考勤信息,增加劳务工日信息;三是工资发放与实际考勤相对应,克服劳务队伍虚报人数吃空饷问题;四是通过定位,随时了解劳务人员施工动态,提升施工效率,重点监控,促进施工安全;五是通过信息统计、评价,筛选优质劳务队伍和劳务人员,进行专项奖励,实现劳务的良性循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