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企业管理论文范文,企业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行业产能过剩的直接表象

  • 投稿Arth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668次
  • 评分4
  • 46
  • 0

准入门槛低——行业产能过剩的源头;

转包挂靠多——行业产能过剩的症结;

恶性竞争——行业产能过剩的直接表象。

文/万光裕

提及“产能过剩”,在以往的媒体描述里大都只与生产制造业相关,某工厂生产线停线、某产品滞销囤积等报道成为公众对“产能过剩”的直接认识。这似乎与工程建设领域离得很远,其实不然。当前,各大工程招标都会有多家施工企业去竞标,竞标过程中除了正常“商业战场”上的斗智斗勇,还有很多为了中标而使用的各种恶性竞争手段。许多施工企业对此都有切肤之痛。

准入门槛低是产能过剩的源头

改革开放以来,工程建设领域逐步市场化,隶属于国家或地方的建筑企业进入完全竞争市场。在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的冲击下,为适应市场环境,各大建筑企业相继改革,将管理层和操作层分离。点子多、思路活的工人,跟着管理人员干上几年,经历几个大型项目,对项目法施工就有了初步的了解。当机遇出现时,这些有经验的工人们就带着队伍出来单干,组建自己的公司和项目经理部,纵身一跃,跳上了竞争平台,与原先保留管理层的企业同台竞技。由于建筑行业是劳务密集型企业,无论怎样改制,最终实施具体施工步骤的都是一线工人,所以施工企业都需要由工人组成的劳务分包公司、分包队伍将工程建设起来。施工企业在不断地建设新的工程,也培养了大大小小的劳务公司和劳务队伍,这些公司和队伍又逐步成长成为管理型企业,独立地去承接工程和施工履约。于是,建筑行业在改革开放热潮中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使行业内的各种国营、民营、外资、联营的企业竞争越发激烈。建筑行业的门槛低,管理型企业优势不突出,劳务型企业成本低,为了接到活,各家公司运用远低于行业平均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产品或服务,使用非商业不正当手段来获取市场份额的恶性竞争手段层出不穷。这样的恶性竞争的出现,正反映出当前行业产能过剩的本质。

转包挂靠多是产能过剩的症结

为了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国家和行业用资质将建筑企业从事建筑投标、施工的各个建筑领域进行了等级划分,从市场准入方面抬高了门槛。然而,一些管理经营不够好的企业,为了转嫁风险,往往会选择将工程转包给市场营销不够好的公司;一些没有资质的单位或个人,为了获取利益,必然也会采用缴纳管理费的手段选择市场营销不力的公司进行挂靠。转包挂靠的现象导致恶性竞争愈发严重,严重挤压了科学管理的建筑企业市场空间。虽然《建筑法》相关条款对此作了明文规定。但转包和挂靠现象却依然普遍存在,因为往往有这两种行为的企业都会达成所谓“双赢”的默契,相关单位无法对其进行很好的监管。通过资质抬高的门槛也因此变得意义甚微。转包挂靠行为无疑加速了恶性竞争,成为行业产能过剩的症结所在。

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行业之一,其表现出来的产能过剩实际为一种相对过剩。如能探寻行之有效、执行有力的监督管理办法,消除恶性竞争,产能过剩问题或许能寻找到某些突破口。

(作者单位: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