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企业管理论文范文,企业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财政学专业建设的国外理论与文献研究综述

  • 投稿山羊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523次
  • 评分4
  • 30
  • 0

李忠华 霍奕彤

(沈阳大学经济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1)

摘 要:按照西方经济学对公共财政学专业及课程的研究,财政学作为经济学的二级学科,需要站在经济学的视角、运用经济理论和经济方法开展研究分析工作。财政学专业建设应以对政府行为及活动的研究为中心,兼顾对学生理论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公共财政;财政学专业;国外理论与文献

中图分类号:F81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178-02

收稿日期:2015-01-10

基金项目:2014年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地方高校课堂教学向社会延伸的方案设计与实施”(编号:686)阶段性成果;2014年度沈阳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沈阳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编号:2014-28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忠华(1965-),男,吉林九台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高校教学理论研究。

一、公共财政理论研究

经济学的主要范畴有两个:资源的运用和收入分配。亚当.斯密(Adam Smith)被人们称作“经济学之父”,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创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人们称他为经济学的创始人。《国富论》在政治经济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对欧美各国的经济也有深远影响。他在《国富论》中有许多关于财政问题的讨论,如小政府的观点,轻税的观点,税收公平的观点,等等。直到今天仍被许多人奉为经典,也对后来的财政学教学和课程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892年,另一位财政学重要人物巴斯塔布尔(Bastable.C.F.)出版了《公共财政学》,全面的阐述了他的财政理论和财政思想,被视为现代财政学学科的雏形,内容非常全面,现代的政府支出理论、税收理论、公债理论、国家预算理论等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痕迹。另一位财政领域的巨星,现代宏观经济学创造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在1936年出版的一本书,名字叫做《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书是经济学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凯恩斯说,那只“看不见的手”解决不了经济危机问题,经济萧条,股市低迷,失业严重,解决的办法要通过“看得见的手”,就是国家干预经济。但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经济学家开始猛烈砰击凯恩斯。当国家大量投资时,经济没有刺激起来,物价反而上涨迅猛。西方国家的经济出现了经济停滞、通货膨胀的怪象,人称“滞胀”。在经历半个多世纪的争论后,1959年马斯格雷夫(Musgrave.R.A)出版了《公共财政学理论:公共经济研究》一书,“公共财政学”与经济学融合发展为公共经济学。许多杰出的经济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促进了财政学科的独立与成熟,如李嘉图(Ricardo,1817)的公债效应分析;古诺(Cournot,1838)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税收归宿分析;埃奇沃斯(Edgeworth,1925)的关于税收对生产企业的效应分析;拉姆齐(Ramsey,1927)的最优商品课税理论;莫里斯(Mirrlees,1971)的最优所得课税理论等等。道尔顿在《公共财政学原理》一书中提供了更有别于其他人的观占,认为财政学是界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一门学科。1960年布坎南(Buchanan.J.M)出版了《公共财政学:教科书导论》一书,随之而来的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兴起,标志着以经济学为基础的财政学与政治学建立了更密切的联系。

二、财政学本质研究

财政学从来都是同治理国家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从宏观层面上说,财政学是与政府主管下的经济建设、文教卫生、科技进步、社会保障、财政补贴、税收、公债、国家预算、宏观调控等联系在一起的。从微观的层面上来说财政收支与个人、企业的活动规模、活动方式紧密相联,以种种形式影响着个人和企业的决策。按照帕累托的观点,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是指资源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在不使一些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没有可能会使另一些人的处境变好。政府的目标是以各种手段重新配置资源,使资源效率增大。从这样的角度考察财政学,主要在于发现财政活动的规律性;按照“新公共管理”理论所谓“政府应向私人学习”的解释,政府部门也是一个产业部门,只不过其具有特殊性。

三、财政学专业及课程研究

从世界范围来看,近半个世纪以来高校的课程建设和经济社会、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面对新的财政学科,新的课程建设理念和方法不断被创造出来。一般认为,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高校课程出现过三次改革浪潮,上个世纪50、60年代为第一次改革,70、80年代为第二次改革,90年代以后为第三次改革。总体来说改革具有三大特征。第一次改革称为“作为学科知识的科学”时期,目标是培养科学家,课程设置的导向是为新的科学发现奠定基础,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学科知识的现代化、结构化。第二次改革称为“作为相关知识的科学”时期,目的是将科学作为改善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工具,课程改革的焦点是理解理论知识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第三次改革称为“作为不完善知识的科学”时期,目的是缩小计划课程与实际实施课程之间的差距,其焦点是个人、社会和文化对科学知识形成产生的影响。”

古希腊文献记载:有人问斯巴达国王男孩子应该学习什么时,国王说:“他们应当学习他们成丁之后所要做的事情!”说明西方国家应用型教育的理念渊远流长。日本京都大学校长Kazuo OIKE在谈及课程建设目标时表示希望“能为整个社会做出贡献”。卡内基梅隆大学也认为,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在急速增加。让优质的资源拥有者采取措施来满足这种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此,卡内基梅隆自2002年就启动了“开放学习项目”(OLI,Open Learning Initiative),通过建设一个共享的平台改造传统的课程。

四、总结

财政学作为经济学的二级学科,需要站在经济学的视角、运用经济理论和经济方法开展研究分析工作。由于财政学科经历的这种漫长的演变,使财政学科研究工作进入了一全新的时期。按传统经济理论,财政学产生原因的是政府为筹集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收入。财政学是研究政府(公共)如何取和如何予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关注资源的配置、充分就业、保护环境和稳定发展等经济和社会问题。

财政学从来都是同治理国家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从宏观的层面上说财政学是与政府主管下的经济建设、文教卫生、科技进步、社会保障、财政补贴、税收、公债、国家预算、宏观调控等联系在一起的。从微观的层面上来说财政收支与个人、企业的活动规模、活动方式紧密相联,以种种形式影响着个人和企业的决策。

财政学课程建设问题的研究是资源运用的范畴。从学生角度来看,就是如何用好学校和社会资源,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就是如何利用好大学这个平台发挥自已能动性和创造性,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向松祚.张五常经济学[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5.

[2]朱晓斌.西方国家早期职业教育课程的演变[J].教育与职业,1998(1).

(责任编辑:时音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