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激励理论的应用

  • 投稿马遥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758次
  • 评分4
  • 97
  • 0

占光胜

摘要: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行系统、全面的培养。激励理论作为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指导和理论依据。本文通过介绍激励理论的内涵,阐述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分析目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中激励理论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科学应用进行了探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育;激励理论;应用

激励理论作为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激励理论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已经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得以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高校思政教学的效果。针对这些问题,笔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激励理论的内涵

激励理论起源于西方国家,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总结了对于人们各种需要的满足以及对于人们积极性充分调动的原则和方法,其目的在于调动人们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人们的正确行为动机,充分发挥出个人的能力,使得效应最大化。从形成时间和研究重点的差异化来看,激励理论可分为三种类型。

1.行为主义型激励理论

行为主义型激励理论是指在管理过程中,通过激励的手段引导人类行为。在行为主义型激励理论下,通常管理者会采取诱惑力很强的激励手段,以起到激发所预定的相应反应以及定型的活动。这就要求必须考虑人的主观因素的存在性,从根本上深入分析人的本质需求,将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结合在一起,并将个体的这些需求的满足于组织目标相统一,实现一体化。此外,行为主义型激励理论的内容表明人类的行为取决于对激励的感知和行为的结果,其行为本身的有利程度决定激励的强度,其作用会随行为的重复出现而加强,也会由于行为的减少而削弱。这就说明,表扬、奖励以及批评、惩罚等激励性强化手段实施,都将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

2.内容型激励理论

对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研究来说,重要研究内容是激励的原因以及激励作用产生的影响因素。就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人类的一切行为动机的产生都来源于需求。按照需求从高到低的差异化,人类的行为也存在差异。一旦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人类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从而引发更多的行为活动。在人类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成为人类需求的主要内容,因此,激励理论的实施就是给人类提供需求,从而引发人们不断进行预定行为,追求目标的实现。

3.过程型激励理论

人类行为动机到行动最终采取的过程是过程型激励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人类行为的进行发展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造成的结果。对于人类行为的发生来说,需求是行为产生的动力,而内部系统需求的强度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决定人类行为的方向,内部需求的强度决定着外部环境的影响作用。同时,人类的行为程度也取决于个人对行为结果的期望值与事实行为结果所获得的激励价值之间的比值。因此,激励理论的应用在于将激励所提供的结果现实化,从而将消极行为尽可能地转化为积极行为,以达到预定的行为目标。

二、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应用的重要性

随着研究的深入,激励理论在现代科学管理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其中,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对于思政教育教学的开展以及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

现代教育体制下,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的目标在于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现代化人才。这是对现代教育教学模式的成果的根本要求,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素质培养,使得现代大学生成长为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并有着较高思想政治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激励措施的实施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潜力和学习积极性,从整体上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我国人才培养战略的贯彻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2.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全面培养。对于大学生而言,各方面还不成熟,尚未完全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且,一些大学遇到挫折很容易一蹶不振,产生消极甚至极端的行为,对于学习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充分运用激励理论进行激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减少个人情绪的激化,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摆正心态,勇敢面对日后可能会遇到的一切困难。

3.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

校园文化是高校得以长期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培养目标实现的根本保障,影响着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在培养学生政治理念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校园活动的有序进行。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使得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发到校园活动中,在丰富教育理念、文化理念、历史传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

三、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激励理论的不断应用,一些激励方法和措施已被广泛运用到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在满足学生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目前各高等院校教育对象和体制的不同,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区别性差异,使得激励措施不能适应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未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和效果,甚至降低了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效率,造成了教学资源浪费。

1.激励措施的物质性成分太浓,增强了学生功利心

就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现状来看,受社会环境和市场经济状况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追求开放、独立的生活,其价值观和人生观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目前,各高校普遍实施学生奖励和贫困补助的制度,采用物质激励的方式在满足学生基本生活需要、改善学习条件的同时,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起到了很大作用。但这种单一的物质激励所带来的后果也是十分严峻的。长此以往,学生已不能明确奖励的目的,而是滋生了功利心理,采取了恶性竞争的方式获得奖学金。这就与激励理论的目标背道而驰,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甚至造成精神障碍。

2.激励措施过于单一,使激励理论失效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对于学生的激励方式大都追求优中求优的模式,主要包括对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党员等各级荣誉称号的评选以及奖学金的评定。这就使得受激励的对象有很大的局限性,往往只存在于固定的人群中并鲜有几个名额。这就造成了激励的局限化,大多数学生失去了竞争的热情,不利于思政教育的有效实施。

3.激励措施缺乏针对性,学生特点不够突出

每个学生个体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其各自的特长和优缺点均有所不同。因此,在高效的思政教育中激励理论的应用也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特殊特点进行分类设计,从而起到全面激励的效果。然而,我国目前大多数高校激励理论的应用仍只停留在集体激励的状态,许多学生由于受个别同学的影响而得不到认可,没能得到有效的激励。

四、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的科学应用

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对于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面对我国现代教育体制对于高等教育的新要求以及社会对于现代化人才的巨大需求,必须正确运用激励理论,将激励措施科学合理地贯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过程中,以实现教学效应的最大化。

1.激励理论的应用必须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人类行为是由需求决定的,需求满足能够有效促进人类行为的产生。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表明,人类的需求按照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的顺序依次递增,反映着人类的需求心理。因此,精神需求的产生源于物质需求的满足,精神需求制约物质需求的极大膨胀。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激励理论的应用必须遵循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相结合的原则,在给予学生一定程度的物质奖励、满足学生基本需要的同时,必须进行精神激励,为学生提供长久的精神支持,从而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2.激励理论的应用必须使集体激励与个体激励相统一

激励理论的应用是对学生热情的激发,需要从各个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尤其是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激励理论的应用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面对我国高校激励理论应用的单一性现状,要求必须将集体激励措施与个体激励措施进行密切结合和统一,在坚持集体激励为主的基础上,重视学生个体的特点,将目标激励针对化,使得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

3.激励理论的应用必须遵循公平性和及时性

公平性是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激励理论应用的基本原则,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思想观念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于自身行为的约束也更加强烈。而一旦得到客观的评价,其积极性很容易受到激发,从而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了明显的思政教育成果。因此,激励理论的应用必须具有公平性,保证激励的实效性。此外,要注重激励的及时,只有对学生行为作出迅速的反馈才能进一步强化激励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的效果,从而优化教学水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对学生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整体培养,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激励理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理论依据,为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运用科学的激励方法,能够促进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顺利进行,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费萍.激励机制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1).

[4]吴国辉.西方动机理论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方法的启示[J].理论观察,2006.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Y201431131)

(作者单位:浙江科技学院社会科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