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当前高校后勤管理的困境与改革措施

  • 投稿首席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823次
  • 评分4
  • 93
  • 0

金辉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需要在市场化、专业化上进行改革与调整,通过“管理”要“实效”。但是由于受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我国很多高校的后勤管理改革仍旧面临很大的困境。对此,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后勤管理的实际,就高校后勤管理中的困境及其改革措施进行重点探讨,旨在为高校新型后勤管理模式的构建提供借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市场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已经实现了很大的突破,后勤管理效率和运行效益获得有效提升,尤其是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改革已经初见成效。然而,在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监管体制建设和服务质量的提升等方面,仍旧存在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健康发展。因此,当前高校的后勤管理与改革工作,需要理清限制因素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这样才能突破困境,提高后勤管理效益。

一、当前高校后勤管理与改革面临的主要困境

1.校园商业化问题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和师生需求的多样化,我国高校多方位、开放式的大型区域教学已取代了以前单一而又封闭的传统院落式区域教学,这一变化使校园中多元化的社会服务网点与日俱增。毋容置疑,社会服务网点给老师和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增加了学校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传统价值理念。

比较明显的是,随着众多社会企业进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区域,各种商业宣传、广告、促销在校园中日益增多,校园中充满着商业氛围,在这种氛围熏染下的部分大学生开始养成了不好的生活观念。例如沉迷物质享受、爱攀比、重功利、金钱至上等等,这些都是由于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社会化衍生的负影响。因此,处理好后勤管理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冲突,是目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2.后勤体制不完善问题

为顺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日趋社会化。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后勤工作,很多高校逐渐将涉及后勤管理工作的相关资源和人员从高校的行政管理系统中剥离出来。

目前,高校后勤体制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比如有的学校模拟企业机制运营后勤管理,有的直接由社会企业外包管理,也有部分高校依旧保持着原有的传统管理模式。但不管采用哪种模式,均各有利弊,经常导致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职能、职责不清楚、产权划分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①。因此,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突破点即首要任务是解决后勤体制改革和完善的问题。

3.成本有效控制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项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高校后勤管理中人工成本大幅提高,其日常所需的生活资料价格也不断上涨(如水、电、煤、气等),直接增加了后勤管理成本。同时,由于高校后勤改革工作中存在多方合作的情况,这也使得在后勤管理过程中很难精确掌控成本,后勤管理的社会效益也无法得到精确的界定。此外,高校后勤管理的政策和投入不匹配,以至于一些后勤管理部门经常出现捉襟见肘的窘况。

4.后勤服务水平与质量监管问题

随着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推进,虽然后勤部门的服务效率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随着高校师生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层次化,以及对学习、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后勤服务水平的“短板”现象仍旧存在②。

后勤管理市场运作过程中,经常存在服务范围狭窄,服务品种单一,主动服务意识淡薄,交易手段落后等问题。尤其是由于后勤服务质量监管机制的缺失,使得后勤管理部门过分看重服务成本而轻视服务质量,从而导致后勤服务工作逐渐丧失了市场信誉。如近年来高校食堂经常出现的食物中毒等恶劣事件,与质量监管不到位有很大的关系。

二、构建新型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的措施

1.增强后勤管理的市场化、现代化水平

高校后勤部门在管理与服务工作中,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在校师生权利与利益为根本,在获取相应经济利益的同时,提高自身经营管理的市场化、现代化水平。

一方面,高校的后勤部门可以完全从高校的行政管理体制中脱离出来,形成完全的市场化运作模式。高校只需保留自身的监督权即可,这样可以更加充分地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高校的后勤管理。另一方面,进驻高校的社会企业必须牢固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完善企业内部的职责与奖惩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市场服务意识和水平,从而提升自身的经营效益和市场价值。

此外,要根据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现实需要,重视后勤管理制度和企业自身的文化建设,在追求经济利润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学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错位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建立健全一系列完善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各项后勤管理、服务工作的正常、高效开展,从而将管理、服务工作提升到一个崭新的、更高的水平。

2.融合企业管理理念,明确产权关系

在高校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后勤作为一个行政管理部门,其管理制度是依据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和管理需要制定的。但后勤工作的实体是公共产品,在商业运作过程中容易出现产权不清、责任不明、效率不高等方面的问题。对此,在后勤管理改革中,可以参照当前社会企业的运作模式,对后勤服务实体的资产和市场盈利能力进行评估,同时在社会企业参与后勤服务工作过程中,进一步清晰产权、明确权责,并规范管理制度和秩序,使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与社会企业的关系,由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通过积极的引导和有效的监督,促进后勤管理工作的优化。如高校餐厅的建设与运营,可以在建设过程中积极吸引社会资本,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出资、共同经营,明确学校与企业各占有的股份比例,高校只需占有半数以上的股份,仍具有经营权、决策权和控制能力。

3.增强后勤管理的成本控制能力

首先,高校后勤部门的采购人员要重视市场调研工作,编制科学的物资采购计划,包括物资的名称、种类、规格、需求量等,避免物资采购活动的盲目性和重复性。其次,后勤管理部门需健全成本控制制度,提高成本控制的标准化、专业化水平,不仅要引入和使用现代会计处理制度以及财务管理制度,还要健全供应商档案和准入制度,定期对合作方进行考核。根据后勤管理和成本控制的需要,选择信誉度高的物资企业长期合作。再次,后勤部门要与时俱进,及时建立成本控制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有效提高后勤物资信息和成本信息的处理效率,以及物资信息的共享程度和成本统计分析的准确性,进而为后勤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4.建立学生参与型的后勤管理模式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主要是面向学生服务的,所以高校可以通过与进驻企业合作,让学生加入后勤的服务、管理、经营与监督工作中,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同时,还能展现学生自身的能力和才华,从而逐步形成学生、高校、企业多方参与的后勤管理机制。

首先,高校可以通过常见的学生座谈会、加设服务专线、专门意见信箱、网上互动反馈等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后勤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来。其次,高校可以建立以学生为主的后勤监管组织,对高校后勤部门的餐厅、学生宿舍、校内绿化、医疗卫生等后勤服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把监督结果和整改建议反馈到上级监管部门。再次,高校可以在后勤管理中开辟“第二课堂”,使学生参与到帮厨、采购、绿化、安保等后勤服务的实践中来,使学生的实践意识、服务理念、工作观念得到提升,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并为未来的工作奠定一定的实践和经验基础。

5.推进后勤高效管理队伍建设

高校后勤管理部门的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要求后勤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必须有更高的提升。因此,通过培养新型高素质管理人员,尤其是擅长商业经营的后勤管理者,可以为后勤队伍的建设与壮大提供有力的支撑。

首先,应该健全管理制度体系,为优秀后勤管理者的培养、成长以及开展工作提供良好的大环境。在推动高校现代后勤管理队伍建设的过程中,现代经理人的培养尤为重要。要及时建立优秀的用人体系,如人才选拔体系、奖惩体系、流动轮岗体系等。可以依据高校具体情况,采用委派、聘请、推选、竞选上岗等方式对人才进行选拔,使外部人员如社会人士及学校其他部门的优秀人才,和后勤本部门的优秀人才形成良性竞争关系,从而实现后勤优秀人才交流的良性和动态循环。

总之,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后勤管理部门需要坚持与时俱进和创新求变的后勤管理理念,结合高校发展的现实需要,积极构建科学、高效、实用的高校后勤管理体系,确保高校后勤实体的良性运转和科学发展,进而为高校的科研与教育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引文注释

①杨怀娄,俞卫华.论高校后勤管理中的学生互动参与[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04).

②刘晓青.浅谈高校后勤的科学化与精细化管理[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

(作者单位:苏州市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