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对建国以来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反思

  • 投稿南木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402次
  • 评分4
  • 99
  • 0

庄然 刘新宜

摘要: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是公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公民素质代表着国家形象,彰显着社会文明程度。提倡公民的道德文明建设仅只是提高公民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真正合格的公民还应该具有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热情、对公共事件的独立判断能力和对个体与国家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清晰认知。因此,有必要对建国以来我国公民意识教育历史作一梳理,从中找出问题和不足,再将国外的有益经验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力求探寻到一条更加有效地提高公民素质的路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公民;公民意识;教育;民主政治

一、公民意识教育

1.公民

公民是一个多维度范畴,基于研究视角的差异性,这一概念的内涵便表现得千变万化。Shaklar认为“再没有哪一个词汇比公民身份这个概念在政治上更为核心,在历史上更加多变,在理论上更具争议了。”①肖雪慧认为,公民身份体现了作为政治国家成员的公民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性关系。上述关系一旦遭到破坏,国家权力就失去约束而任意行事,公民的权利就得不到基本保障,公民就不再是公民而成为臣民、草民、顺民,甚至暴民。将公民置于民主政治框架下审视,不难发现,公民权利的实质是对国家公权力的约束限制,以期达到一种个人与国家间关系和谐的平衡状态。马歇尔则提出了公民身份著名的三要素论,即公民、政治和社会要素。公民要素指人身、言论、思想、信仰、财产私有、契约订立自由;政治要素指参与公共事务及行使宪法赋予的政治权力的权利;社会要素指国家为公民提供的服务,如社会救济、安全保障、社会遗产的继承权等社会权利。三个要素大致依次在18、19及20世纪间逐渐形成。②相较于前者,后者不仅仅从政治法律的视角,更从社会权利的范围对公民概念进行了界定。然而两种论断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于适用范围,并未使公民范畴发生质变,它们都是在自由主义框架内对公民概念进行辨析,着重论述公民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公民责任义务的一面。这也是造成现今一些采取这套理论的国家产生公民权利滥用甚至暴民统治类似问题的重要成因。可以说,共和主义、新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全球主义等公民学说流派的兴起正是对自由主义公民观的修正、补充及完善。而这仅仅是西方的公民学说。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③处于儒学文化圈核心的中国有其独特的文化土壤及民族思维,它的社会大系统及信息表达方式都深深打上了专属的烙印,若只是用拿来主义必会格格不入。因此,公民概念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历史文化范畴。对公民学说的发展趋势来说,在学科领域必然是从单一的政治学走向多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在实践领域必然是从仅仅追求政治权利到马歇尔的三要素甚至更多要素权利的融合,而在话语权上必然是从西方主导到全球多元共存并产生激烈碰撞的过程。

2.公民意识

意识即认识、认知。对公民范畴的界定不同,对公民意识的阐释也必然会不同。公民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伴随历史文化等变量不断改变的动态概念。尽管如此,但可以肯定的是,公民意识首先是身份意识,是个体对政治社会共同体的归属意识,是每个个人对于自身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的感知与体验。这包括主体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和参与公共事务意识。主体意识最基本也最重要,体现的是公民作为社会成员的主人意识及其自由自觉活动的内在精神诉求,通俗地说就是人民当家作主。马长山认为“公民意识作为对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在本质上必须呈现为与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主体自由追求和理性自律精神,并表现为合理性意识、合法性性意识和积极守法精神三元构成。”④这种解释对我国公民意识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强调的是理性、平衡和恰到好处,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偏颇一方的缺陷。权利与义务是一种相互关联的意识,是公民对个体间、个体与公共领域间、个体与国家政权间互相关联的理解与把握。而参与意识则是上述意识从思想到实践转化过程的临界点。程德慧较为准确地将公民意识概括为:是公民作为政治法律国家和民主法治社会有效社会成员对自身主体身份、权利与义务关系及公民与公民、公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的自我体验、自我感知和自我认同。⑤

3.公民意识教育及其意义

以过程论的视角来看,当代的公民意识教育就是运用时代的技术手段和教育思维,将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等现代理念转变为个体的内在精神价值追求,培养与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相适应的公民意识的教育过程。

近年来,我国愈发重视公民意识教育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公民意识教育提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这是党对公民教育理论的肯定、发展及创新,标志着公民意识教育已经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和基石。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众所周知,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评判标准,十八大再次强调了公民素质的重要性,并将公民的综合素质提高到评判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而公民素质提高最基本、最核心,也是被众多西方发达国家证实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公民意识教育。

西方发达国家最早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它们努力将每个公民尽可能地塑造为拥有自由、平等、民主、公平正义理念并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合格公民。虽然带有意识形态渗透的色彩,但不可否认的是,资本主义国家培养出了拥有独立人格、理性精神和批判能力的现代化公民。新中国建立后,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我们抱着公民意识教育就是资本主义教育的错误观念,将公民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截然对立起来,并将其完全排除在教育范围之外。改革开放后,我们逐步意识到,公民意识教育也是我国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建设和现代化发展所必需的。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重要转型期。党的十六大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并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内驱力。而其中最为核心的应是人的现代化。英格尔斯在《人的现代化》中提出:“现代化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思想的转变过程。所谓‘现代的’,不应该被理解成为是一种经济制度或政治制度的形式,而是一种精神现象或一种心理状态。”⑥可见,人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和精神状态决定着一个国家现代化的真实程度。而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因此,公民意识教育必然地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要素。此外,还有学者在探讨建构自由、平等等现代公民人格和个体政治社会化时也论及到了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作用,其逻辑论证脉络与以上论述也是一致的。

二、建国以来公民意识教育历史沿革

一般认为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五育”思想具备了公民意识教育的雏形,与西方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观点相吻合,尽管在民国时期公民意识教育得到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但新中国建立之后由于国内政治因素与国际严峻的外部环境而导致了公民意识教育一度中断。本文认为改革开放是建国以来公民意识教育的新起点,并以此作为节点进行划分阐释。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公民意识教育

新中国建立初期,由于还未完成三大改造,阶级矛盾依然突出。当时公民意识教育被划为资产阶级的专属物而遭到冷遇。为了巩固新生政权、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公民意识教育遂被思想政治教育取而代之。如同计划经济一样,用政权干预的手段在短时间内集中全社会的资源在思想领域进行统一整合,解决了当时最为突出的尖锐问题,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其历史功绩不容否认。

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出台,在法律条文上赋予了公民各种权利和社会地位,但由于政权建设仿效“苏联模式”,又面临外部恶劣的国际形势,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单向的政治社会一体化结构注定公民范畴只能被丢弃在墙角,公民权利仅为一纸空文,人民这一与阶级斗争相适应的概念成为主流。宪法教育进入国民生活,却一味强调义务与责任,导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严重失衡,公民意识教育畸形发展。

随着1966 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阶级斗争进入高潮,形成了以群众运动为主要形式的阶级斗争中心化现象,教育让位于政治,出现边缘化,公民意识教育必然变得完全无足轻重。这一时期人治取代法治成为压倒一切的思想,法律出现真空,变为一张废纸,公民权利彻底丧失,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成为虚设,个体毫无自由可言,传统儒学教育经过五四运动后已被砸碎,而现代公民教育尚未全面起步亦化为乌有,至少使整整一代人处于文化废墟和思想混乱中。个人权利被集体义务取代,个体人格尊严被严重摧残、公民基本的生命权、财产权、人身自由权被剥夺,人性被扭曲,毫无主体意识、理性精神与独立批评能力。尽管十年文革是历史产物,但是,如果当时绝大数中国人都具有独立精神和批评能力,那么,它的破坏程度和持续时间都该被大大缩小。其中的教训是极为深刻和惨痛的。

2.改革开放后的公民意识教育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极大解放了生产力,随之而来的是公共领域的扩展和思想的解放,公民的民主意识再次被唤醒。文化领域也出现大发展、大繁荣、大活跃局面。通过不断对外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的理念和制度设计,公民文化也在不断形成。2001年9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和2007 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使学术界掀起了两拨研究热潮。国内一批专家学者通过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致力于公民道德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产出众多优秀研究成果,继而演变为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新起点。近年来研究领域更是扩展到全球视野,提出了世界公民教育的理念。然而已经有学者提出,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仍然局限于理论研究层面,并未真正进入国民教育体系,并未得到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有关公民意识教育的规划也没有在我国教育体系中被置于突出地位,国家制度上也没有给予公民意识教育以明确和具体支持。这一切造成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施仍然举步维艰。⑦

今天中国的GDP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我们的人均收入、社会福利、教育支出都在世界100名以后;今天的中国能举办让世界咂舌的奥运会,但我们的公民走出国门依然随地丢垃圾、在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上随意留“墨宝”。我们总说中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这样的论断还要持续多久?中国似乎已然强大,但软实力确仍羸弱不堪。李慎之先生指出:“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如果说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历史说明缺乏公民意识教育会给国家社会带来重创的话,那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揭示着公民意识教育是当代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和历史趋势。中国要真正地崛起,需要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具有独立人格和理性批判能力,并积极参与公共事务。

三、当前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路径探讨

中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历史发展及实践状况表明,让公民意识教育进入国民教育体系是历史大潮,刻不容缓。下文将着重分析当前妨碍我国公民意识教育发展创新的阻断因素,并结合国外成熟有益的经验和本土化原则进行探讨。

1.阻断因素

⑴传统伦理文化的瓶颈。在每一个公民真正进入国民教育体系之前,其人格的塑造和养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与家庭和社会观念的影响。传统伦理文化重德治轻法治、重义务轻权利、重整体轻个体与现代社会要求自由、平等、独立的公民意识截然对立。可能有人会质疑,不是说在五四期间孔家店已被打倒了么?但被打倒的实质上是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宗法统治的社会形态,尽管王权更迭频繁,地方依然有其维持秩序的良方,那就是乡绅制度。这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小区域性依靠家族长者及名望者裁决的地方自治,它依然保有浓厚的封建气息,这在中国的农村和偏远地区依然广泛存在。因此,我们常常能看到,面对“血拆”等事件时,民众打出的标语依然是过去的祈求“青天大老爷”此类的思维模式,这与现代公民要求的主体意识是背道而驰的。

⑵落后的教育理念。首先,从政府各部门到学界,仍然对公民意识教育抱有“资产阶级”的警惕性和戒备心。这和当年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面临着相同的窘境,而解决问题的逻辑同样具有相似性。采取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只是手段,解放生产力才是目的。同理,采取什么样的教育名称或形式亦只是手段,现代教育的目的首先必须是将个体塑造为具有独立精神、理性思考和批评能力的合格公民,将公民意识教育融入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或其他什么方式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教育内容及精神确实渗透进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其次,现在教育的功利化现象也愈加强烈,学校以科学技术专业为传授中心,忽视学生人格的塑造;学生自身也存在唯分数论的思想,接触教育并非为了追求真理,仅仅为了就业和工作。这都与国际教育理念产生脱节,制约了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

⑶缺乏制度支持。思维观念上的错位和异化必然导致错误的行为模式。就以当今学校举例,部分教师想仿效国外经验,带领学生在课堂外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像是参观博物馆、在政府部门实习、进行一定范围内的自由选举等等,可是申请资金迟迟无法到位,即使有那么一次两次,也无法形成常态化和制度化。当今中国公民意识教育举步维艰和学校社会缺乏重视和制度支持不无关系。只要财政权和人事权等等对公民意识教育的开展和创新这些制度制约和掣肘继续存在下去,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就无法真正得到发展。

2.路径探索

⑴公民意识教育的本土化。本土化意味着公民意识教育在中国必须坚持一元主导多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马克思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批评精神的个体,否则如何能在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期时写出煌煌巨作《资本论》呢?科学社会主义更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扬弃,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理念是绝不可能被摒弃的,马克思的科学思想和现代公民意识追求的自由平等理念是完全吻合的,将二者截然对立既是荒谬更是愚蠢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特点因时因地将公民意识植入国民教育体系中,防止那些生搬硬套和拿来主义的方式所带来的畸形发展问题。晏阳初认为:“外国的公民教育未必可直接模仿为中国的公民教育。外国的公民教育活动亦未必可直接模仿为中国的公民教育活动。有外国的历史文化和环境,而后产生出它特有的公民教育。有我国的历史文化和环境,亦当有我国所特有的公民教育,方能适应我国的需要。要知道什么是中国的公民教育,非有实地的彻底的研究不可。我国办教育数十年,成效未著,其原因固然庞杂,而我国从事教育者奴隶式的抄袭外人,漠视国情,也不能不说是失败的一大原因。”⑧

⑵公民意识教育的系统化。公民意识教育的部分内容现在虽然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然而始终存在碎片化的现象。公民意识教育需要建立一整套逻辑缜密的科学系统,才能将公民精神很好地植入到受教育主体中去。这种观点就是学科化建设,梁树发认为:所谓学科化,就是指科学发展中针对某一方向、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熟之后的体制化推进。⑨也就是公民意识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应有自己独立的教材并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独立的教材是否需要还有待商榷,毕竟现实中已存在一些有益的成果,但对于一门学科或科学,体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可以预见,公民意识教育的系统化是一个极其漫长和艰巨的过程,但必须有一个起点。这需要国家、社会、学校的制度支持,然后经过不断地实验、修正、创新这样循环反复去完善。

⑶公民意识教育的信息化。21世纪被称为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和移动终端极大地改变了现代社会的时空观。有调查显示,部分地区大学生日平均上网时长达到了6小时以上,除了学习和日常必须生活行为外,都在网上度过。试问任何一种传统的课堂教育方式不与时俱进、利用现代科技技术与被教育者进行沟通,能起到多大影响效果呢?网络自然有其弊端,比如泛娱乐化、充斥暴力低俗内容等问题,这更需要国家、社会、学校通过互联网以全方位武装的信息化队伍施行公民意识教育,让每一个个体在信息网络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合格的公民人格。

“人类是有理性的存在物,我们内心的道德律使我们独立于动物性,甚至独立于感性世界,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摆脱尘世的限制,向往无限的自由世界。这才是真正体现了我们作为人类的价值和尊严。”⑩公民意识教育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产生的。许多人质疑西方的自由精神,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自由是有限度的,正如哈耶克所说:“自由不仅意味着个人拥有选择的机会并承受选择的重负,而且还意味着他必须承担其行动的后果,接受对其行动的赞扬或谴责,自由与责任切实不可分。”因此,时至今日,再讨论人是否应该追求自由是过时的问题,是否应该实行公民意识教育也是个过时的问题,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及国际现行的教育模式都论证着这一世界大潮已不可阻挡地来临,现代化、现代人格、公民意识教育是三位一体的,我们真正应该讨论的在于如何建立起公民意识教育的体系,将现代人格精神注入到每个中国人的灵魂中去。

引文注释

① J.Shaklar. .American Citizenship.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1.

②[英]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郭忠华等编译.公民身份与阶级社会[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7-8.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④马长山.公民意识:中国法治进程的内驱力[J].法学研究,1996(6).

⑤程德慧.当代中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⑥英格尔斯.殷陆君编译.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20.

⑦程德慧.当代中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⑧晏阳初“. 平民”的公民教育之我见[J].新教育评论,1926(1).

⑨梁树发.学科化一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的互动[J].党政干部学刊,2010(2).

⑩[德]康德. 韩水法译.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64.

11[英]费里德利希.冯.哈耶克. 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M].上海:三联书店,1997:83.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