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一代名将徐达的军事谋略

  • 投稿Leay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840次
  • 评分4
  • 85
  • 0

路 芳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摘 要:徐达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智勇双全,治军严谨,善用兵法,是历史长河中鲜有的军事奇才。他在战争中或以智取胜、或化敌为友、或知己知彼,多次利用合理的谋略和战术赢得胜利。总体来说,致使徐达成为一代名将的主要原因是其机智灵活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名将;徐达;军事谋略;生平

中图分类号:K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028-02

一代名将徐达对中国的历史起着推动作用,其军事思想和军事谋略很值得后人研究。每部中国军事历史著作都会涉及名将徐达的事迹以及军事谋略,他一生致力于明朝的统一,可谓战功显赫。徐达所取得的战功都离不开自己的军事谋略,其军事谋略对现代军事思想和军事活动也有一定地影响。

徐达,字天德,濠州钟离人。徐达是明朝的开国将军,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一生战功显赫,其军事思想和军事谋略对现代军事有着极大地贡献。

在元末农民战争中,徐达跟随朱元璋东征西讨,建立历史上的大明王朝。相关史料记载:徐达渡江攻城拔寨,皆为军锋之冠,后为大将,统兵征战。吴元年,为左相国,拜大将军。洪武初累官中书右丞相,封魏国公,追封中山王。古有人言:“明初最大的谋臣是刘基,最出名的武将当属徐达。”

徐达成为著名军事家和开国功臣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是依靠其过人的军事谋略,也是因为他在治军等各个方面都起着领袖作用,例如,他愿与部下同甘苦,对皇帝忠心耿耿,关心百姓疾苦。总体来说,致使徐达成为一代名将的主要原因还是其机智灵活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

一、徐达军事谋略的来源

(一)谋略来源于书籍

徐达虽出身贫寒,但是自幼发奋学习,熟读兵书。徐达之所以有所作为,之所以具有过人的军事谋略,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书籍。史料曾记载:“徐达自幼不凡,厚重英发,知《六韬》《三略》。”六韬和三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以此可以证明,徐达自身的军事谋略是来源于年少所读的军事书籍。兵书《六韬》主要讲述了智、勇等相关内容,回看徐达的生平事迹和军事策略,其将《六韬》中的智、勇体现得淋漓尽致。

徐达的治军原则也来自《六韬》和《三略》两本兵书。《六韬》中记载:“士未坐而勿坐,士未食而勿食。寒暴必同,如此则士众必尽死力。”《三略》中记载:“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敌乃可加。……与之安,与之危,故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以其恩素蓄,谋素合也。故曰,蓄恩不倦,以一取万。”意思是将军治军要爱惜士兵,要与士兵同甘共苦,徐达受此影响,对自己的士兵也是爱戴有佳,正如《明太祖实录》所记录的那样。

(二)谋略来源于他人

徐达有此生的战功不仅仅是依靠年少时所读的兵书,其军事谋略还来源于身边的朋友。在元末农民起义时,徐达身边不仅有饱览诗书的刘基,还有文武双全的朱元璋。刘基是当时起义军中最有能力的谋臣,而朱元璋则是起义军的最高领导。徐达每次进行战略规划以及军事行动时,都要听取二人的建议。

朱元璋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徐达作为朱元璋的首席大将,对朱元璋所下达的军事指令都能够很好的完成。这从侧面说明徐达的某些军事谋略是受身边人的影响,同时也说明徐达天资聪颖,对于朱元璋所下达命令都能很好地完成。朱元璋在军纪治理、将帅管理、善待俘虏3个方面都有着自己的见解,他常常下令让徐达实现自己的军事管理对策,久而久之,徐达也就从中学习到很多军事谋略。例如,朱元璋对出征镇江的将士们说道:“吾自起兵,未尝妄杀,今汝等将兵往,当体吾心,戒戢士卒,城下之日,毋焚掠,毋杀戮。有犯令者,处以军法,纵之者,罚无赦。”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朱元璋自起义开始就没有滥杀无辜,这次出征,希望各位将士也要效仿我,要有自己的军队素养,若有违法者,必定重罚。在攻陷城池以后,徐达将军也说了同样的话:“号令严肃,城中晏然,民不知有兵。”此言虽简便,但其大意与朱元璋在出征时所训话的内容是一样的。

二、徐达军事谋略的主要内容

(一)徐达的战争谋略

战争谋略是军事谋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含战争的目的和战争的性质,徐达的战争谋略分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本文主要介绍其唯心主义战争谋略。

徐达将军战争谋略的唯心主义主要体现在其加入农民起义军时期,在元末农民起义时,徐达经常向日后的明朝皇帝朱元璋进谏“王霸之略”和“天命之说”。公元1356年3月31日,朱元璋在巡视江南重镇时对徐达和随行的官员说:“金陵险固,古所谓长江天堑,真形胜地也。仓禀实,人民足,吾今有之,诸公又能同心协力以相左右,何功不成?”听到此言,徐达立即回答:“成功立业非偶然,今得此,殆天授也。”天命乃徐达在战争谋略中唯心主义的具体体现。朱元璋每次计划军事行动时,徐达都会以“受之天命”为据,在军事行动胜利之后,徐达又将此次胜利归功于“天命”,这都体现了徐达战争谋略中的唯心主义思想。

徐达作为一代名将,对战争的性质也有着不同观念,他将战争性质分为“正义”和“不义”。公元1361年,陈友谅攻下了朱元璋把守的安庆后,朱元璋执意要亲自出征。在出征前,朱元璋说:“陈友谅弑杀徐寿辉,僭称大号,天理人情所不容。乃不度德量力,肆骋凶暴,侵我太平,犯我健康。既自取祸败,不知悔悟。今又以兵陷安庆。观其所为,不灭不已。”此时,徐达率先进言:“师直为壮,今我直而彼曲,焉有不克?”徐达所说的“直”即为正义之事,“曲”即为非正义。徐达的一番话能够证明自己在战争上的军事谋略,徐达认为自己代表正义的一方,而陈友谅一方则是代表邪恶。

(二)徐达的军事伦理思想

战争谋略是徐达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而军事伦理谋略则是体现徐达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徐达的军事伦理主要体现在忠、谋、让、勇几个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了徐达忠和谋两个方面的军事伦理思想。

忠是将领必须具备的优点,徐达将军就将忠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起义初期,徐达每遇大事就要与朱元璋商讨,对于朱元璋所安排的任务,徐达也是竭尽全力来完成。至正15年,朱元璋被孙德崖的部下扣留,为了保证朱元璋的安全,徐达舍身救主,愿以自己的生命换朱元璋的性命,事情平息之后,徐达被大加赞赏,以此赢得了朱元璋的信任。徐达一生戎马30年,自己掌握着兵权,但是生性多疑的朱元璋对徐达没有顾虑,反而更加放心徐达治理边疆,这也说明是徐达的忠心赢得了朱元璋的信任。

有勇有谋是形容将领的最好代名词,徐达不仅作战勇猛还有自己的军事谋略。《六韬》中记载:“将不智,则三军大疑;将不明,则三军大倾;将不精微,则三军失其机。”徐达受此影响,也很讲究用兵的策略。同时朱元璋和徐达出生入死,从起义到明朝的建立,朱元璋都是让徐达参与重要军事行动,可见徐达的谋略有多强悍。

(三)徐达的治军谋略

一支优秀的军队是赢得战争的重要保证,优秀的军队不是用语言就可以创造出来的,需要实际的管理措施。徐达的军队一直是有着超强战斗力的军队,这离不开徐达的严明治军。“达约束官军,毋致虏掠,违者以军律论罪”;“达在军,令出不二。诸将事持凛凛”,这都体现了徐达的严明治军,徐达明白要想赢得战争的胜利,就要打造出一支铁血的军队,而铁血的军队需要铁的纪律来执行。所以每次出征前,徐达都要对自己的将士讲述军队的纪律,避免因将士的疏忽而丢掉胜利。

(四)徐达的战术谋略

徐达的一生可谓是被战争充斥着,所以徐达本人也是一位战术修养很高的军事家。纵观徐达经历的战争,其使用的战术谋略不胜枚举。其主要使用的战术谋略有: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因间、死间、破间、批亢捣虚、有攻有守、抚剿兼用、主动攻击、心理战、后勤管理等等。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徐达重要的战术谋略,也是中外军事家最为重视的战术谋略。朱元璋在与众将士商讨军事行动时,右相国李善长认为出兵条件尚未成熟,出兵难以取得胜利,而徐达则反驳道:“张氏横暴殄奢侈。此天之时也。其所任骄将众为李伯舁、吕珍之徒,皆龌不足数,徒拥兵众为富贵之娱耳。”正是由于徐达知己知彼的战术谋略,才赢得了平定乱党的胜利。

徐达将军的攻城谋略也是令人赞叹的,他的攻城不是一味蛮干,而是将强攻和智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例如结合内应、里外攻击、地道战进攻、诱敌出战等等。

三、徐达的个人评价

作为明朝的将领,徐达宏伟的事迹以及优秀的个人品德也广为流传,尤其是徐达的军事谋略在我国的军事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分析徐达的个人事迹以及军事谋略,对我国的军事思想有着积极的作用。徐达将军的人物特点可以从4个词来概括:忠心耿耿、居功不伐、廉洁守法、知错能改。

忠是徐达人性中最为鲜明的特点,徐达是朱元璋的得力将领,无论是农民起义时期还是建立明朝时期,徐达将军都没有背叛过朱元璋,以至于朱元璋也常常在文武百官面前称赞徐达为国事而牺牲小家,为了国家的利益忘记自身的利益,是古今第一位忠臣。

居功不伐是徐达性格中第二大特点,徐达的一生战功显赫,打了无数次的胜仗,但是每次胜利归来,徐达都没有主动邀功,而是在完成任务后,上交帅印,待命于家。有功不受禄,在家待命也不向别人吹嘘自己的战功,这种居功不伐的优点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

徐达作为开国元勋,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利敛收国家的财产,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富足。但是徐达并没有这样做,无论是在起义时期还是在元朝建立初期,他都非常廉洁,史料曾记载,胡惟庸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用金钱拉拢徐达,但是徐达不为金钱所动,在明朝建立初期,徐达被无数官宦拉拢或被人攀附,但是徐达都挡住了金钱的诱惑。

知错能改是徐达人性中最为重要的性格特点,也是他成为一代名将的主要原因。徐达从起义开始就树立了自己军事上的领袖地位,他戎马生涯30年,立过无数的战功,但他并没有自以为是,反而更加谦虚,勇于承担自己犯下的错误,并能够及时的吸取经验,避免下次再犯错。吴王朱元璋曾训责徐达:“昨令副使冯国胜往军前,命尔等将城中老弱妇女悉发遣,勿令失所。比发到将校妇女,多非夫妇。及询其妇人之夫,多已殁于高邮。见至将校,其妻亦有在我高邮将士之所。尔既失于约束士卒,又不分别,一概发遣,何也?!”经过此次的教训,徐达深刻认识到了自己错误,并马上做出了改变,在至正26年4月,驻扎淮安时,徐达就要求自己的部下不能打扰当地的百姓,只能驻扎在城上,这说明了徐达知错能改的特点。

徐达一生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战役,在这些战役中或以巧取胜、或以智取胜,这从侧面反映出徐达是有勇有谋的军事家,同时这也是他成为明朝开国元老的主要原因。徐达是明朝也是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和军事思想家,文武双全,忠心耿耿,但是令后人所遗憾的是,徐达将军并没有自己的军事著作,这也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建军.徐达传.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2〕吴如嵩.中国古代兵法精粹类编.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

〔3〕汤纲,南炳文.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孙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