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关于中国文化史教学改革的思考

  • 投稿小耳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415次
  • 评分4
  • 10
  • 0

张 敏

(赤峰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在“文化热”和“素质教育”的社会大背景下,中国文化史是目前各大高校都在开设的一门课程,随着高校课程改革的规划实施,中国文化史课程的改革也势在必行。针对这门课的特点,改革主要集中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两个方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国文化史;教学改革;内容;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258-03

目前,各大高校几乎都开设了中国文化史这门课程,无论是院系内部的选修课,还是全校的公选课,在现下“文化热”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这门课已经成为历久弥新的一门课程。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进步,高校的课程也在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中国文化史这门课程也不例外。本文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两方面来探讨。

一、教学内容

中国文化史,顾名思义,就是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这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二是发展脉络。文化含义广泛,既可以包括“小文化”的范畴,又可以包括“大文化”的概念。“小文化”即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大文化”即指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既有物质文明,又有精神文明。而发展脉络,既是每个具体文化体系的发展脉络,又是整个文化的发展脉络。所以,单从文化的概念上看,文化也是一个非常庞杂、内容涵盖量非常大的体系。但是,中国文化史这门课程在高校开设的时候,一般都是36课时的选修课,最多是54学时。这么短的时间内,如何合理的安排好每个部分的内容,让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深入探寻中国文化的内涵及其发展脉络,确实是一件非常不易之事。因此,在讲授《中国文化史》的时候,教学内容的设定是非常必要的。

现在关于中国文化史的书目非常多,①每一本书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文化史做了系统的论述。而且,高校的中国文化史一课基本上没有规定的教材,这就为授课教师的自由发挥提供了空间。一般在教授《中国文化史》时,基本上是按照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来论述,即按照文明进程中里程碑式的文化创造及特点,将整个中国文化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分为8个阶段:

1.夏王朝建立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是我国文化的起源阶段,重点介绍各个史前遗址,这不仅是我们探寻文化起源的重要证据,也是我国先民在物质、精神、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具体体现。

2.夏、商、西周时期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是我国文化的形成和初始阶段。重点介绍夏商时期的神本文化和周代的文化维新。

3.春秋战国时期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是我国文化的轴心时代。重点介绍百家争鸣以及诸子思想。

4.秦、汉时期为第四阶段,这一阶段是我国文化的发展阶段。重点是秦代的文化一统和汉代的思想统一。

5.魏晋南北朝时期为第五阶段,这一阶段是我国文化的大融合和大发展时期。重点介绍这一时期多元文化的形成以及文化成就。

6.隋唐五代时期为第六阶段,这一阶段是我国文化的大繁荣阶段。重点介绍唐文化繁荣的原因、宏大气魄以及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

7.宋辽夏金元时期为第七阶段,这一阶段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阶段。重点介绍宋代的士族文化和市井文化、元代的的文学以及辽夏金少数民族文化。

8.明清时期为第八阶段,这一阶段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总结阶段。重点介绍明清两朝对古典文化的大汇总。

这样的课程内容的设置,在实际教授起来,要想完成教学计划,每个部分几乎都是蜻蜓点水,一扫而过,该深入的地方没有时间去深入,学生感兴趣的地方也没有时间去具体讲解,所以,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针对这种情况,应对中国文化史这门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期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一)文化史的线索可简介

文化史的线索为第一部分,这一部分简略介绍即可。因为中国文化史的发展脉络同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几乎是一致的。由于大部分学生从小就接触中国古代史,因此,对于历史的发展还是比较熟悉的。因而,这一部分可以一带而过。然而,文化史毕竟不等同于古代史,所以,在这里,需要重点强调的是每一个阶段的文化重点。这样,学生对每一阶段重点的内容有所了解,有利于之后具体教学的开展。

(二)选取典型性的文化特征

在每一发展阶段中,可以选取其中具有典型性的文化特征来做深入的探究。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深入学习的求知欲,又能使这门课有一定的深度。譬如,在进行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史讲解的阶段,不用把诸子百家都一一讲解清楚,我们可以挑选其中的某一学派来做一个专题讲解。以儒家思想为例,儒家学说对于古代甚至现代社会都有很大的影响。课堂上可以从《孔子》这部影片谈起,对儒家思想的产生、其内容和影响做重点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思考儒家为中华文化提供了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具体的仁爱、自强、正义这些核心价值观,在当时的社会又有什么具体的意义和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举一反三,道教思想、墨家思想,甚至杨朱之学,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其具体的思想内容是什么,对古代文化甚至我们现代的社会,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样一来,课时的安排适中,学生既有学习的时间,又有思考的时间,还有深入探究的模板。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讲的就是这样的教学方式。

(三)学问与现实对接

学以致用,以古看今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在进行文化史学习的时候,要始终贯彻这一思想。所以,在讲解文化史的每一阶段时,要尽量与现代社会的思想、状况等结合,古今结合才能使这门课真正活起来。譬如在学习周代文化的时候,周礼是一个庞杂的体系,其中有很多的礼节早已废止,我们现在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但是其中有些礼节仍然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中,如周代的婚姻“六礼”②就是其中之一。婚礼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那么,究竟哪些婚礼仪式是属于周代“六礼”的范畴之内呢?六礼在几千年的朝代更替中,又有哪些变化呢?带着这些问题,对周代六礼进行讲解,古今对比,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对现代的婚礼进行渊源追溯,使得学问与现实能够真正对接。

(四)尽量缩短学习古代文化的距离感

由于时间跨度较大,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化的时候,往往存在着距离感。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尽量缩短这种距离感,要让学生真正深入其中,才能学有所悟。举例来说,现在央视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靡一时,这部纪录片也受到了很多学生的喜欢,而饮食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在学习中国文化史的时候,不妨以此为题,做一个专题探讨。这个部分可以放在宋代文化上来讲解。宋朝时期的市井文化兴盛,其主要表现形式,除了文学艺术之外,饮食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宋代的市井饮食,大多记录在宋人的笔记小说之中,还有一部分是以诗文、绘画的形式流传下来,如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吴郡志·风俗》、宋人梅尧臣的诗歌《河豚鱼》、南宋画作《斗浆图》等,不论是记载的各地小吃,还是吟咏的美味、描绘的市井贩卖煎点汤茶药的情形,无不栩栩如生。以《舌尖上的中国》开题,先激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层层展开,通过对宋代饮食文化的介绍,使学生对宋代市井文化有了一个极深的印象,还可以借此引导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史进行探讨。

这样一来,教学内容的安排相对来说比较合理,可以解决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有限的课时之间的矛盾。

二、教学方式

要想真正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除了教学内容之外,教学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

现在的教室一般都配备多媒体,多媒体对于现代化的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读图时代,图片和影像往往是文字的必要辅助和补充。中国文化史尤其如此。比如在学习史前文化的时候,遗址的介绍是必要的,但是单靠一组组的数据,学生无法想象具体的情形。这个时候,多媒体的作用便凸显出来,在数据的旁边配上适当的图像,既直观,又能助于学生的理解。举例来说,在介绍后岗一期文化时,距今五六千年以前河南省濮阳西水坡(在河南濮阳市西南)的45号大墓中,壮年人尸骨旁边的随葬物为蚌壳摆成的虎、龙和鹿。这3种动物的形象不难想象,但是在几千年前的遗址中出土,用蚌壳摆成的虎、龙和鹿的具体情形,假如不用图片的话,相信很难有学生会想象的跟实际出土的一样。再如,在讲解秦代文化统一的时候,秦始皇的“车同轨”措施,大家都不会陌生,但仔细探究“车同轨”的含义,相信会有不少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假如在多媒体上放上一组照片,即今天河北省石家庄附近的井径秦皇古道,这条古道保存了秦始皇时期道路的原貌,在这条古道上,车辙痕迹又长又深,肉眼一看即非常明显,这样一来,不需要教师讲解,相信学生也一定能明白“车同轨”的含义。除此之外,还可以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简短的资料片,利用视觉的冲击,加强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深入理解。

(二)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现在的教学改革提倡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角。这就对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式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文化史这门课,很多的内容学生会很熟悉,因此,在新的教学改革形势下,可以最大范围的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如讨论课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简单讲解一下,然后鼓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阅读文献,等下一节课的时候,进行一个班级的大讨论。比如在学习魏晋南北朝文化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魏晋名士”的探讨。这一时期,社会上有“品评”的风气,那么,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也做一个“品评”,品鉴这一时期的名士,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然后,可以让学生做总结,也可以教师自己做一下总结,这样一来,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还是以主动的形式参与进来的,效果应该比教师满堂讲解要更好一些。

(三)鼓励学生自己讲课

还可以让学生体会一下自己讲课。同讨论课一样,教师先布置好要讲解的内容,然后学生自己准备,或是做教案,或是做课件,第二节课的时候,鼓励学生自己到讲台上去讲解。主动讲解和被动接受,其效果差别巨大。通过这样的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勇气。

(四)写读书笔记

学写读后感也是锻炼学生的一种方式。与中国文化史相关的书籍数不胜数,在学习到具体的某一问题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进行读书笔记的写作。鼓励和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献书目,通过阅读,进行读书笔记的写作或者重点的摘录。教师要及时、细心的对读书笔记或摘录进行批改,这样,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都会有所了解,对学生来说,既扩大了阅读面,也进行了思考,一举两得。

由于学生知识量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欠缺,因此,不论哪种教学手段,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应尽量充实自己的知识量,对学生进行认知的引导,逐渐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对于中国文化史这门课程来说,需要改进的方面还有更多,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中国文化的魅力在每个学生的心中绽放,也希望通过改革,让我们的高校课堂更加充满活力。

注 释:

①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柳诒徵.中国文化史.南京钟山书店,1932;陈登原.中国文化史.世界书局,1935-1937;顾康伯.中国文化史.上海泰东书局,1924;王云五.编纂中国文化史之研究.商务印书馆,1937;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200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路明书店,1949;吕思勉.中国文化史.新世界出版社,2008;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李山.中国文化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陈辉.中国文化史.科学出版社,2010;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胡世庆.中国文化通史.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吴荣政,王锦贵.简明中国文化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②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责任编辑 姜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