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投稿shya
  • 更新时间2015-10-21
  • 阅读量578次
  • 评分4
  • 48
  • 0

程伟超 李小兰 王珂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队伍经过近几年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没有建设成一个有效的团队。存在教师水平不一,人员不稳定,专业化程度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通过分析目前新的工作形式对高职就业指导人员提出新的要求,借鉴国外成功经验,通过严格准入制度、注重培训与培养、加强评估与考核、出台政策与法规、引进校外兼职教师等措施,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团队的建设。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团队建设

一、当前就业指导团队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形势的进一步发展,现有的就业指导团队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如下:

1、团队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育部指导性指标,专业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师生比不低于1:500,而现实差距巨大,有些高校甚至达到了1:1000。

2、团队的专业化程度不高。部分教师甚至从未受过专业培训,职业资格证拥有率不能达到100%。

3、团队结构不合理。普遍缺少来自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校外教师真正到学校参与就业指导教学工作的,不足2%。

4、团队能够提供的服务有限。当前的团队,还不能有效提供全程化、差异化、精细化、导师化的就业指导。

5、团队得到学校的重视不够。各高校在对待就业指导团队的建设方面,远不如其他专业教学团队。

二、解决途径

面对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任务,如何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建设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需要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教师选聘机制。一是要坚持严格的选聘程序和标准,严把质量关,从源头上保证就业指导队伍的质量。二是就业指导人员的配备应坚持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要严格按照就业指导教师、就业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师生比不低于1:500的比例设置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岗位,保证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专职就业指导人员。

2、要加强就业指导队伍的培养机制,加强对就业指导人员的岗位培训,着力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推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准入制,坚持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和骨干培训相结合。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坚持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中长期学习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相结合,国内培训与国外研修相结合,逐步建立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重实效的培训格局。

3、要强化考核,进一步健全就业指导队伍管理考核制度。一是建立健全管理评价机制。在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范围内,根据自身特点,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的管理,对他们履行职责提出严格的要求,研究制定客观、科学的考核评价办法。二是优化考核奖励激励措施。将考核结果与职务聘任、津贴奖金、评优评先挂钩,对工作不称职教师或工作人员要及时调离工作岗位。建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充满活力、动态的用人机制。

4、在学校中设立“就业指导专业”。学科建设是加强职业化、专家化队伍建设的有力支撑。通过专业建设,对就业指导活动的内容、手段、效果等进行研究,给实践活动以有力的指导,可以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有效性。只有专业化的培养和建设,才能使就业指导人员向专家化方向发展,催生职业化的队伍,从根本上解决就业指导教师的职业定位问题[1][2]。

5、加强实践锻炼。就业指导教师要在大量的日常工作实践中总结就业指导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实践锻炼是培养就业指导教师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加强其在岗位上的锻炼;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他们开展社会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增加他们接触社会、了解国情的机会;通过校内上下交流、岗位轮换、校外挂职锻炼等多种途径,为他们开阔眼界、增加阅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创造条件。

6、解决好专职就业指导教师的出路问题。高校要对从事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长远发展做出统筹安排,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就业指导教师予以重点培养,条件成熟时,根据工作需要逐步提拔到领导岗位;有些教师可作为骨干进一步加以培养,继续留在就业指导教师岗位,也可输送到教学科研工作或行政管理岗位,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加强高校学生就业工作提供人才保障[3]。

三 总结

1、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发展,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进一步加剧,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从2000年的107万,猛增到2015年的749万,加之各高等院校之间的办学竞争越来越激烈。优秀的就业指导团队,有助于学生就业。

2、加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团队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实现就业指导的“四化”:全程化、差异化、精细化、导师化,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职业指导,帮助学生实现充分就业,利于全面推进高职学院内涵建设,提升高职学院软实力,对于实现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团队建设是协同矫正的过程,是开发团队整体协作,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的过程,这种能力超越了个人能力,使团队的智慧潜力得以显现,开发集体智慧,实现1+1>2。优秀的指导“团队”,可以为学生提供全过程、差异化、精细化、导师化指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昌兵.试论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J].就业队伍建设,2014(10)

[2]赵劲.促进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师资“专职化”的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5(1)

[3]刘建新.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3)

[4]贺敏娟.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培养[J].黑河学刊,2013(2)

作者简介

程伟超(1982—),男,河南辉县人,讲师,工学硕士,机车车辆学院学生党支部副书记、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思政教育、职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