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族学院教育学院 宁红妮
摘要:基于当前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较高的严峻现实,研究开发“视力健康”校本课程,使学校以课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势在必行。文章在详细论述“视力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尝试提出“视力健康”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开发途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视力健康;校本课程;中小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8-0036-02
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各年龄段学生视力不良率仍然居高不下。7~12岁小学生为40.89%(其中城市为48.81%,农村为32.98%);13~15岁初中生为67.33%(其中城市为75.94%,农村为58.74%);16~18岁高中生为79.20%(其中城市为83.84%,农村为74.59%)。值得注意的是:低年龄组视力不良检出率增长明显,因而对中小学生进行视力健康保护和视力健康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义务教育”一章也明确提出应增强学生体质,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保护学生视力。当前,中小学校已经普遍通过开展眼保健操活动来加强保护中小学生视力,但还没有将“视力健康”作为课程开发的先例。本文从保护中小学生视力的角度,研究开发“视力健康”校本课程。
一、“视力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1.中小学生视力状况恶化的根源分析。如今青少年学生中近视、弱视的人数越来越多,中小学生戴眼镜的人数在逐年增长,中、高度近视学生也在不断增多,并且呈现低龄化趋势。视力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家长和学生的大难题,给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带来了很大困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环境光照度不利于视力保护。学校教室的采光和照明系统存在光照度不够的现象,学生重点盯视的黑板区域也存在反光或是光照不突出的问题,这会加重学生的视力疲劳。很多家庭学生房间的书桌、灯具选择不合理,也会加重视疲劳。
(2)没有养成健康的用眼习惯。当前学生基本都能掌握学习姿势“三个一”的要求,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课桌一拳,握笔距笔尖一寸,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并不能完全做到。部分学生的书桌、板凳和身高比例不协调,也是导致用眼习惯不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电脑成了人们主要的娱乐工具。很多学生长时间近距离玩电脑、打游戏、看电视,有的甚至躺着、趴着看电视、玩电脑,这就直接导致了中小学生视力下降。
(3)学习任务繁重,睡眠不足。虽然国家的新课改工作已经推行开来,但基本的教学状况并没有多大改善,中小学生依然没有摆脱学业重负。除了必要的课堂学习外,课后仍要完成大量的作业。长时间的学习,造成学生身心俱疲,很难再顾及到用眼卫生问题。
(4)户外运动减少,导致中小学生体质下降。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身体素质却下降了,尤其是中小学生较少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急剧下降。
(5)饮食结构不合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大多孩子只吃味道甜美和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挑食、偏食现象严重。学生热衷的食物大多是油炸食品和高糖食品,具有高热量、营养不均衡等特点,这也是导致视力下降的重要因素。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诸多的因素影响了中小学生的视力健康,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有必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发一门“视力健康”校本课程,让中小学生了解影响视力健康的因素,掌握保护视力的技能。
2.开发“视力健康”校本课程的价值体现。
(1)拓展学校教学体系。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课程实现了从“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的跨越,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催生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校本课程已经成为新课改乃至教育改革的重点和亮点,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视力健康”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我国中小学阶段还是一个空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将视力健康作为一门课程进行推进,与常规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扩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教学体系,促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开展。同时,学校开发此课程也能使学校课程走出传统、单一的模式,走向开放、综合的大课堂,彰显学校特色。
(2)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展展览、讲座、小组讨论、绘制视力健康监测表等各种形式的视力健康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团结协作、相互促进,增强了团队意识。
(3)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通过视力健康校本课程的实施,提高学生对视力健康的重视。通过眼保健操的科学、合理运动和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切实改善中小学生的视力水平,降低学生近视发病几率和近视程度。
视力健康课程不但可以让学生懂得如何科学、卫生用眼,保护自己的眼睛,还可以使学生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意识到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能增长学生营养学、物理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扩大师生知识面、加强师生联系。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视力健康课程的教学中来,加强教师专业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师生角色转换,加强学生、教师、家长三者间的联系和交流,有利于合作对话教学模式的形成和学校工作的开展。
二、“视力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1.视力健康概念的普及。由于大多数中小学校已经推行过不同形式的眼保健操活动,在中小学师生中间已经形成了普遍的视力保护共识。老师、学生、家长等各个方面都关注视力健康问题,希望能以有效的手段提高视力健康水平。
2.视力保护活动的完备基础。从1963年第一套眼保健操在北京试点开始,我国已开展眼保健操活动50年,期间经历了新老版本的改进,眼保健操活动已经发展成为一套成熟的视力保护锻炼运动。中小学生也都学习过眼保健操,掌握了这项运动的锻炼技能。体育界、医学界也在不断探求眼保健操的利弊,提出了一些新的眼保健操类型,这也充实了视力保护活动的资源。
3.师资力量基础。在国家推行三级课程体系的指引下,许多学校已经开发了一系列的校本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中小学教师已经养成了精诚合作、资源共享的理念,也积累了一定的开发校本课程的经验和素养。教师应具备基本的视力健康知识,这将有利于“视力健康”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专业人士开展专题讲座。
4.硬件基础。“视力健康”校本课程无需专用的教学场所,结合学校现有的情况,利用基本教学设施即可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广场、宣传栏、多媒体教室等多种资源开展课程。
三、“视力健康”校本课程的内容
1.“视力健康”校本课程的制度性推行。在学校管理层和教师内部形成视力健康保护的思想共识,制定视力健康推进实施制度。首先通过专业的教师开展,继而带动全体教师参与,将“视力健康”校本课程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多种类型的视力健康知识宣传及讲座。定期举办视力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聘请专业人员就人体视觉结构、视力影响因素、视力低下的危害等知识进行面对面讲解、直观演示和疑难解答。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视觉卫生知识培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视力健康观。
3.视力保护措施。
(1)眼保健操。眼保健操是根据祖国医学推拿、经络理论,结合体育医疗综合而成的按摩法,它通过对眼部周围穴位的按摩,使眼内气血通畅,调整眼及头部的血液循环,调节肌肉,改善眼部疲劳,改善神经营养,以达到消除睫状肌紧张或痉挛的目的。眼保健操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过了几十年,期间也进行了一定的改进,更加适合改善视力状况。因此,要组织学生坚持做眼保健操,并制定科学的做操规律和保护时机。
(2)体育锻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规定要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组织开展适量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视力健康的重要作用;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户外运动,多接触青山绿水,以便更好地缓解视力疲劳,保护视力,确保体育锻炼目标的高效实施。
(3)端正坐姿,合理使用电视、电脑。组织老师和学生针对健康用眼习惯和健康生活习惯进行讨论,使大家认识到科学卫生用眼的必要性并积极实施。老师要主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端正坐姿,不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4)合理饮食,均衡摄取营养。给学生讲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明确偏食、挑食等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人体的危害,使学生明白过多食用油炸、高热量、高糖食品会导致钙锌铁等微量元素的缺乏,不利于视力健康,引导学生多吃蔬菜、水果、鱼等食品。
(5)组织学生开展视力保护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定期开展视力检查,制定学生视力健康状况监测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视力状况。让每个小组负责一定的视力检查工作,通过亲身参与,提高学生保护视力的积极性。举办视力健康游戏和有奖问答活动,组织学生自主策划视力健康保护调查和活动方案,并举办“爱眼日”活动。
四、“视力健康”校本课程的开发途径和方法
1.建立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团队。首先应建立起一个开发和实施“视力健康”校本课程的团队。团队至少应包括学校领导、课程开发的团队负责人、“视力健康”专业的任教老师、学生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如果条件允许,还应邀请“视力健康”相关的医学和营养学专家、校本课程开发的专家加入开发团队。团队成员内部应分工明确、通力合作,并应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和交流,以改进课程的质量。
2.合理制定课程目标。通过调研学校开发“视力健康”校本课程的硬件水平、学生的需求情况和学生掌握视力保护活动的水平,制定科学的课程实施目标。区别制定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水平学生的课程目标,并且根据课程实施的不同阶段分别制定教学目标。既体现国家对于中小学学生素质教育的总课程目标,又体现了学校本身的教学特色。
3.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促进课程的优质开展,比如制作教学专题,开展饮食与视力、体育锻炼与视力、物理与视力、互联网电视与视力等开展交叉学科的专项学习。组织学生自己寻找视力健康方面的素材,互相学习,互相讨论。联系实际经验和体会讨论对视力健康的认识,以及在保护视力方面的心得和体会。师生共同讨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使学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视力健康知识。
4.开展课程评价。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包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课程目标设置的评价、教学效果的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学生视力健康状况改善的评价等。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改善课程推进的各个环节的实施质量。
“视力健康”校本课程的开发,必将有效改善中小学生的视力状况,但同时也还受到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比如专业人才欠缺、教学思想僵化、教材缺乏,等等。但视力健康作为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必要加强对视力健康的教学投入力度。只要学校在教学管理和制度上重视,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主动性高,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终将取得优质的教学成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R].2011,(8).
[2]钟启泉,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郑建芝,王一文.陀螺运动项目作为贵州省中小学校本课程资源的现实意义[J].凯里学院学报,2011,29(1).
[4]马忠.对跳绳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J].宁夏教育.2012,(2).
[5]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2010,(7).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