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小琴(河南省洛阳市外国语学校)
一、课程地位
本课为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六课第一框题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方面,应该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本课在整个课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学生正是15-16岁的年纪,认知水平处于由具体向抽象过渡阶段,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概括能力。高二(6)班为我校实验班,整体氛围较为活跃,有一定知识基础但相对不够扎实。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实践的含义及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理解:能够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实践的基本形式以及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运用:依据相关原理,能够阐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明确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明确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坚持认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行为方式。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实践的基本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教学难点: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五、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充分利用视频资源,通过对视频的剪切加工,逐步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运用。通过贯彻新课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原则,努力贴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状况,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实践观,按照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思路设计本课,实现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统一。
六、教学过程
新课学习
师:今天是12月3日,正好是阴历的十一月初一。哪位同学知道阴历11月俗称是什么吗?
生:冬月
师:对,冬月来了,我们已经进入冬天了,冬天的首要问题是什么呢?
生:保暖。
师:哪些衣服的保暖性好呢?
生:羽绒服、皮衣、皮草、羊绒衣……
师:嗯,这些衣服的保暖性都不错,可是凡物有一利也有一弊,这些衣服如果穿脏了,就面临着难以清洗的问题,该怎么办呢?
生:干洗。
师:对了,像羊绒衣、皮衣、皮草这些都只能送到干洗店去干洗,所以满大街的干洗店似乎是不错的选择。可是送到干洗店的衣服真的就是干洗的吗?
播放视频1 干洗店内幕
内容简介:记者卧底干洗店,发现干洗店的衣服都是通过用水洗的,然后通过熨烫即可。由于缺乏专业知识,顾客难辨真假。
师:这可怎么办?
师:同学们说的方法都不错,可好像也都不是万全之策,老师给大家推荐一个方法。
播放视频2 一个小女孩和她的“神奇纽扣”
内容简介:一个与学生年纪相仿的小女孩介绍自己发明的“神奇纽扣”。这个纽扣里面装的小颗粒,把这个纽扣装在衣服上,如果衣服是干洗的,纽扣里面的小颗粒不会发生变化,如果衣服是水洗的,纽扣里面的颗粒就会变成糊状。
师:大家觉得这个方法怎么样?
生:太好了!
师:这个与大家年龄相当的女孩为何想到要发明“神奇纽扣”?她又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正板书: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播放视频3 她为什么要发明“神奇纽扣”?
内容简介:这个小女孩名叫尚文坤杰,当时是武汉第一中学的高中学生。由于她家开了一个干洗店,从小到大她总能听到或看到顾客质疑衣服是否是干洗的,有些甚至会与她的父母发生一些争执,让她的父母烦恼不已,这让她感觉很不舒服。于是她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想个办法来解决父母的烦恼。
问题:尚文坤杰发明“神奇纽扣”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认识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在实践中具体还有哪些原因可以促使认识的发展?
生:为了解决父母的烦恼,说明认识发展的动力是实践。除了实践中遇到新问题、新情况可以促使我们去解决问题而发展认识以外,认识工具的更新和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都会促使我们的认识得以发展。
师:请用尚文坤杰的事例来说明。
生:除了要帮助父母解决烦恼以外,尚文坤杰会用到实验器材,还有通过在学校学习的化学知识,她自身的认识能力得以提高了。
副板书: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播放视频4 实验过程
内容简介:尚文坤杰历时三年,筛选了上千种物质,最后从干洗机中提取出一种只溶于水而不溶于干洗剂的物质。
问题:“神奇纽扣”的发明过程中有哪些要素的参与?这说明认识的来源是什么?
生1:整个发明过程是尚文坤杰借助实验器材从上千种物质中找出该物质,所以有主体、手段和客体作为实践的要素。同时在实验中,她必须遵循物质固有的属性和客观的规律,说明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
生2:也可以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因为她通过实验找到了这种物质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副板书: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播放视频5 检验实验
内容简介:尚文坤杰将该物质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一杯装水,一杯装的干洗剂。实验显示,该物质在水中溶解,在干洗剂中基本未发生变化。
问题:为什么通过实验可以检验“神奇纽扣”的作用?这说明了什么?实践活动除了这一基本形式外,还有哪些基本形式?
生:实验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师:我们来假设一下,假如尚文坤杰没有进行这个实验,而是自己告诉别人这种颗粒物质的特性,别人会相信吗?
生:应该不会。
师:用哲学语言怎么描述?
生:主观认识如果不超出其本身的话,是无法证明自身的,所以她的说法不能证明自己的认识正确。
师:那么这个纽扣会告诉我们它自己有什么作用吗?
生哄堂大笑:“当然不可能了!”
师:所以只有将主客观二者联系在一起的实践,才能证明主观认识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由作为主体的尚文坤杰将两种物质溶于水中,最终证明她的说法是正确的。
师:除了此处的科学实验以外,实践还有哪些基本形式?能否举个具体事例?
生1:有生产实践,比如农民种地,这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生2:还有社会实践,比如改革和革命。
副板书: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的基本形式
播放视频6 她的期望
内容简介:尚文坤杰希望能跟汉派企业合作,一方面振兴汉派服装,另一面推广自己的发明。
问题:尚文坤杰发明“神奇纽扣”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这又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生:最终目的是振兴汉派服装和推广自己的发明,说明实践是认识最终的目的和归宿。
副板书: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播放视频7 荣誉与中伤
内容简介:此处两段视频
一段介绍尚文坤杰因为发明“神奇纽扣”而遭到干洗店老板的强烈攻击,另一段介绍“神奇纽扣”斩获的各项大奖以及尚文坤杰被保送至武汉大学。
问题:为什么尚文坤杰的发明既引起了干洗店的强烈攻击又能够得到来自社会的各种奖励?这说明实践活动具有什么特点?
生:因为她触犯了干洗店老板的利益,但是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弥补了干洗行业的安全漏洞。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
师:这也就说明实践活动不是一个人孤立的活动。我们除了从横向上发现实践活动的社会性以外,从纵向上看,实践活动还具有什么特征?
生:历史性。
播放视频8 尚文坤杰谈自己的一些发明小故事
内容简介:尚文坤杰介绍了自己从小到大都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指出了一个自己曾经改造老虎钳子帮父亲拔钉子的发明,指出主动去解决生活中不方便的地方就是一种发明。
问题:她将自己观念中的存在变为现实的事物,这是实践活动所具有的什么特征?这段视频内容说明实践活动需要主体具备什么精神?
生:直接现实性。尚文坤杰主动积极地解决问题,说明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
副板书: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和能动性
知识小结
活动安排,请一名学生结合副板书将正板书用树图形式表现出来,其他同学用一张纸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框图的完成,一方面使学生自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查漏补缺,突破重难点。
师:这位同学完成得非常好,与老师设计的一样,不过我的PPT这里用红色字体标注了两个词出来,我们既说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又说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既客观又主观,是否矛盾呢?请大家思考一分钟后来回答。
生1:好像是有点矛盾?
生2:我觉得这是看待实践的角度不一样,所以不矛盾。说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是从实践的要素和遵循规律的角度,而主观能动性则是强调实践主体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所以我认为不矛盾。
师:回答得非常好,我提议大家给点掌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实践的含义,了解到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特点,也知道了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更重要的是理解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以及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师:重视实践,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而对我们中学生而言就表现在不仅要学习理论,更要……
生:参与实践。
师:非常好。认识从实践中来,然而是否就意味着只要我们参与实践就能获得正确的认识?认识发展将要经历怎样的过程?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
生:吾更爱真理。
师: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真理的魅力究竟何在?就让我们下节课一起探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七、评价与反思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熟读教材,并尽力理解教材内容。在课堂中,通过视频将一个案例贯彻到底深入分析,师生共同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视频的安排并未根据教材顺序播放,而是有意识打乱,最后由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不过本堂课过于偏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对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稍显欠缺,有待进一步改进。
(责任编辑:王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