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政治教学论文范文,政治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情理交融的时事课堂

  • 投稿西伯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341次
  • 评分4
  • 88
  • 0

王德长(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一中学)

2013年12月2日-5日,教育部在上海举办了首次全国中学“时事课堂”展示活动。本次赛会共有全国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62位教师参加,其中初中组、高中组各31人。我校屈远霄老师代表河南省高中教师参赛,所讲授的“食品安全的放心与忧心”一课获得全国一等奖。笔者作为教研组长全程参与了该节课的准备工作,并观摩了参赛过程,感受颇深,启示良多。

一、精心准备,巧妙建构

对时事教育这样的课型,根据教学经验,学科组一致认为:一定要通过不同的视角,给学生以深刻的启迪。在课程设计上一定要与时代脉搏同步,一定要与学生实际同步,一定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思想性和德育性。所以,在课程的设计上一定要透过现象挖掘事物的本质,启发学生去思,去想。没有学生的思与想,何来思想,更如何去谈思想政治。这堂课的成功正是这样的思想先导,最终使屈老师这节课的选材、构思和设计等都具备了很强的课程意识。以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相关方针政策为指导,精心编写了教材,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领会我国食品安全相关政策制定的现实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对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的关注度,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悟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能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关切食品安全,提高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教学重点确定为食品安全监督的责任。这一“准教材”的编写体现了屈老师对“食品安全的放心和忧心”这个课题的充分思考,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将“三维目标”落到了实处,收到了明显的德育效果,得到评委专家的一致认可。

二、机智灵活,师生互动

什么样的时事教育课堂才受学生欢迎?什么样的时事教育才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这都可以在本节时事课堂中找到答案。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是教师要有激情、有热度、有睿智、有理性。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灵活应变能力,直接关乎课堂的成功。课堂的进程中有很多是屈老师的预设,使得课堂精彩纷呈,但不少属于生成的成分尤为难得。比如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回答与原预想有距离,师生的分享和互动等,都需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思考,灵活应对课堂。例如播放视频《肯德基、真功夫的冰块脏过马桶水》后,设计了“你怎么看”观点PK的环节,其中一个学生直接绕开问题,谈了自己特别的想法,这时候屈老师并没有把学生拉回到自己的预设上来,而是就他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一起交流和探讨,让思想充分交流碰撞,进而引申出新的问题和关注。这样不仅避免了冷场而且师生的互动更是取得了实效,课堂的生成更加有意义和价值。这样的教学机智是对学生的尊重,让课堂充满活力,民主而和谐。

这节课堂做到了层层递进,高潮迭起,耐人回味。屈老师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用激情感染学生,用热心温暖学生,用智慧启迪学生。

三、德育课堂,人文关怀

“食品安全的放心与忧心”是这次的热门选题之一,之所以能够取得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得到评委和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节课上处处是人文的关怀和德育的渗透,由食品安全人手,引发学生关注民生问题,关切国家经济安全,对社会责任心重新认识和考量,真正触及心灵深处。结合学生现场的回答,屈老师及时提出问题:“做食品应该做的是什么?真正应该追求的东西是什么?”引导学生最后形成共识:食品,人品,品品相照;民生,苍生,生生相随。

从食品安全的忧心,引发责任心的思考,到重拳出击做好食品安全监管,重塑责任。“国家、企业、新闻媒体、消费者”四方联动共铸食品安全的屏障,打造食品安全的放心篇,处处彰显浓浓的人文精神和责任意识,让学生在思考和合作中渐渐体会出一份使命感。德育功能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课堂精彩之处在于课堂思想主线的贯穿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层层递进,尤其在做好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环节中的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的环节中学生情感的爆发和共鸣,精心谋划,积极应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真正动起来了,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了高度体现。正如评审专家高中组组长、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顾钰民教授所言:“时事热点庞杂多样,教师在课堂呈现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教会学生开拓视野,学会如何看待、理解、分析时事问题,才是时事课堂的根本。”一节时政课不仅要让学生心动,而且要让学生行动。在课堂最后教师选取了《食品安全法》修改稿这则新闻,倡议学生积极建言献策,拿出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谱写食品安全新篇章,这样更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观摩全国中学“时事课堂”展示活动,笔者对时政课教学有了自己新的认识和体会:

一是要把握住时事课堂的特点。时政课因为没有教材的限制,更看重教师上课时对主题的认识和把握。关注课堂主题性、主体性、逻辑性、适切性、德育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具体来说,主题性即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育为主要内容,教学主题鲜明;主体性即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活动,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认识、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维活跃而深刻;逻辑性即教学环节安排合理,教学内容逻辑清晰,教学情境创设和教学资源选择与教学目标一致;适切性即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氛围民主,师生互动有效;德育性即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的公民道德和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创新性即视角新颖、方法独特,教育技术运用娴熟,富有时代气息,展示教师学术魅力和风格,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

二是要积极探索时事教育的有效形式和方法。要想取得理想的时事教育效果,应该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多途径、多形式地开展时事教育。探索多种时事教育的有效形式和方法:开展“课前新闻”发布活动,由学生轮流负责,每节课前五分钟的新闻发布活动,把最新的时事及时传递给学生;利用黑板报或周报定期刊出重要时事政治内容,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时事政策的自觉性;举办时事专题讲堂,时事热点、焦点常常是学生津津乐道的话题,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点,及时地捕捉各种热点、焦点信息,通过时事专题讲座的形式为学生作更深入、更全面的讲解;举行时事政策知识竞赛活动等,激发学生学习时政知识的热情,从而挖掘潜力,展示才华。

三是应将时事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增强时事教育的效果,就必须在教学的各环节中有效地渗透。课前演讲评时事、导人新课引时事、学习新知用时事、课外活动议时事,时事教育渗透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各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时事教育的质量。

事实上,时事课堂不是空中楼阁,不能高高在上,而要踏踏实实,紧接“地气”,即贴近社会生活实际,贴近民生,贴近学生,立足于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打动人心,引起共鸣,展示活力,导航成长。

(责任编辑:刘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