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视唱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长期有效的训练才能形成的。视唱能力中尤以音准概念的确立最为困难。我非常感激和怀念我小学的音乐老师谢听凤,如果没有她的启蒙教育,我成不了一名音乐教师。而我的音准概念正是谢老师五年的音乐教学确立起来的。谢老师上课有个习惯,走进课堂就是唱音阶。老师领唱一遍,学生跟唱一遍,唱得不准的地方一定要纠正再唱一遍。有时还要检查个别学生唱一遍,整个过程也就四到五分钟。在记忆中,每次上音乐课,这个环节从没少过。于是,她教了我五年,我就唱了五年。
作者:潘玉珍
现在想起来,谢老师真是个了不起的老师。她的了不起不在于她有多么渊博的知识,高深的技巧,而在于她深知教学的规律,懂得知识、能力的获得就是一个循序渐进,慢慢积累的过程;更了不起的是她坚持不懈的精神。五年的坚持,她不急不躁,孜孜不倦,锲而不舍,而学生们的能力却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变化。真可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由此可见,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不能追求短期效应,急于求成,而应确立阶段目标乃至长远目标,目标明确并坚持不懈,方能积少成多,水到渠成。
但是,审视当今的音乐教学却显得有些浮躁。教学中很少有人在某个细节上执着追求,孜孜不倦。有些老师在教学中甚至忽视了复习这一重要环节。前面学过的内容很少再去联系,久而久之,教学便失去了连贯性和系统性。难怪学生几年下来都想不起音乐课堂上到底学了些什么,更不用说解决什么问题了。
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教学,提倡学科综合,重视参与实践,鼓励探究与创造。这种理念本身的目的是为了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促使学生在音乐学科内部各学习领域间能够横向联系。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种种困惑。很多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不少“精彩”环节,吹、拉、跳、唱,诵、画、演、辩,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为这样就是体现了综合,体现了课改精神。将教学重点严重偏离,音乐课上成了“大杂烩”、大拼盘,失去了音乐的本色,失去了“音乐味”。这显然是与课改精神背道而驰的。
其实,不同学科都有其自身的专业特点和不可替代性。音乐课应该努力体现音乐学科的特点,以音乐为主线,运用音乐语言的手段来促成音乐教学。
一、注重音乐要素的掌握
音准、节奏、旋律、速度都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也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无论演奏还是演唱,都要有良好的音准概念和节奏感。所以唱准音阶,进行简单的视唱训练是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欣赏课要学生理解音乐,更好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教师就应该教会学生分析旋律,了解旋律线上行,往往表现高亢激昂的情绪,如《保卫黄河》;旋律线下行则表现悲伤哀怨的情绪,如《小白菜》。而音乐的速度更直接表现出音乐的情绪情感,快速往往表现快乐、兴奋、紧张的情绪,慢速则表现抒情优美或悲伤的情感。只有具备了这些专业知识,才能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要靠经常、反复的训练和体验才能获得。这就有赖于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坚持,重视它并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它。
二、教法设计力求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知识技能的训练也要避免枯燥乏味,毕竟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持久。所以在教法的设计上应该力求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比如:模仿秀。老师播放乐曲片段(或用钢琴弹奏),请学生把旋律模唱出来。内容可以是中国优秀的民歌,如江苏民歌《茉莉花》、《无锡景》,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等;也可以是中外著名的器乐曲,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爱情主题,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歌剧《卡门》里的《斗牛士之歌》等等。当然也可以是学生们喜欢的流行歌曲,如《隐形的翅膀》、《菊花台》、《东风破》旋律片段等等。在模唱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感受不同风格的民歌特点,比较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谈谈通俗歌曲的唱法等等。这都是音乐学科内部各学习领域间的横向联系。抓住时机,有目的,有选择地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不仅尊重了孩子们的心理需求,拓展了他们的音乐视野,而且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
一个好老师,应善于在教学中给学生设计台阶,学生通过努力够着了,于是便快乐了,教学目标也达成了。而实现这些目标都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三、教师应当建立富有个性的教学特色
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还要注意建立起富有个性的教学特色,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资源。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能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比如,擅长声乐的老师可以把解决学生的“假声”问题作为一个阶段目标,教会他们如何打开喉咙唱歌,如何运用科学的发声呼吸,提高歌唱的能力。在发声方法的讲授中千万不要空洞地理论说教,而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无论是练声还是唱歌,都要在站姿、口型、咬字、吐字、气息等方面示范。从老师的范唱中,学生们才能体会到歌唱的状态、气息的运用、声音的位置等重要信息。有个性的人才能引起别人的关注,有个性的教学才能让学生印象深刻,终生难忘。
总之,音乐教学要立足音乐本位,并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不务虚,不做秀,踏踏实实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关注学生的未来,善于用未来的观点设计自己的教学,从而促进人的发展,这是教育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