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提到:“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这启示我们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弘扬民族文化,从而真正实现“音乐中的文化,文化中的音乐”。扬剧是代表江苏扬州地方音乐特色的剧种,也是中国戏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以及较高的审美属性。本文将以扬剧校本课程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开发现状为前提,综合校本教材、地区差异以及学校设施等因素,对扬剧校本课程在中学音乐课堂的具体实践进行分析,进而优化扬剧校本课程现有的教学模式,为扬剧的进一步传播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校本课程;中学音乐课堂;开发与实践;扬剧;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科技水平日益提高,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扬剧作为中国的传统剧种之一,代表着扬州这个城市的地方音乐文化特色,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吸取其他戏曲剧种的艺术精髓,具有刚柔并济的风韵。而在现阶段多元文化碰撞的背景下,大众的审美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扬剧在中学音乐课堂中的普及程度并不高,很多学生对其了解甚少,因而其如何在新时代传承下去也成了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将扬剧校本课程合理融入中学音乐教学活动中,不仅有利于提高中学音乐课堂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同时也有助于弘扬传统音乐文化,为地方音乐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一、扬剧概述及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一)扬剧的艺术价值
扬剧又被称为“扬州戏”“维扬戏”,一方面它以扬州当地的花鼓戏、香火戏为基础,另一方面也吸收了具有扬州地方特色的清曲与民歌小调的元素,代表了扬州独有的地域风情,主要流行于扬州、镇江、南京等地。清朝文人赵瓯北曾在欣赏扬剧之后作诗:“全年不闻游仙曲,又为云英悲断肠。”由此可见扬剧在当时颇具影响,并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扬剧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扬剧表演艺术家,他们为扬剧艺术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高派的高秀英以其高昂激越、宽厚明亮的唱腔在扬剧表演艺术家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她在“继承”和“吸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扬剧的经典唱腔,而且她独创的“堆字大陆板”更是为扬剧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扬剧艺术的改革与发展,同时也巩固了其“扬剧第一人”的地位。在高秀英所表演的作品中,最知名的当属《鸿雁传书》《百岁挂帅》。在高秀英的扬剧表演生涯中,她不断反思与创新,在保留扬剧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使得扬剧在流传过程中内容不断得到扩充并且艺术表现力也不断得到增强。
(二)扬剧的艺术特征
扬剧凭借其丰富的曲调、柔美的风格,在中国地方戏曲发展史上占据着一席之地。扬剧音乐属于曲牌体结构,其中的花鼓戏部分淳厚朴实、生动活泼;香火戏部分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因此更加粗犷豪迈;扬州清曲部分风格秀丽,整体上颇具扬州特有的委婉细腻。在角色行当方面,扬剧在保留原有朴素活泼的花鼓戏风格基础上,又借鉴吸收了昆曲、京剧的精华,因此基本的戏曲角色之间并无绝对划分,这就使演员拥有了较宽的戏路,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演绎。在伴奏乐器的使用方面,扬剧音乐中更多运用主胡、正弓、琵琶、唢呐等进行文场伴奏,用板鼓、大锣、小锣等进行武场伴奏,因此扬剧中的乐器伴奏相比于其他地方戏曲剧种,结构更加规范而又不失灵活,色彩更加鲜明并且个性独特。
(三)扬剧校本课程的开发现状
目前扬州地区开设了扬剧校本课程的有三元桥小学、江都实验小学等几所学校。这些学校会尝试与专业人士共同编写教材,并定期邀请扬剧表演名家来学校进行交流演出。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需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因此学校还邀请扬剧团的演员为本校老师进行专业教学指导,从而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但到目前为止,扬剧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停留在各学校内部,并不能走出校园进行相互交流,并且开设扬剧校本课程的学校基本都是小学,中学对此课程的重视度还不够高,因此教学方面存在着局限性,扬剧的传播也被不同地区的不同教学环境所限制。笔者认为学校与教师需要拥有更前沿的思维,突破时间与地域的限制,让扬剧在中学拥有更广阔的教学与传播空间。因此探索扬剧校本课程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开发与建设,有助于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扬州地区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而且将地方的音乐文化资源引入学校课堂系统,也是切合实际且高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此外,这样也有利于提升中学音乐课堂的多样性、趣味性,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为扬剧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二、将扬剧校本课程融入中学音乐教学的主要思路
针对扬剧在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问题,笔者在客观呈现扬剧艺术特色并且满足学生兴趣需求的基础上,从教材编写、课堂实践、保障机制以及网络技术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扬剧进入中学并成为独立校本课程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课程资源库,完善教材内容
目前在中学音乐课程中,关于地方戏曲音乐的欣赏课还很少,仅有的一些戏曲课程大都是京剧等大剧种,而像扬剧这一类的地方戏曲还没有真正以单独课程的身份进入中学课堂教学系统中。因此各学校需要加快建立扬剧课程体系,设置有关扬剧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规划,并组织教师进行教材编写。课本教材是学校教学的基础,是保障教学实施的媒介。教师可以搜集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扬剧剧目,例如《玉蜻蜓》《珍珠塔》等,通过聆听学习这些经典剧目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扬剧的大致形式与特征,感受扬剧所具有的委婉细腻的风格以及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选取一些经过创新和改编的剧目,如《鸿雁传书》《巡按还乡》等,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近代扬剧剧目表演与之前相比有了哪些创新之处。在课本学习基础之上,学校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例如组织排练经典扬剧曲目等,而对于高年级且具有一定表演能力的学生,学校还可以定时举办扬剧演出活动,鼓励一部分对扬剧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组建社团,由专业的老师组织开展各种扬剧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接受学习反馈,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完善。扬剧艺术在中学音乐课堂的实践探索,不仅可以促进扬剧艺术的发展,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扬剧艺术的继承和发扬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二)关注实践活动在扬剧教学中的地位
扬剧课堂教学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感受。作为扬剧进入中学音乐课堂的重要途径,音乐实践活动可以让更多学生更直接地感受扬剧文化。教师可以从理论知识讲解、戏剧语言分析、戏剧表演教学这三方面入手。
1.扬剧脸谱教学
扬剧脸谱方面的知识教学可以从京剧教学方面汲取经验。例如,教师在进行京剧脸谱教学时常常会通过《唱脸谱》进行导入,通过演唱歌曲,学生可以轻松地从歌词中了解到不同脸谱所对应的角色特征。因此扬剧脸谱教学也可采用类似的方法,教师可以编配具有特征性的歌词,再由学生进行学习演唱,这样既使教学富有趣味性,又能增强学生的知识记忆。
2.扬剧语言教学
扬剧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在语言上也运用了扬州本土方言,因此方言教学在扬剧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中是不容忽视的环节。但现实存在的问题是并非所有的中学生都能熟练掌握扬州方言,因此在扬剧语言教学中,教师需要从歌词入手,逐字逐句地为学生讲解,先教会学生念歌词,进而为后期演唱打下基础。
3.扬剧表演教学
扬剧表演中对情感的刻画十分细腻,因此结合扬剧这个最大的特点,教师可以选择运用课本剧的方式让学生对扬剧经典片段进行呈现。课本剧具有时间和空间高度集中、矛盾尖锐突出以及剧本语言能够鲜明刻画人物形象的特点,这对于扬剧表演教学是极为合适的。
(三)完善地方音乐课程的保障机制
开发和利用扬州区域音乐教学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保证以及从上到下的管理系统,从而确保开发的资源满足社会政治文化需求,这对于将扬剧顺利引进中学音乐课堂是最有力的保障。因此扬剧艺术的普及需要从政府、社会、学校三方面着手。政府方面需要做好扬剧的宣传普及工作,通过电视广播、社区宣传等形式将扬剧带入市民们的日常生活中,让群众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到传统戏曲音乐文化的熏陶,同时可以加大在扬剧演出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资金投入,为扬剧艺术的传播提供经济与政策的支持。社会方面可以多组织扬剧表演活动,提倡中老年群体在欣赏扬剧演出之余,能够尝试学习扬剧唱腔与表演,也鼓励青少年加入扬剧的传承队伍中来。而学校作为最具活力与创新精神的人才聚集地,是扬剧艺术能够系统、全面地进行普及的重要场所。学校应定期组织音乐教师进行学习,提升教师自身素养与教学专业水平,这样才能编写出优秀的扬剧校本教材。
(四)与时俱进地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
在互联网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可以利用多种媒介对扬剧艺术进行深度宣传。学校可以在官网主页上专门设置扬剧学习板块,一方面可以定期上传优秀的扬剧经典剧目,并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交流平台;另一方面可以将每一次的扬剧实践交流活动以照片或者视频的形式上传,让学生可以随时回顾学习经历,同时家长也可以关注到孩子的学习过程。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不仅为扬剧的学习提供了便利,也增加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互动,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扬剧校本课程在中学开发与实践方面的发展前景研究
(一)教学内容缺乏灵活性
随着新兴事物的不断涌现,戏曲音乐的发展或多或少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对于学校组织编写的扬剧校本教材,在保留扬剧本身艺术特色的基础上,教材编写团队需要时刻关注时代音乐动向,根据社会发展状况对教材及时进行修改,不断思考并尝试融入新兴音乐元素并使之与扬剧教学相融合。教师之间也要加强交流沟通,共同完善教学体制,对于经典剧目以全新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学生参与度不高
虽然学校开发了扬剧校本课程,但并不代表所有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其中。大部分学校对于此类非遗课程开设的目标仅限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没有将其设为必修课程。因此学校在建设课程体系的同时,也要利用好校内媒体资源对课程内容进行宣传,进一步扩大扬剧在校园内的影响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缺乏长远目标与规划
扬剧校本课程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开发与建设应该是一项长期的、有规划的工作,但在未来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零散的、局部的、突发的问题,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对此项活动提高重视,组织教师队伍共同制定合理规划,并定期对扬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状况进行核查。
四、结语
扬剧代表着扬州地方音乐文化特色,如果能够使扬剧校本课程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得到有计划、有体系、有秩序的开展,那么对于扬剧的普及与推广将会非常有意义。对于扬剧校本课程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教师应该把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特点与扬剧自身特征充分结合,引导学生欣赏扬剧、学习扬剧、热爱扬剧,从而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戏曲音乐的审美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学习扬剧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其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在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发扬州地区的音乐课程资源要求我们准确掌握扬州地方音乐文化传统,不断探索其继承和发展方式,并将各地文化、经济发展、学校教育等方面结合起来,从而确保最优的资源配置。
[1] 周兵.浅谈扬剧进入中学课堂的重要性[J].才智,2017,(13):145.
[2] 高洁.扬州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扬州大学,2019.
[3] 陈红燕.扬剧进校园的探索与实践[J].音乐天地,2019,(08):24-26.
[4] 刘悦扬剧的传承与创新[J].艺术评鉴,2018.(07):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