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体育教学论文范文,体育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中选项课后学生体能下降的归因关系及纠偏方法

  • 投稿艺名
  • 更新时间2015-09-05
  • 阅读量728次
  • 评分4
  • 27
  • 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派潭中学 何春林

【摘要】新课程改革十周年(2004~2014),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全面实施选项教学,体育教师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都发生了深刻地变化,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充分地发挥,课堂气氛活跃。然而在实施选项教学后,学生整体的体能明显下降,值得体育教师深思。为此,春林基于长期一线教学的实践与启发,探究实施选项课后学生体能下降的归因关系,提出四点问题解决的纠偏方法与建议,力求为高中新课标的修订与实施寻找新思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体能下降;选项课;新课标;纠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1-0051-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国家级课题《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模式的研究》(课题编号:BLA100102)子课题、广州增城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三批(专项)立项课题《体育有效教学促进学校素质教育开展的研究》(课题编号:ZC1336)的阶段性成果。

回顾新课程改革十周年(2004~2014),教师已从起初的教材被动执行者转变为课改的主动参与者、课程再创造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增强运动技能的运动能力。”施行选项课的全新教学模式。体育教师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都发生了深刻地变化,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充分地发挥,课堂气氛活跃,热情高涨。然而在贯彻新课标基本理念、宗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值得一线教师共同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施行新教学模式后学生整体的体能明显下降。为此,文章基于学校的教学实践与启发,探究学生体能下降的归因关系及纠偏策略。

一、学生体能下降的归因关系分析

体育选项课中利用短短的40分钟时间指导学生专项技术练习的过程中,许多老师往往忽略了要让学生进行体能练习。从实践中不难发现,足球、篮球等选项课学生的体能相对保持,而乒乓球、羽毛球、形体操、瑜珈等项目,许多学生毫无基础,从零开始,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并向水平五、水平六发展,已经存在较大难度;进而使学生更多地关注对技术练习而忽视了体能锻炼。新课标指出“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增强运动技能的运动能力”。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并非都是如此,许多学生在选择项目时,往往选择较为阴凉、舒服的场地及项目进行学习,因而更易让这部分学生得过且过,应付了事,积极练习的体能训练更被完全丢弃。

众所周知,田径运动是与体能训练密切关联且不可分的。体能是一种满足生活需要和有足够的能量完成各种任务活动的能力。体能训练,是提高运动能力、提升运动成绩、并避免运动伤害的重要步骤,它是指运动员的身体状况、肌肉有氧和无氧运动能力。经过体能训练,即可增加肌耐力、心肺功能、敏捷度及自信心,经过正确地体能训练是进行比赛前的必要准备。新课标虽规定了课程目标,但对完成目标所需的内容,只有一个大概范围,无明确内容,加之田径教学枯燥,意外性较大,因此,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进行田径项目教学及适当地素质练习,使田径教学无法进行普及教育,无法贯彻实行新课程的根本目标。

1.教师的观念问题。新课程的实施,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一个冲击。新课程的目标是“健康第一”,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主观上使一些教师不重视基础教学,只要学生参与就行,不抓体能训练,而只想轻松上完每一节课,借口说“以人为本”,实质是“放羊”。

2.学生的兴趣问题。已有很多教师通过调查研究,指出学生的兴趣问题是新课程下全面实施体育教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许多学生都不愿参加累、苦和单调不好玩的项目,即使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项目,也只是注重“玩”。例如,上篮球课时,教师在讲解双人行进间传球时,很多学生都不会很认真地去进行连续练习,而是想着快些进行分场比赛,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有深刻体会。

3.教学方式问题。从交流调查所得,各校基本不设田径选项课,个别学校曾经开设过,但由于报名人数寥寥无几,最后不得不改为学生喜爱的项目。但是随着选项课开展后,许多教师在40分钟的教学时间中只顾着在课堂指导学生练习技术,而忽视在教学中贯彻体能的任务。

二、问题解决的纠偏方法与建议

1.贯彻新课标,转变教育观念。高中田径必修课与选项课教学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课程的目标下上好田径必修课与发展学生的体能呢?这就要求教师们必须贯彻新课标。课程领域目标要学生“获得和应用运动基础知识,掌握和运用运动技能”,有人说“淡化运动技术”,这是片面地理解,应该是说“淡化竞技运动技术”。但田径技术教学并不是被完全淡化,被删除,不传授,而且在课程标中,把田径列为18学时必修教材。就是要通过田径教材的教学来发展学生的体能素质,这是国家对高中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要求,是课程标所要求的体育与健康学习的重要目标,因而田径教学不能少,运动技能也要传授。但传授的系统性、完整性、细节性等就要我们必须适应、理解新课程,要在田径教学中体现教与学的教学、教育、学习、评价等方面,不断创新。要克服困难,认真钻研新课程,把田径各项技术教学与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学习,养成终身体育习惯。

同时,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课程观,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课改机遇,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和评价观。要从教材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课改的主动参与者,成为课程的再创造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以教促学,互教、互学、互补,共同实现新课程的多维度目标,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探索,深入教材,认真学习,不断总结,走进学生,感受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与学生的教学结合起来,善于用科学知识充实教学,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思维更活跃,热情更高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改变传授方式,优化、整合教材,激发学生兴趣。传统的田径教学只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而高中学生已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并有一定的创新能力,面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在威严下“被迫”学习,遏制了其主动性,压制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对田径项目产生抵触心理,积极性无从提起,田径内容也无法深入开展。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授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给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同样,我们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田径教学,带给学生新奇、激烈的精彩影像,在学生欣赏高水平的跑、跳和投的比赛中,可给予指导和激励,使学生在欣赏中,各器官无形中加深了对跑、跳、投某项技术地了解与领悟,田径各项运动技能也被学生所了解。而且高中生具有一定的表现欲望,教师在进行田径教学时,可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参与性,让其根据影像领悟的技术进行模范示范,教师加以纠正,让其在表现中掌握运动技能。这样,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在自我表现中领悟教学内容。

在田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本校的特点或学生素质,对田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使其不但符合新课程的宗旨,而且能让学生乐于接受田径技能。对于某些难度高、技术复杂的项目,可作介绍,让学生通过挂图、影像、书籍等途径了解,懂得其基本知识和如何练习,其他运动技术可进行适当改造,降低难度要求,以游戏、比赛等形式来进行教学。如耐久跑,可采用各种趣味性游戏或比赛形式,抓住学生好玩的天性,使单调、枯燥的耐久跑变得有趣味;简单基本的投掷项目,应向着促进生理、心理健康的社会适应方向发展,向多样化的练习方式方向发展。如进行基本投掷技术教学时,可进行“羽毛球大战”游戏(双方各站羽毛球场一边,中间用一定高度的网隔开,每人将羽毛球快速投向对方场地,并捡起本场地内的球投出,以本方场地球少为胜)。又如,小组或班集体为主的手挽手联手跑,要求快且不掉队为胜,如何组织则让学生小组讨论与实践;或者小组为单位,每组想方设法完成定向越野方式的拓展活动……让学生先在玩中取乐,在玩中不知不觉跑、跳、投等,并在玩中感悟、创新,发挥其个人的主动性和人与人之间合作互助的能动性,再根据学生的投掷动作,讲述投掷的一些基本动作技术,如标枪技术等。然后,让学生根据技术要领来“玩”,教师给予纠正或鼓励。这样,学生乐于“玩”,并在“玩”中学,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促进了运动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让学生在生理上获得快感,在心理上获得满足、社会适应能力提到提高,并掌握或提高某种动作技术,教师的激励、表扬与引导使学生增强信心,在“玩”中提高了学生对田径教学的兴趣。

3.改进教学评价,实施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以往的评价中,只强调某项技术的运动成绩,不注意教学过程中较为相关的态度、行为等,不太重视田径教学中运动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参与程度。学生评价的单一、片面、呆板抹煞了学生田径教学的积极性。

在教学评价中,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采用“人性化”“多元化”“主体开放”的评价,让学生在必修与选修课中能通过自我学习评价和同学间在学习探究新知识和技能中互评,发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能激励学生为终生受益的某田径锻炼方面而努力进取。同时,还应注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尤其是过程性评价要不断完善落实关注学生每一天的练习、每一次的锻炼。

体能与运动技术及学分评价的比例要恰当,如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应涉及如下几方面:一是学生平时课堂与课外能否主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及各类体育社团活动等表现(占10%);二是该生通过自身努力掌握技术与技能进步程度(占20%);三是相互之间互助互学参与技术练习和锻炼的表现(10%);四是学生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占5%);五是教师对学生表现的总体评价(占5%);六是对学生掌握技术、技能方面以水平五总体目标按每学年应达的小目标而制定相应达标要求,技术达标的占25%,体能达标的占25%。这种比例能够较好地让学生在发挥个性的前提下,重视每天的锻炼,重视一点点的进步,重视参与的程度,重视技术与体能同步发展的要求。当然,在实际工作中,这种评价需要的量太大了,可以通过重点抓典型、抓两头促中游的缩减方法来进行,虽然不一定很完整,但也总比一刀切的评价要好。

4.开拓进取,积极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在高中选项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避免过度、片面地追求只是气氛活跃的课堂,教学的设计应有加强体能的方式与方法。而针对现行11学分制的要求,可以尝试将田径必修这一学分分配至三年里完成,并建立学生体能体质数据库,每学期连续跟踪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本人体能与体质状况,教师对此作出合理地进一步要求。例如,该生本次体能考试较上次退步,就在评价该生本段学习时对过程性评价着重扣分,反之则加分,当然这需要利用先进的电脑技术来辅助,不然,过大的工作量也是不现实的。

三、结语

新课程的实施给了体育教师施展自己才能的广阔天地。正所谓“战无常法”,在新课标和新理念下,田径教学是选项课基础,不应只困于18学时里,不应将其单列出来,而应在高中选项教学中渗透与加强。要能顺利贯彻与实施,就要在教学方法、教材内容等方面不拘泥于统一的模式,就要在备课时想方设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让他们在“玩”中体验,并把田径技术教学与选项课的体能练习结合起来,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参与必修课的重要性。

不论学生参加哪种选项课,教师都应安排好,保证每节课有一定时间进行体能练习,并结合相关的测试与评价,再力争学校相关部门的配合,合理、科学地设计大课间及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比例,并把学生三年的综合评价真真正正地与毕业挂钩甚至与升大学挂钩等措施的落实,这样才能更有力地促进学生主体发展,让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养成重视体能锻炼的习惯,才能更好地达成“健康第一”理念。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邱伯聪.高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探讨——兼论促进学校素质教育开展[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7):19-21.

[2]邱伯聪.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再探讨——基于《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修订与实施[J].体育师友,2013,(4):43-45.

[3]邱伯聪.体育课堂教学可操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3):94-96.

[4]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11).

[5]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

[6]毛振明.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新体育运动项目[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4).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