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范文,信息技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中学生对微信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 投稿阿原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303次
  • 评分4
  • 99
  • 0

张芝明 赵晓林 范国庆

微信作为新兴并且大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得到了中学生的青睐。笔者针对北京市海淀区一所中学68名高中生做的《中学生微信使用与满足情况调查问卷》(以下简称“问卷”)发现,仅有4名学生不使用微信。中学生处在特殊的心理和生理发育阶段,对于如何利用微信缺乏应有的素养。通过研究中学生对于微信的使用和满足情况,鼓励青少年积极正面的使用动机,调整和遏制微信带来的消极影响,能更好地发挥媒介帮助中学生学习和促进其健康成长的作用。

微信及其主要传播功能

微信是一款由腾讯公司推出的,基于手机通讯录直接建立联系人链接的即时通讯软件,旨在促进人际沟通与交流。在有网络覆盖的情况下,微信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网页等,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可以单聊及群聊。

微信的出现给人类的通讯方式又带来了一场变革,这场变革将人们沟通联系从微博的开放性带到了朋友圈的私密性,为人们的自我展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从传播学的角度,微信的传播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微信的出现促使人们的社交网络由“弱关系链网”转向“强关系链网”。微信的联系人大都是从QQ或手机通讯录里添加的朋友、同事和亲人,彼此知根知底,拥有对方的手机号码以及其他个人真实信息。这种“强关系链网”更符合现代人追求私密性的心理需求。在68份问卷中,对“您的微信通讯录主要是哪些人”这一问题的回答,64名学生选择的是亲人和朋友,与过去的微博和QQ相比较,微信将中学生带入了“强关系链网”。

其次,微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友平台。由于使用微信的便捷和沟通成本低廉,使原来的亲密伙伴之间增加联系,彼此更加亲密;同时微信中朋友圈中的点赞和评论功能,能够增强朋友之间的互动,这无疑给交友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

再次,微信为使用者展现自我增加了渠道。在微信上,用户可以通过一句话、一个图片或者一个转发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经历等,能让朋友了解你的生活,知道你正在做和正在想的内容,从而展现自我。

最后,通过微信发布的消息能够取得更加直接和有效的传播效果。由于微信朋友圈的联系人关系比较密切,因此传播的信息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公信力,同时由于微信是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在传达信息时比其他渠道更便捷。

中学生对微信的“使用与满足”

1. “使用与满足”理论

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使用与满足”研究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这个视角在传播学中有独特的意义。该理论研究认为,受众是能动的,是基于自身需求来使用媒介的,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使自身的需求得到满足。

2. 中学生使用微信的“使用与满足”

第一,微信的使用较为方便,在现代通讯方式中占主要地位,满足现代中学生追求与时尚同步的心理需求。68份问卷中,对于“您使用微信的原因是什么”的回答中,58人选择了“周围人都在用”这一答案。现如今,几乎每一位中学生都拥有一部自己的智能手机,而微信这种通信工具,只要是苹果系统或者安卓系统,在有网络的地方,均可免费使用。同时,这种方便性带来流行性,中学生周围的人都在用,也促使中学生使用微信。在笔者进行深度访谈的5名学生中,他们认为如果现在不用微信,就是跟不上时代,无法与同学和朋友分享微信上流行的信息,这一点也正是中学生使用微信的主要原因。

第二,微信“强关系链”的社交网络,满足中学生社会关系整合的需求,多渠道和多形式的沟通方式能够增强中学生同家人和朋友的亲密关系。在68份问卷中,在回答“您最喜欢微信的哪个功能”时,64位同学选择的答案为通讯功能。微信的通讯方式多样,可以进行文字信息聊天,可以进行语音对讲,也可以使用动画表达,还可以进行图片分享。微信强大的通讯功能能够满足中学生沟通方式多样化和趣味化的需求,中学生也因此更愿意使用微信去跟同学、朋友、亲人、老师交流。笔者深度访谈的5位学生中一致认为,在中学时期,面临繁重的学业压力,能够同家人和朋友见面沟通的时间较少,而使用微信可以较为方便地增加与家人和朋友沟通、交流的机会。

第三,中学生使用微信,在朋友圈通过文字、图片或者视频等方式发布个人所做的事情,或者此刻的状态,从而让好友了解自己,满足展现自我的需求。中学生处于青春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但在如今的教育制度下,他们面临繁重的学业负担,很多个性的思想以及主张受到限制。在微信的虚拟世界里,他们可以张扬个性,可以通过朋友圈的发布功能,表达思想、宣泄感情、发表人生感叹,将自己内心的状态展示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满足中学生展示自我的需求。在填写问卷的68位学生中,有48位最喜欢微信的朋友圈功能,笔者深度访谈的5位学生也都表示出对朋友圈的喜爱。他们喜欢将心里的一些想法(平时不愿意跟身边同学面对面交流的想法),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出去,再通过别人的评论或点赞,跟自己的朋友产生互动,从而达到宣泄情感的目的。

第四,微信作为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同时也是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丰富的信息资源能够满足中学生获取信息的需求。对中学生来说,班级建立微信群,同学们可以在课后交流家庭作业,交流课外辅导班,交流班级建设发展等与学习相关的信息;通过查看朋友圈,可以了解朋友、同学的状态;通过转发自己关注的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内容,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通过查看朋友转发的信息,了解到自己之前未知的信息等。以上这些满足了中学生获取信息的需求。

第五,微信为中学生提供了交友平台,满足了中学生交友的需求。中学是人生求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所以很多学生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用来交友的时间极为有限。手机的便携和网络的普及,以及微信中的“摇一摇”“查看附近的人”等添加好友的方式,为中学生添加朋友提供了便捷。在一个校园内,中学生通过微信能够认识到与自己不是一个班,甚至不是一个年级的学生,因此能够扩大中学生交友面,也能丰富中学生交流沟通的内容。

第六,微信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有用信息,它沟通的便捷性满足了学生随时随地解决学习难题的需求。参与调研的68位学生,来自这所中学不同的班级。在回答“你们班级是否建立了微信群”这一问题时,几乎所有的答案都是“已建立”。通过深度访谈,笔者了解到,中学生班级的微信群在学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学们在群里交流习题,交流考试心得,交流近期班级学习气氛,等等。同时部分学生通过微信沟通交流课外辅导班的情况,互相推荐效果较好的课外辅导班信息。另外,68份问卷中,有64人写作业遇到困难时愿意通过微信向同学和老师求助,63人很希望老师通过语音讲题。由此可见,微信通讯的便捷性能够满足中学生随时随地解决学习中难题这一需求。

中学生对微信“使用和满足”的负面影响

第一,沉迷微信,浪费学习时间,影响学业。中学生大部分处于青春期,自控能力较弱,在使用微信这一新潮的通讯娱乐工具满足自身娱乐、通讯、交友等需求的同时,部分学生易沉迷于微信,从而耽误了学习。在5名接受深度访谈的学生看来,有微信之后,总是想随时拿出手机跟同学聊天或者是刷朋友圈。如果没有控制住,就会浪费很多学习的时间。有部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更是沉迷于微信的游戏功能,不能自拔,成绩越来越差,甚至荒废学业。

第二,微信属于自媒体,因此传播信息的失控现象时有发生,虚假和不良信息造成青少年认知的偏差,不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中学生处于心理和生理发育不成熟的阶段,批判媒介和鉴别信息的能力还较弱,当他们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遇到了虚假或者错乱信息时,缺乏相应的辨别能力,容易被不良信息左右,从而影响到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第三,微信提供的虚拟社交网络弱化了中学生的社交能力,造成中学生在现实中人际关系冷漠。长期沉溺于微信的聊天、刷新朋友圈、发布自己状态以及转载他人发布的信息等行为中,并且习惯了网络社交的方式,阻碍了学生现实的社交表达。

第四,若经常接触微信中的不道德事件,中学生的道德意识会被弱化。自媒体时代,信息发布的控制力减弱,有消极情绪的网民可能会在网络上发表一些负面消息。中学生的道德意识正处于形成阶段,若此阶段过多接触跟道德相关的负面消息,势必会弱化他们的道德意识。

第五,微信信息过度娱乐化,致使中学生在使用微信时,更多的是在进行消遣娱乐,对于如何利用微信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则利用不够。大部分中学生使用微信时,除了与亲朋好友联系,就是结识新朋友,或者了解新的信息,这对他们来说,体现出更多的是消遣娱乐价值,从帮助学习的角度来说,还有所欠缺。

三方协作,帮助中学生更好利用微信

微信日益成为中学生生活、学习和娱乐的主要工具。为了使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微信来帮助他们学习和成长,学校、家庭及中学生自身,三方应协同努力,研究中学生对微信的“使用和满足”, 帮助他们更好地使用微信。

1. 学校可开展新媒体相关讲座,帮助中学生更好地认识微信

中学应适当开展关于现代新兴媒体以及软件的讲座,加强对中学生的正面引导,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微信。引导中学生将微信更多地用于加强与亲朋好友的联系,多关注对自己学习和成长有帮助的微信公众号,对于摇一摇、查看附近的人等功能尽量少使用,以减少陌生人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同时引导中学生合理控制使用微信的时间,不可长期沉溺于微信的晒生活和认识新的朋友等娱乐活动。在使用微信时,要增强对信息的分辨能力,尽力吸收有利信息,规避不利信息。

2. 家长给孩子树立榜样,对孩子使用微信给予关注中学生使用微信时深受家庭的影响。父母在使用微信时,应该关注其积极和正面的功能,比如增加与亲朋好友联系,多关注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公众号,给朋友的日志评论要多增加正能量,经常在微信中关注孩子的状态,并给予回复和关心,让中学生感受到家长的关注。

家长要多关注孩子使用微信的状况。中学生使用微信的时间大都是在放学后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此时,家长应多关注中学生使用微信的时间长短,在微信里最爱干的是什么;在使用微信一段时间后,行为举止是否受到微信中负面消息的影响,等等。如若发现不良状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

3. 中学生主动增强媒介素养,提高媒介使用能力中学生作为使用微信的主体,应该主动增强媒介素养,并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掌握正确辨识、选择、使用媒介的能力。只有这样,不管是使用微信,还是其他新型媒体,中学生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保护自己健康成长。

中学生对于微信的使用,目前还更多地处于娱乐阶段,使用微信大都在满足娱乐需求。若利用不好,可能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危害。因此学校、家长以及学生自身应该增强微信利用意识,主动发挥微信对于中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正面作用,规避负面影响,这样才能真正利用微信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中学生对于微信的使用已经很普遍,他们对于微信使用动机主要是消遣娱乐、人际沟通以及为学习提供便利等方面;同时微信的通讯功能、朋友圈功能也使中学生的这些需求得到了满足。与此同时,微信也给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过度娱乐影响中学生的学习,大量垃圾信息、负面消息影响中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

微信对于中学生是把双刃剑,有积极亦有消极影响。学校、家庭以及中学生本身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三方共同协作,帮助中学生对于微信这一通信工具,产生更多积极的使用动机。在使用动机得到满足后,要适度控制娱乐化带给学习的不利,同时,增强中学生媒介素养,提高批判地使用媒介信息的能力,从而在微信的使用中给自己带来更多帮助。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