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范文,信息技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依托教育信息化促进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投稿百花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859次
  • 评分4
  • 15
  • 0

高兴福

几年来,丰宁满族自治县紧紧抓住国家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实施的契机,加快学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信息技术条件的配置,实现了硬件建设的相对均衡。与此同时,县教体局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突破口,着力开展教育信息化在推进新课程实施、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探索试验”(以下简称“跨越式”试验)研究项目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县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助推课程有效实施

丰宁县地处山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缺乏专业化教师是制约课程开齐开全的主要瓶颈。如何破解这一瓶颈问题?2006年,随着农远工程的 “三种模式”相继在城乡学校落户,城乡信息化水平不断改造升级,全面覆盖城乡学校的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基本建成。运用信息技术,化解新课程实施中的矛盾和问题,就成了丰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1)盘活信息技术资源,突出有效运用。一是积极开展“三种模式”下的学科整合、技术运用和设备维护等系列的培训,让信息化资源尽快融入课程、走近教师、走进课堂、走近学生;二是因地制宜,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与“跨越式”试验对接,开展三层次研究:县域规模中学开展了有网络的“跨越式”试验,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全部在网络环境下展开;县域完全小学开展了非网络环境的“跨越式”试验,教师采用跨越式课堂模式,辅以“模式二”和“模式三”环境,充分利用课题组提供的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三是农村偏远地区的教学点开展非网络环境下的复式分室“跨越式”试验。教师结合已有的复式教学模式,借助课题组提供的教学资源,辅以“模式一”环境,开展复式教学活动。三层次试验为大面积推广跨越式改革成果、最大化地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提供有力支撑。

(2)加强技术改造升级,扩大信息化范围。针对信息技术不能完全满足课程实施的现状,不断对原有的技术改造升级。如针对“模式一”配置光盘资源不足的情况,选取“模式二”卫星资源,更新教材的内容刻录成光盘,及时补充到各教学点;将现有的“模式一”增加一台电脑(配置可以不用太高)和模数转换器装置,基本实现“模式二”的功能;按照简易“模式二”配置的思路,规划实现全县的“班班通”工程;在“模式三”的应用中,增加了大容量移动硬盘,破解资源分散的难题等。借力信息技术,全县农村63所完全小学和172个教学点,国家设置的课程都能得到很好地开设。

借力教育信息化,力促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要素。对此,丰宁把“借力教育信息化优势,提速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推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1)加强部门联动,打造信息化研训共同体。丰宁教体局确立了以教研室牵头,会同人事股、继续教育中心、装备站等有关部门合力开展教师研训的机制,集中破解区域教育教学中的难点、重点问题。人事股利用视频会议,开展系列师德先进事迹报告会,以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激发教师职业精神和责任感,提升县域教师的师德水平;继续教育中心以微格教室、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项目等积极推进县域教师继续教育,提升县域不同层次教师的教学能力;装备站针对课程设置需求,努力配齐教学必需设备和资源,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实验器材等应用性培训,提高教师的使用技能;教研室借助综合课例制作、区域联片教研、光盘课送教、课后说导课、建设教学资源库、开辟教学专题网站等形式,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强化“跨越式”试验研究,推广教学改革成果,提升教师的学习和研究能力。

(2)借助网络交流平台,逐步推进网络研修。一是利用北师大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开辟的“学习元”平台,开展“跨越式”试验课题的深度研究。教师将研究的案例、成果、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上传到学习元平台,及时接受课题组专家的指导和培训,强化了专家网上指导。同时借助“学习元”下载相关的材料或优秀课例开展学习和研究,促进教师在备课、教案、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教育教学经验等方面广泛的交流和成果分享。二是县域内建立名师工作室、基地学校、城乡学校合作等网络交流机制,充分利用邮箱、QQ、微博、网站等渠道,开展信息的发布、经验分享、资源共建、合作开展活动等。

几年来,借力教育信息化,县域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长足发展。教师专业素质快速提升,为县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广“跨越式”试验,促进县域教育的优质发展

“跨越式”课题是丰宁与北师大合作开展的研究项目,实施九年来,课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大幅度提升了教学质量与效率,大大促进了县域教育的优质发展。

(1)“跨越式”试验和推广让城乡学生实实在在受到了实惠,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通过“跨越式”改革,语文学科学生在两年时间内识字任务就完成课标要求的90%左右;小学毕业时,学生的课内阅读总量达到300万字,大大超过课标要求的145万字的阅读量;学生写作水平到五年级结束时,手写40分钟生均600字左右(课标要求400字),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句通顺,能表达真情实感。英语学科学生在课上的扩展视听时间累计达到80小时(每周平均1小时),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孩子无法视听的难题。到五年级,生均掌握词汇1250个,听说言语量生均18个句型,150个单词,而且话语发音质量很高;学生课上阅读视听量累计达到十万个词汇,相当于课标要求的八年级的课外阅读量。

基于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整合和利用,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学校科研的软实力逐步增强,一批充满活力、发展强劲的学校脱颖而出。

(2)县域均衡发展的步伐加快,丰宁教育在省内外影响也逐步扩大。2006年9月,河北省第一次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建管同步,研训一体,研创结合”经验在全省推广。2008年,全国十省市参加的“基于农远环境下,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现场研讨会”在我县召开,会上充分展示了我县“跨越式”试验取得的成果,受到与会者高度评价。2010年,全国19省市和6所高校参加的“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我县成功举办,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赞誉。2012年,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承德市推广“跨越式”试验项目暨丰宁试验成果展示现场会在我县成功召开,丰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县域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到崭新的水平。

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从根本上解决了新课改倡导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开发、整合和利用了资源,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实现了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教育起点不公平而教育结果相对公平的目标,成为丰宁教育推进优质均衡发展的有力抓手。

(作者单位: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教体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