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范文,信息技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音乐创新思维能力

  • 投稿全球
  • 更新时间2016-05-07
  • 阅读量359次
  • 评分4
  • 56
  • 0
 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音乐不仅是一种娱乐和美育方式,还是激活创新思维、开发人类智慧的特殊“维生素”和“催化剂”。新课程的改革为教师更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在网络环境下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愉快、充满活力的课堂气氛中得到锻炼,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资源,利用计算机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使得在网络环境下给予音乐教学的主动性与互动性,从而大大突破旧有的音乐教学模式。在网络学习环境中,通过人机交互、网络信息共享、小组合作学习、展示学习作品等内容,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加强了学生的自觉参与和亲身体验,对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无疑有很大的帮助。 
  一、以信息教育技术为教学的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作为一种信息,带给人们无限丰富的内容,我们从音乐中得到愉悦的身心享受。所以音乐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能陶冶人的情操,拓展思维,丰富生活,启发智慧,给人们以无穷的美的享受。而“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是毫无意义的”。所以音乐欣赏又是音乐教学中必须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将音乐欣赏的教学资源、教学要素以及教学环节等各个层面,与信息技术整合,对其进行重新分类整理、优化组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审美中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这样既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由作曲家陈钢于1975年根据同名口笛乐曲改编,以苗族飞歌特有的旋律音调为主要素材,描绘出一幅苗岭晨曦的秀丽景色,表现了苗族人民欢乐幸福的生活情景。欣赏乐曲《苗岭的早晨》第一乐章时,通过视频的展示,音画结合,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节奏自由、富有苗族音乐特色的飞歌旋律,把学生引入晨曦初露、山峦起伏、松柏苍翠的苗岭晨景春色之中,让学生边欣赏优美的苗岭景色,边聆听美妙的小提琴音色。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的视觉得到美化,听觉得到享受,陶醉在如诗如画的音乐情境中,审美感受进一步提高。接着教师利用网页资源,让学生伴着《苗岭的早晨》第二乐章的音乐走进苗族。在网上观看有关苗族服饰、居住、歌舞图片。多媒体图文介绍芦笙、木鼓、板凳等舞蹈,激发学生即兴编创几个舞蹈动作如:苗族舞的扭跨、踢腿、跳跃。这样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把抽象的知识和生动的情境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和欲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生认知过程,激发创新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与音乐欣赏整合,可激发学习兴趣。音乐欣赏绝不只是听觉的欣赏,视听结合的欣赏更适合于当代小学生,二者结合能帮助他们完整地体会和理解音乐,从而吸引注意力,激发求知欲,调动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音乐欣赏教学,能够诱发学生的想象,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理解意境,激发音乐创造想象力。 
  在指导音乐欣赏活动中,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制作出与音乐意境相匹配的画面,可以加强音乐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帮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乐曲的风格与意境。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能直观生动地展示音乐各要素的变化,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充满生机,学生学得主动,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潜移默化中完成音乐素养的形成过程。 
  《彼得和狼》是一首用不同的乐器演奏来描绘刻画人物、动物的性格、动态和故事情节的童话乐曲。课件设计制作为当长笛的高音区演奏快速华彩的音乐时,屏幕上飞入小鸟的图片;当双簧管的扁哨发出“嘎、嘎”声时,飞入鸭子形象的图片;再根据节奏和音调变化,屏幕上匹配出现鸭子蹒跚走路的样子;当音乐为单簧管低音区的跳音时,屏幕上配上小猫在捕捉猎物和行动时的那种轻步机警的形象;当音乐为大管独特的浑厚、低粗的声音时,屏幕上就用老爷爷的老态龙钟神态的图片来表现;当音乐为四支圆号奏出浓重的、刺耳的和声效果时则用阴森可怕的狼来表现等等。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一边看动画一边听音乐,很快就被引入作品的意境中,乐曲的情绪、速度、结构具有了初步的辨析能力,对乐曲表现的故事情节更容易地理解与感受。学生在视听结合中,懂得了音乐不同的表现手段,放飞想象的翅膀,在身临其境中体验感情,把音乐欣赏从官能欣赏发展为情感欣赏,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以及信息技术实践操作,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人机交互、网络信息共享、小组合作学习,使得教与学充满生机,发展学生音乐想象力和表现力,优化了学生认知过程,激发创新思维能力。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网络信息时代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学习发展为中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或活动项目,引导帮助学生开展音乐欣赏、音乐演奏、演唱、问题解决。学生可随时随地进行网上音乐搜索、欣赏、学习、获得指导、发表音乐信息或社会音乐调查、模拟实践音乐活动,轻松地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发潜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有了想象力才会有创造力。无论是创造性想象还是再造性想象,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造出逼真的立体情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在音乐教学《龟兔赛跑》一课时,教师播放录像,在起跑线上定格,引导想象,问:“龟兔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 一论文网进行论文代写和论文发表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第二次赛跑会有怎样的结果?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把故事编完整。”学生兴趣盎然,思维的闸门大开,很快就编出了好几种故事的结尾。教师课前通过个别了解,把一个学生想象的故事结尾编制成课件,此时播放说:“这是我们班上一位同学编的故事结尾,真生动!请同学们继续大胆想象,老师将会根据你讲的故事结尾,再制成课件,我们一起欣赏。”这时,同学们思维更积极,个个跃跃欲试,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结尾,在学生脑子里诞生,有的说:“小兔立志得第一,于是,一口气跑到了终点,把乌龟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有的说:“兔子在奋力奔跑的途中遇到了掉进狐狸设的陷阱里的小鸡,它就停了下来,想办法救小鸡。当它好不容易把小鸡救出来时,乌龟已冲过了终点。”有的说:“这会儿乌龟自大了,它觉得自己比兔子跑得快多了,这次它肯定又是第一。于是,它爬了一会儿,就停下来休息一下。没想到一下子就睡着了。这时兔子早到终点了。”……学生一边讲,一边欣赏着各种结尾,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思维集中,课堂教学中有力地促进学生感受、表达、操作等综合能力,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在学习环境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十分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为学生学习创设真实、个体、生动、形象的情境。信息技术以其特殊的神奇的手段,为学生提供各种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和丰富多彩的虚拟或仿真的学习情境,不但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还可以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资源,作为学生学习的协作工具和研发工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优化教学过程,实现了人机互动,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有力地推动素质教育改革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