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祥
对于当前的小学生来说,课堂上听过了,可能马上又会忘记;要是自己观察看过,也许还会明白;如若自己动手实践去做,则会真正地理解。因此,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由于教师教学理念的差异,对动手操作的理解和把握也有所不同,在多数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微效甚至无效的现象,使操作探究活动流于形式,大量的课堂时间被无效操作占用。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课堂教学经验,与大家交流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操作有效性,让课堂活起来。
一、做好操作准备,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小学生的课堂实践经验少,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较差,在操作前不善于倾听,操作后也不善于记录结果。因此,教师在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前,首先要明确目标,使学生领会“做什么”“怎么做”。然后根据操作的需要,对操作程序及其内在逻辑进行展示。还可以通过分步定向引导来逐步完成操作活动,让操作活动给课堂带来实效。
1.课前教师应对学生的学具准备进行检查,教师也要准备一些学具,防止有学生学具没带或没带全。
2.在教师让学生拿出学具之前,要规范学生的学具摆放位置。
3.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要求学生了解操作要求,在得到老师的操作命令后动手,当老师要求停止时,学生应及时停止操作。
4.在操作过程中不能随意破坏别的同学的学具,收学具时要进行归类整理,轻拿轻放,不能乱丢。
5.操作后认真记录操作结果,交流活动结束后先把学具放一边,课后进行整理。
6.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秩序,教师在操作之前要对操作过程进行预设,控制好课堂操作的时间。
7.要求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及时记录等。
二、创设有效的操作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操作情境,能快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教师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先让学生用9 根小棒搭三角形,可以搭3 个。如果搭正方形呢?可以搭几个?学生通过操作发现只能搭2 个正方形,还剩下1 根小棒,这剩下的1 根小棒是什么呢?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也就很自然地引出了余数的概念。接下来又搭五边形、六边形……分别得出剩下的小棒就是他们各自的余数这一概念。得到9÷4=2……1,9÷5=1……4,9÷6=1……3。所有的新课内容基本上都在操作中完成。
三、结合教学重点,设计操作过程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操作方法的确定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做到过程最优化。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由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在操作活动中,学生的思维随着操作步骤的不断发展而变化。如果操作过程中秩序混乱,学生就无法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更无益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更应注意学生操作的有序性,以训练其思维的条理性。学生在结合学习重点进行操作的过程中,经历综合、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思维的条理性也会不断得到提高。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时,主要是解决个位数相加满十进“1”的问题,这是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如教学“35+58=?”时,让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学具小棒动手分一分:第一排摆3 捆和5 根,在第一排下面再摆5 捆和8 根,摆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把整捆对齐,根数对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计算5 根和8 根相加之后的和是13 根。在摆、算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应该怎么办?学生发现:5 根和8 根相加得13 根,从13 根里取出10 根再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的下面,这时整捆是9 捆、单根是3 根。最后启发学生说算理:9 捆是9 个10,9 个10 是90,与3 根合起来是93。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而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需要发展其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些不同因素,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发展其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进行不同层次的分解,根据需要安排操作活动,活动形式可为班级活动、分组活动、个人活动。让这些活动在课堂上有机结合,相互补充,让学生从简单的低层次的学习逐渐向高层次的学习发展,以此来提高课堂操作活动的教学效率。
四、构建思维平台,提高实践能力
动手操作是学生各种感官配合的过程,是培养学习技巧、提高应用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将动脑与动手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折一折、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亲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另一方面为学生搭建思维平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进而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相等与不相等”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操作:
1.摆一摆:第一行摆6 个圆片,第二行摆同样多的圆片。学生通过操作得出:第一行和第二行的圆片数相等,都是6 个。
2.想一想:要使第一行和第二行的圆片相差4 个,怎么摆?有多少种摆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同学们得出了多种答案:①第一行添上或去掉4 个,第二行不变;②第二行添上或去掉4 个,第一行不变;③第一行移2 个圆片到第二行或第二行移2 个圆片到第一行;④第一行去掉1 个,第二行添上3 个;⑤第二行添上1 个,第一行添上5 个等。在交流过程中,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自体验了认识过程,不仅掌握了“相等与不相等”这一知识点,而且感悟到了操作思考带来的成功。这样的学习远比教师的主动讲授要深刻得多,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也更有益。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课程的需要合理地安排操作活动,选择操作内容,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操作活动要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实践的兴趣;操作活动要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实践性思维;操作活动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活动要有助于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操作活动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使操作活动发挥实效,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去引导,有步骤地实施,让学生从动手操作中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国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