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雪花/ 广西田东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田东县目前的畜禽养殖业中农村散养仍占一定的比率,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重大动物疫情和日益严重的防控形势,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提高全县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构建坚强的动物防疫屏障,田东县水产畜牧兽医部门经过不断探索创新,深入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县动物防疫工作的好方法,并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经验和作法介绍如下。
一、基本情况
田东县位于广西西部,地处右江盆地腹部,右江河、国道324 线、南昆铁路、南昆高速从西至东贯穿其中,水陆交通发达。全县总面积2 816 平方公里,辖9 镇1 乡167 个行政村(街道、社区),1 636 个自然屯,2014 年全县家畜家禽饲养量为生猪68 万头(散养31.6%,规模68.4%),牛7.1 万头(散养97.5%,规模2.5%), 羊13.7 万只( 散养72%,规模28%),家禽1 670.3 万羽(散养13.07 %,规模86.93%),家犬饲养量24 132 只。现有专业技术干部76 名,村级动物防治员228 名。按2014 年全县动物饲养量计算,村级动物防治员年人均防疫动物数量为2 982 头猪、311 头牛、601 只羊、7.3万羽家禽、105 只家犬,可见工作量之大。要实现免疫密度与免疫质量双提高,需要下一翻苦功夫。
二、具体做法
1. 实行“政府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的动物防疫工作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业务部门主要领导亲自部署防疫工作,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重防办各成员单位、县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村委、村级防治员分片包干,将防疫任务层层落实,一级抓一级,对因免疫不到位造成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全县推行“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的动物免疫方式,逐级分片管理,实行包片包村屯负责动物防疫工作,采取加大动物防疫宣传、加强技术培训、积极调备防疫物资、实行疫苗专供和捆绑发放、加大检查督查力度等综合措施。切实做到“六不漏”(即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屯,屯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三真”(即真苗、真打、真有效)和“四到位”(免疫注射到位、免疫副反应抢救到位、动物标识佩戴到位、免疫档案建立到位)。为保证疫苗质量,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各乡镇对疫苗的需求量专车送疫苗到达乡镇站。
2. 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有保障,村级防治员人身意外有保险。中央、自治区、市、县财政拨给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村级防治员每月固定补助,每人每月300 元基本补助,其中150 元是正常发放,另外150 元是绩效考核合格后发放;第二部分是春秋两防疫突击月考核后实际免疫工作补助,防疫突击月结束,主管部门下文考核验收方案,验收组按照方案实行每村免疫密度随机抽查、随机采样检测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合格率、核查免疫档案填写情况、现场核查实际免疫数、猪牛羊二维码耳标挂标情况等给予综合评分量化,给予发放免疫注射补助费;第三部分是春秋两防每年两次固定的动物防疫专项工作经费,按管辖每村委(居委)春防和秋防各300 元,防疫突击活动完成后经考核按实际打分给予发放;第四部分是村级动物防治员开展免疫注射所用的耗材用品及器械费用,如碘酒、酒精、针头、药棉、冷藏包、免疫副反应急救药物等等,主管局会在防疫开始前做好预算并购买发放到每个防治员手中,每年费用有4 ~ 5 万元;第五部分是每个村级动物防治员每人每年参加保险公司承保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人每年保险费100 元。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专款专用,有据可查。
3. 组建动物防疫突击队,改变孤军奋战的方式。组建动物防疫突击队开展动物免疫工作既有利于拔掉难点,提高免疫密度,又有利于广泛动员和宣传,使动物防疫工作声势浩大,从而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与配合。田东县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各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都能把各村免疫的任务具体量化,根据村兽医员分片的具体情况、各村饲养量的多少或区域布局的不同,对本辖区村级动物防疫员组建成不同的防疫突击队,在当地政府干部、村组干部的带领下进村入户开展免疫注射活动。政府干部、村组干部负责宣传发动,村防疫员具体负责免疫注射、挂标工作和登记等工作。据统计,每次春秋季动物防疫突击活动全县共组织40 ~ 50 个专业突击队,能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防疫任务。
4. 对动物防疫工作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县主管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防疫条例》,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制定《田东县村级兽医员管理办法》、《田东县村级动物防治员工作考核及免疫注射费补助方案》和《田东县村级动物防治员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县财政将村级动物防疫员专项补贴资金列入县级财政预算,按每人每月300 元标准安排工作补贴, 工作补贴由基础补贴和绩效补贴构成,基础补贴实行逐月发放,绩效补贴经县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考核后发放。免疫注射费补助按《田东县村级动物防治员免疫注射费补助考核验收评分表》从业务管理和组织管理两大方面进行评分,业务管理从各项强制免疫病种的密度、各种动物抽样抗体检测合格率、免疫档案簿填写情况、二维码挂标率、消毒灭源、疫情报告、产地检疫、疾病诊疗、示范村建设等9 项内容展开细化评分共94 分,组织管理从参加动员会、服从调配、协助疫情处理等3 项内容展开评分共6 分。其中考核评分合格占10%,总分100分,60 分以上为合格,不合格者此项不发放,免疫抗体合格率占50%,抗体合格率达70% 以上全部发放,每低一个百分点扣10%,扣完为止,防疫户数占5 ﹪ ;畜禽存栏数占5 ﹪,畜禽免疫数占30 ﹪。管理办法和补助方案对每一位防治员是公平的,只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才能进行严格的规范的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5. 注重培训,强化技能。县主管局制订培训计划,避开防疫和农忙时期,组织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有关单位举办村级防治员技能操作培训班后进行实操考试,根据考试实际情况给予打分,实操达不到合格的村防治员,重新练习再考试,屡次考试不合格的要淘汰。除外,每年举行一次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演练,全面提升全县应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能力,检验全县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动物防疫工作总体水平。还利用扶贫项目、阳光工程培训项目等分期分批对技术干部和村防治员举办专业技术知识培训班,并进行理论考试。
6. 重视考核,实行分级考核,奖优罚劣。为完善工作绩效与免疫注射费补助挂钩机制,切实提高村级动物防治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对村级动物防治员进行管理,促进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我县动物防疫工作考核走上制度化轨道,主管局组织人员严格实行《田东县村级动物防治员工作考核及免疫注射费补助方案》和《田东县村级动物防治员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建立奖罚制度和激励机制。按照德、能、勤、绩及考核加分标准进行考核打分,对村防治员绩效考核分上半年和下半年分期考核,绩效评分达不到100 分的,按实际分数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扣除半年绩效补贴的1%,扣除的绩效补贴留作奖励优秀的人员。因此,每位村防治员在半年内会得到不同的绩效补贴和免疫注射费补助,以此来激励村防治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取得成效
1. 提高了防疫队伍的综合素质。经过多次的技术培训,提高了村防治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与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也提升实操能力,涌现了一批畜禽采血能手,不断提高综合技能,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使每位村防治员均熟悉畜禽免疫、采样、协助疫情调查等防疫技能。同时乡镇技术干部也感到自身要不断提高专业技术知识与水平,才能很好的指各村开展工作,从而在全县畜牧系统兴起学习热潮,整个防疫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质的提高。
2. 激发村防治员的工作积极性。实行分期考核后发放绩效补贴和免疫注射费补助,改变平均主义的老规律,坚持“多劳多得、不劳不得、优绩优酬、责益相符”的原则,“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科学合理”的原则。每半年,各村防治员得到防疫注射费补助300 元至3 000 元不等,绩效补贴也是600 元至1 700 元不等,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
3. 增强技术干部的责任心。实行技术干部包片包村屯负责动物防疫工作,将防疫任务层层落实,在免疫方案的任务分配表中具体分工,防疫结束后的考核验收结果公布技术干部包片村屯的免疫密度、抗体合格率等内容,绩效的挂钩机制使得技术干部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防疫突击活动从以前电话联系监督改变成包村技术干部亲自带队的局面,从而连带驱动村级防治员从被动防疫变成主动防疫。
4. 全县实现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双提高。全县采取抓示范带动的办法,采用建立动物防疫示范责任点、加大督促指导力度的手段,带动整村推进免疫,坚持推广春秋两季集中免疫与常年免疫相结合的免疫制度,全县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6% 以上,畜禽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3 年来,本县生猪、牛、羊、家禽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全县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合格率多年保持70% 以上,连年顺利通过自治区、市级的春秋两防检查验收。
四、讨论与体会
动物疫病免疫工作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防疫工作方案和制度是开展防疫工作的“指南针”,乡镇站技术干部、村兽医防治员是畜牧业发展的第一生力军。只要能制定出适合有效运行的工作方案,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激发第一生力军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就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田东县就是根据本县具体实际情况,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制定出适合本县运行、能有效实施的工作制度,全面激发村防治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技术干部的责任心,提高防疫队伍的综合素质,达到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双提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