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说明文中美犹在 语文味从字中来——以《麋鹿》为例谈说明文教学的语文味

  • 投稿雪歌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489次
  • 评分4
  • 72
  • 0

江苏盐城市盐马路小学(224001) 施志萍

众所周知,说明文题材单一、文本平淡,语言缺乏丰富的情感内涵,学生读起来觉得缺乏味道,教师教起来也觉得兴趣索然。但无可否认,说明文的社会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其冷静客观的陈述、简洁明快的风格,让读者得以很快了解事物的特点,由此可知说明文用途很多。如何才能将说明文教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呢?

一、由词入境,咬文嚼字语文味

语文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倾向:将接受性学习丢掉,单纯地抓探究式学习;将教师的主导性丢掉,而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将文本丢掉,一味地抓拓展。教师的智慧不单单体现在赏词析句上,更多的是要将课文的原生价值挖掘出来,使其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在这点上,接受性学习的作用不容忽视。如在《麋鹿》教学中,我先用多媒体出示文字,让学生先自读,然后从语境中进行分析。

师:你见到过这个词吗?(出示年逾古稀)是什么意思?

师:经常和山水连在一起使用,这两个字念什么?(学生借此了解“跋山涉水”,简缩一下,就是“跋涉”,爬山趟水的意思。)

对课文中字词的处理,一是要让字词在新语境中再现,使其有了新的生长力量。在鲜活的语境中,学生能很快形成语感。二是训练形式上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不但领悟新词,而且能够熟练使用新词。

二、以“饵”诱“探”,实践深思语文味

探究型学习方式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有效教学方式之一。但是,目前,探究式学习有泛滥使用之嫌。如何才能将探究真正落实在说明文的教学中,这需要敏锐的思考力,用实践来拨乱反正。从现实来说,探究学习本身应该从文本和生本两个层面进行操作,但效果不太理想。曾有人对说明文这样戏言:纠缠文字太枯燥,搞表演太浮躁,读起来又没有情调。在《麋鹿》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参照物——《驯鹿图》,让学生先观察,然后进行求证,深入文本寻找答案:它究竟是不是麋鹿?这等于给学生设置了一个“诱饵”,诱使学生去观察字里行间的细节,诱使学生主动阅读和探索文本的内涵。这种内在的需要就是学生探索的动力——它究竟是不是麋鹿,课文中就有答案。在此过程中,我提醒学生不要讨论,而是要独立观察、独立寻找、独立辨析。这样,让学生静下心来,观察就变得富有质量,能够获得丰富的体验。学生开始找麋鹿特征: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而图中的鹿显然不符合。有的学生发现,麋鹿的生活环境是林茂草丰的湿地环境,但这幅图里,林不茂,草也不丰。还有的学生发现,麋鹿的毛色不管是冬季还是夏季,总是偏棕色的,但图上的这头鹿却是灰色的。

这样的探究,课堂实践操作性比较强,容易把握。更重要的是,可以将探究根植于文本语言的沃土中。学生提出的理由,来自他们对驯鹿的细心审视,来自自身对文本信息的选择性提取,来自在探究中获得的睿智发现。由此看到,当教师采用开放的探究式学习,让学生既能自主学习,又能进行发散想象,效果自然就好。但前提是,教师一定要做好预设的指导性方案。

三、引入“传奇”思考,情感激荡语文味

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作为语文教师,本身就应该具有跳出语文教语文的意识,理清语文与非语文的关系,让语文课焕发出语文味。而教师应该以自身具有的语文素养,将语文新课标与文本的深刻内容进行阐释与演绎。用现代教育的先进理念来指导语文教学实践,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高度统一,这是语文课堂的永恒滋养所在。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得学生能够获得独立思考的语文能力,培养思维的完整性,在教学传奇经历这部分,我进行了两方面的互动分享。

1.对麋鹿的命运进行提问:看了麋鹿传奇的故事,你有什么想问的?这时候学生的疑问多了起来:为什么麋鹿在汉朝会销声匿迹?这个向全世界介绍麋鹿的人是谁?

我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内心产生一种探究的热情。

2.对文本情感解读,选择自己的感受最深的部分进行自我表达,并做自由发言。有的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愤怒:我很愤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有的则表达了自己的高兴:1986年8月,39头麋鹿可以回到祖国;有的则表达了自己的感动:如果没有大卫、贝福特公爵这样的人,麋鹿有可能已经绝迹。借此机会,我面对全体学生追问一个问题:麋鹿还会迷路吗?这引发大家的思考。

通过《麋鹿》的教学,我发现要让学生在文本的语言中活学活用,必须想方设法让他们与文字亲密接触。说明文也有金子,既要让文字活,又要让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动起来。另外,要深挖文本的情感因素,让说明文也“多情”。在《麋鹿》教学中,我让学生积极阅读,自主讲解,激情表达自己的感受,让语文味和人文精神荡漾在每个人的心胸,散发出迷人的芬芳。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