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邮市龙虬中心小学(225600) 陈秋菊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它必须体现出人文关怀。和谐的语文课堂应该诗意浓浓,感悟真切,情感真挚,应该给予儿童精神层面的提升,让儿童在这绚丽多彩的乐园中,潜在的悟性轻轻唤醒,原始的诗情慢慢滋长,固有的灵性得以迸发,从而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和谐的课堂教学,还给学生话语权
和谐的课堂要给学生“说话”的自由,要给学生“说话”的权利,要培养学生“说话”的策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例一:苏教版第八册《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片断
师:森林里是那么美好。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这片森林给你留下了什么?
生:老师,我觉得这句话写错了。
师:是吗?请把你的意见说给大家听听。
生:我家门前的河边就有野蔷薇,开花的时候,我并没有感到芳香扑鼻,更何况是一朵呢?
师:(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你真棒!做到了边读边思考。老师一定把你的发现转告编辑叔叔,让他采纳你的建议。(全班同学热烈地为他鼓掌,佩服地看着他)
二、和谐的课堂教学,敢让学生质疑
教学,如果能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再带着问题走出课堂,那么,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探究的课堂。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做到敢想和敢问。对不敢大胆提问的学生,开始时可以先降低要求,适当地去鼓励他,让他找到自信;而对于提错的问题,教师可先不忙下结论,而是启发学生换一种方法思考,让他找到自信;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远比教师的传授要好得多。这样,师生教学民主,互相质疑,就能共同提高。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跟别人争论。
课例二:苏教版二年级的一堂课内小练笔(续写《狐狸和乌鸦》)
课堂上,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语言表达也一个比一个精彩。就在这时候,一个学生站了起来:“我觉得狐狸并不狡猾,它的反应很快,很聪明,它能不断地去试探人物心里的想法,狐狸能想出这样的办法,难道不聪明吗?”一个学生还没有等我提问就抢着发问:“你怎么这么笨呀?我们从小听了那么多的故事?它呀就是狡猾。”其他学生也跟着附和:“就是嘛,傻瓜才觉得它聪明呢。”学生们对他的质问,我没有去制止,那个可爱的学生说:“为什么不能这么想?狐狸也是为了填饱肚子呀,它这样做,有错吗?”
整个课堂顿时鸦雀无声,我的心也被震撼了!学生的思维是多么不可思议,不可小觑啊!
这些声音是学生内心欲望的外在表现,是灵感的突然迸发,是智慧火花的忽然闪现,是学生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因此,我们要因势利导,做到引而不牵,放而不纵,让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不再遥远,不再有高低之分。教师、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处于和谐互动的活动状态,能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三、和谐的课堂教学,要利用空白文本发挥想象
课堂教学中,倘若教师善于把自己和学生的已有经验、教师的教育智慧、教育思想等相关资源整合起来,便能把这些文本“留白点”变成神奇的“魔法棒”,不仅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还可以让学生在说话的同时表达出自己对本文的理解。教学中,如果教师抓住这些地方,让学生展开想象,悟出文章的真谛,填补空白之处,就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苏教版小语教材第九册《推敲》一课,主要写了唐代大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推敲文字的过程。但是,文中并没有把他们斟酌文字的过程写具体。教学时,我就紧紧抓住人物的语言,让学生想象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并补全对话。学生的对话非常精彩——
韩愈指着贾岛怒气冲冲地责问:“你为何冲撞我的仪仗队?”
贾岛方知惹了大祸,不由得胆战心惊起来,慌忙中从毛驴上滚了下来:“我正在斟酌诗里的一个字眼,无意间冲撞了大驾,求您宽恕,求您宽恕……”
“哦,原来如此,快快请起,我们一起思考思考吧!”韩愈缓了一口气说。
贾岛站了起来,谢完恩后,不紧不慢地说:“此事说来话长。昨夜,我去拜访朋友李凝,谁知他不在家,我就顺便留了一首小诗,其中‘僧推月下门’的‘推’用得不够妥帖,或许用‘敲’更好些,求您指点。”
韩愈听了,饶有兴趣地思索起来:“我看,还是用‘敲’好。因为月夜,用敲表明你有礼貌,也显示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贾岛听了,连连点头,拜韩愈为师。
这些经典的对话,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然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而作为教育者,就应该去触及学生的这种需要,这样课堂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因此,只有在和谐的课堂教学中,坚持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才能让每个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更具有人文性和创造性。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