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县王坛镇中心小学(312055) 陈 坚
何谓“意脉”?“意”指文本所确定的主旨、情感,“脉”指内在的联系、条理。“意脉”就是文本意旨的脉络。
季羡林先生的《怀念母亲》这篇文章就整体看,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的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生动表达了季老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结构分明,层次清晰。但在写作形式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说明当时对两位母亲的怀念之情时,作者借助日记和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这是区别于其他同类文章的特征,是这篇文章的个性。这个性化的特征既是显性的,也是隐性的,可以称之为文本隐藏的“意脉”,一旦被解读出来,就无疑是该文本的主要特征。在本文教学中,如能巧妙拨开文体表达方式的秘密,并引领学生解开它,那么,让学生深刻理解季老对两位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就会水到渠成,入心不浅。
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对《怀念母亲》中季老借助日记和散文摘抄的语段表达对母亲怀念之情所作的点滴思考。
一、细读连续日记,体会夜以继日的怀念
1.从日记选择时间上看,四则日记所写的时间分别是1935年11月16日、11月18日、11月20日、11月28日。稍作留意,我们不禁会问,季老可否只选择其中一二?可否选择一年中其他月份撰写的四则日记呢?那么,季老选择了1935年11月中几乎连续的几天的日记摘抄,究竟又有什么秘密呢?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实质上不简单,涉及季老对祖国母亲的日日思念,对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他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更值得回味的是,季老在这四则日记的描写中,既有晚上对祖国的怀念,也有白天对祖国的怀念,更有阴雨天对祖国的怀念。这是主观性很强的以连续日记的描述来提示深厚感情的延续不断。
2.从日记篇幅的长短上看,四则日记前两则篇幅较长,而后两则的篇幅相对较短。一般看来,季老既然要表达深深怀念之情,就会为如何刻意追求情感的丰满而作大肆的情感渲染。但季老就这么寥寥几句,你能说感情不真挚吗?恰恰相反,季老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难得的自然、真实,或者说这是季老留给读者的空白。这不是情绪的空当,相反却是对祖国母亲怀念之情的高度凝聚,是此处无声胜有声。这不失为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点。有了前两则日记的阅读感悟基础,再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作具体地描写,学生在这样的练写过程中就能真正走进季老的情感深处。这样的表达别具匠心,令人叫绝。这也为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创造了实践机会。
3.从日记内容表达上看,四则日记无一不是季老对祖国母亲的深深怀念。然而仔细阅读思考,就会发现,同样的意思,季老在表达形式上却是不尽相同的。第一则是通过“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的糊在心头”的描写,用“酸酸的、凄凉、浓浓甜蜜”来表达怀念之情;第二则是通过“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的描写,用“真想哭”来表达怀念之情;第三则通过“我现在还真想家,想故园,想故国的朋友。我有时想得简直不能忍耐”的描写,用“简直不能忍耐”来表达怀念之情;第四则是通过“心里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国了”的描写,用“心潮起伏”来表达怀念之情。如果在教学中让学生抓住这些语言品读感悟,就能让学生领悟到语言表达的丰富多彩,进而使学生了解到这种多彩的语言蕴涵着季老对祖国母亲多么深沉的怀念。
二、咀嚼片段散文,感悟始终不渝的怀念
日日怀念,本来就足够深情了,可是还没完,季老还夜有所梦。散文《寻梦》的诞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真情流露,是心的呼唤。季老选择一首一尾摘抄在文中,不能不引人深思。
开头一段:“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最后一段:“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开头一段的描述中,可以感受到母亲频来入梦,季老总是哭醒,再想去捉梦,终究梦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只能永久期待。最后一段虽梦到了母亲,但总是模模糊糊,以怅望灰天,泪光闪闪而显得万般无奈。其实,只要打开季老的散文《寻梦》,不难发现类似怀念母亲的语言如满天星斗,散落其中,如“母亲就这样一推屋角上的小门,走了进来,橘黄色的电灯罩的穗子就罩在母亲头上”“一缕清光透进来。我向外怅望,希望发现母亲的足迹”……我不禁思考:难道仅仅是散文《寻梦》一首一尾最能体现季老对母亲的怀念?我想不全是,形式上一首一尾,实质是情感的自始至终,这样正好在情感的节奏和程度上构成一种张力。这种内容、形式与情感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水乳交融,难道还不足以彰显季老对母亲的浓浓怀念之情吗?
我深信,从心理隐藏的现成预期中解脱出来,揭开文本隐藏的“意脉”,就是告别空洞分析内容的金钥匙,是引领学生走进作品灵魂的绿色通道,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康庄大道。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