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小学语文减负增效初探

  • 投稿毛线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1779次
  • 评分4
  • 42
  • 0

陆开琼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凤凰荷花小学657000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部提出了中小学教学应从应试教学中走出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教育新思想。小学生“减负”问题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焦点。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为此,我积极探索思考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任务。

1.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

要减负增效,首先要在教学思想上转变过来。教师的职责不是把课本、教参上的文字重复讲出来,让学生听明白,不出错误;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搞“题海”,使学生成为缺乏创新的低能者。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及时恰当地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也就是说,教师是要塑造灵魂而不是禁锢灵魂。只有教学思想转变了,才能设计出先进的教学思路,不只是给出结论,而是更注重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现在,知识信息正高速发展,教育系统的新事物也是层出不穷,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多媒体的制作等等,教学方法更是不断优化和创新。所以,教师得不断学习充电,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

2.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减负”、“增效”的主阵地。既要“减负”又要“增效”,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要把“减负”真正落在实处,教师用心对待每一节课是减负增效的关健。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好课不等于能上好课。有句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的仗”。准备充分,对一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逻辑清晰可见,教学目标明确无误,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备课中的主角是教师本身,而上好课的主角是师生双方。上课如演戏,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备课本是剧本。有了好的剧本,好的导演,好的演员,这出戏才演得好。若光有好剧本,导演平庸,演员散慢不用心,这戏肯定演砸。课堂教学的原则要体现教师为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应师生互动,且动而不乱。上课做到明白、准确、新颖、生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试想,教师上得很认真,学生不积极参与,不认真听讲,有何效率可言?为此,教师应化几倍于一堂课的时间和精力去备好一堂课。

我认为,备好课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认真的实施。

2.1备教材

教师要反复地看教材和辅导材料,吃透教材的组织结构,重点和难点,对每一章节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做到心中有数,领会教材所需达到的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目的。要做到这些要求,我们一定要静心地坐下来,去研究,去比较,去熟悉。

2.2备学生

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班的每个学生,可以通过多接触、多谈心、多融洽的手段和方式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动机,接受能力,理解水平,个别差异;弄清每个班的整体差异和特点,然后才能“以学论教”和“因材施教”。例如针对不同班级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生准备不同问题等。

2.3备教法

教法应是建立在学生学法的基础上,是在结合考虑教材、学生、设备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基础上,再以教学法的体系中优选出上好一堂课的教学方法。教育界有个说法:教无定法,但教有法。教师确实要全面考虑,恰当选择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实际上,不管什么方法,都应立足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实施寓教于乐,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和学法,提高素质的教学境界。教师在考虑利用教学手段上也应该是积极的,多种形式并进的,传统和现代手段相结合的思路,目的是使学生直观、形象、生动地掌握好知识。如多用投影片、挂图、示教板等。当然,要准备好这些内容需花一定量的精力去实施安排。但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兴趣,直观教学,轻松学习,减负增效。如果用投影仪来辅助教学,投影片的制作要精心准备好,达到最好的效果。

2.4备练习

在以前,教师搞“题海战术”的很多。布置的练习没有选择性,不管是有用无用,是否重复等摆出了一大堆,学生苦不堪言,穷于应付,事倍功半。现在要减负,就必须精选习题,精心琢磨,自编自拟也必不可少,这样的习题目的性更强,减负增效更明显。准备好了的习题可早作准备,或写在黑板上,或写在投影片上。一部分可作课堂练习之用,另一部分作课后作业。任何事都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我们一方面要应用电化教学手段,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应用。还要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例如识字教学,作为教师我必须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识字的规律,教给学生怎样拼读音节,怎样识记字形等等。如教“歪”字时,我告诉学生“不正”为“歪”来认识这个字,“拍”直接用手势动作演示,猜这个字怎么写,还让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知识、经验,自主选择方法,进行自学、讨论、交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我结合学生自学交流,有机通过“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形的呢?”“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呢?”如教学“闪”、“问”等字时,学生在交流中有的说:“‘闪’字就是一个人躲在门里”;还有的说:“我在家学习遇到了不懂的问题,要开门出去问问别人”等,通过交流记忆的方法,这样既能让大家分享识字的乐趣,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促进口头语言、提高记忆、掌握了识字方法。“教是为了不教”,教法应成为学法的示范,让学生会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

2.5备学生作业的批改

教师应及时批改课堂作业,决不能拖拉,以获得及时信息进行评讲和纠正典型错误。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教师不能不知,在教学中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是很必要的。获取反馈信息的方式很多,可提问一些中差生,可面向整体学生发问,可让学生上黑板练习,可以在讲授完某一知识点、某一练习后让学生举手示意获取反馈。根据反馈信息教师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直到学生理解和掌握为止。存在问题多的个别学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让他们真正搞清课堂上应掌握的内容,这样才能消化下一节课的“食粮”;若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拣一个时间或在下一节课5分钟的复习时间里去重点澄清。倘能长期地坚持这样做,定能形成良性循环,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定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习惯的培养,有利于以人为本,有利于减负增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小学生学习语文预习习惯的形成过程,是个性化理解教材的过程、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引导的过程;是减轻课业负担,创建快乐课堂、和谐课堂、效益课堂的过程。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有备无患。我们主张语文教学“以学定教”、“先放后扶”,就是立足“生本”。教是为了不教,学生会了,教师课堂上再重复,就是浪费生命,就是误人子弟。学习的“预”,是教师事先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发出指令建议,让学生进入预备状态,取得学习的主动权、调控权,进而把握教材的重点、突破难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取得理想的成绩。

“先放后扶”,不是放手不管,而是有序开放、重点开放、层次开放。扶,不是包办代替,拔苗助长,而应当是画龙点睛,雪中送炭。首先教师要明确任务,根据课文单元重点、教材课后练习,尤其是学生字词句段、听说读写的实际学习能力,交待预习任务、方法。如果学生有自己当时通过工具书、网络解决不了的难点,可以与学习小组的同学沟通,也可以在一定时间里与同桌、同组同学合力攻克难关,分享预习成果。上课时,教师“以学情定教路”,检查预习情况,集中点拨梳理,或提纲挈领,或拓展延伸,整体提升教学质量。对待特殊学生,教师或班干部进行个别辅导,不让一名学生掉队。

语文学习的目标离不开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离不开语文知识的丰富与语文能力的卓越。专家指出,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通过怎样的形式和途径实现这种转化,转化过程中要着重解决哪些问题等等,是教育工作者的中心任务。如果采取应试教育填鸭式、灌输式的被动学习方式,那么这种转化必然收效甚微。只有采取交流、质疑、辩论、互动、体验、实践等主动学习方式,这一转化才会变得快速而有效。新课程所提倡的理念和方法为实现这种转化提供了平台,培养预习习惯是这种转化的具体操作与落实。

预习习惯的培养,一般说来,每堂语文课时,我都留出一定时间,检测预习效果。通过字词听写、连词听写、句群听写,检测学生字词句段知识、阅读理解能力和背诵能力。通过小组汇报,预习会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集中难点、亮点(课文精彩之处),锻炼学生说的能力,语言概括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预习习惯的形成,不仅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背能力,自学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网络信息收集与选择能力、联想能力、理解、概括能力、认识能力等都不同程度地得以提升。

我刚带毕业的一个班,从他们小学一年级学完拼音之后,特别是会查字典、使用工具书之后,我就一直坚持让他们自学,逐步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讲新课前,让学生分组有序汇报预习情况,然后,集中突破重点,个别辅导。教师一个人的智慧、时间都是有限的,把学生的智慧汇集起来,再难的课文也不难了。课后作业学生会当堂理解,课文重点、难点能自主掌握,大大减轻了课后的作业量。预习使语文学习成为一件真正开心、快乐的事。因而,我认为,养成小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就是开辟了减负增效的良好途径。

小学“减负增效”是一项细致的工作,更是一门缓慢的艺术。小学生“减负增效”还需社会、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需要各学科的协调平衡,统一思想,才能见成效,才能深入人心,才更有生命力。我们应静心思考,执着追求,宁朴勿华,为基础教育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