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张家港市万红小学(215600) 钱品红
《云房子》一文富有童趣,语言颇具特色:一是浅白,全文没有学生难理解的词语及句子;二是活泼,既口语化又有节奏感,读来像童谣那样朗朗上口;三是规范,字词用得精准,句式有规律。文中规范而有特点的比喻句,教师可以用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说话,以达到积淀语言的目标。朗读为掌握语言规律奠基,想象为模仿语言服务,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读出节奏,掌握规律
朗读除了心灵感受还有身体感受、音律感受,是经过信息处理的,带着朗读者特点的情感。
师:不一会儿,云房子就造好了,形状各样。(生引读:“有的……有的……有……有……也有……”)
师:他读出了句子的节奏,让我们把云房子看得更清楚。
师:你们喜欢什么样的云房子?为什么?
(交流朗读)
师:有的云房子很小,小得怎样?(引读)
生:大一点的麻雀都住不进去。
师: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读“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理解,读出节奏,层层递进,步步落实,掌握语言的节奏,发现语言的特点,真正做到了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的要求。整个导读的过程将“得意、得言、得法”完美地统一起来。
1.读出样态,读出节奏
语文是形象的。“傻傻地横着、美美地开着”,作者运用了严格对仗和有节奏感的叠词凸显云房子的可爱与美丽,是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初步掌握语言规律,积累语言的好素材。课堂上,教师一反“感情朗读”指导的拿腔拿调,根据文本的语言特点,有目标、有层次地教给学生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读出云房子的样态,读出语言的节奏,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引读分清不同的样态,导读读出相同的节奏,合作朗读读出语言的韵律……学生在层层递进的朗读中掌握了语言的节奏,在有节奏的朗读中掌握不同的比喻形式,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规范。
2.读出理解,读出规律
朗读是学生阅读理解的外显,是感悟,是思考,是想象。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出节奏,读出情趣,表达对云房子不同样态的理解;引导学生关注叠词的妙处;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突破“傻傻地”这个难点,读出对文字最直接的感受,读出对文字的理解。当“傻傻地横着”通过学生的朗读表现出来时,文字就有了画面感,有了丰富的情感,也打通了文字与画面的通道,学生朗读的节奏更明快,更清楚了。
二、想象画面,定位模仿
语文课堂教学不能简单地框在文本之中,要适当延伸。在朗读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想象进行云房子形状的再创造。
师:小鸟们在我们读书的时候又造了很多云房子,让我们再去看一看。不过,现在要增加点难度了,在看的时候,你们能不能像刚才那样,用上“有的像……有的像……”来说一说呢?(出示松树状的云房子)
生1:有的像松树那样挺直地站着。
生2:有的像小鸡那样……
师:哦,像小鸡哪样?谁来帮帮她?
生3:像小鸡那样美美地叫着。
师:哦,“叫着”是它的样子吗?用“蹲着”更好。你再来说一说。
生3:像小鸡那样美美地蹲着。
师:好,还可以说“美美地站着”。
这一过程,是积累与迁移、语言与情感圆融统一的过程。朗读的积累促使学生习得语言的规律,图片的出示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说好一句话,特别关注叠词、形态的用法;再引导学生说好对话,把握语言的节奏;最后让学生根据图示自由说,掌握语言表达的规律。
教师的引导,通过想象让文字变成画面,让语言注入生命,让情感飞扬起来。
三、拓展延伸,提升素养
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否带着问题,带着任务走出教室,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在引导学生看图想象说话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这样指导。
师:刚才你们说得真好,下课后想不想自己也来造造云房子?你们可以先画在纸上,想画什么就画什么,然后在云房子旁边,也用这样的句子写一写。
如果说掌握语言规律、模仿表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层层推进的,那么,让学生带着对云房子的无限遐想走出课堂,运用课堂习得的方法展开想象并模仿表达,体现了教师的课程观:打开一篇课文,让心灵敞亮!
课堂以语言学习为根,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培土施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并将快乐带出课堂,走向生活,为幸福人生奠基。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