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三“解”三“促”,提高练笔实效性

  • 投稿鹿壹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352次
  • 评分4
  • 46
  • 0

江苏镇江市丁卯中心小学(212009) 赵芝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依靠语文教材,用好文本,抓住文本中的写作规律,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思想情感。那在教学中如何找准落脚点,引领学生进行丰富而灵动的言语实践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解读文本结构,促学生谋篇能力的提升

崔峦先生说:“怎样写,大多能够从阅读中领悟到。凭借课文的例子,能够使学生举一反三。”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巧妙地将文本的整体架构有机渗透给学生。苏教版语文教材都是按主题组织单元的。第十一册的第六单元就精选了几位爱国名人的故事;在语言表达上虽各有千秋,但是殊途同归,都凸显了人物的精神品质。《给家乡孩子的信》以书信的方式,用聊家常式的语言,在朴实中显真情,抒真感;《钱学森》则引用了钱学森的语言来写一位具有拳拳爱国心、浓浓报国志的男儿本色;《詹天佑》则抓住几个典型事例,通过描述詹天佑“临危受命”“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三个故事来展示人物的品质。教学完整个单元后,我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写人。我引导学生横向比较这几篇文章,从选择材料到谋篇布局,从场景渲染到细节呈现以及详略的处理等。借助文本材料的讨论是可触的、可感的,学生自然习得写人类作文的技巧。单元结束后,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即搜集名人故事,完成一篇作文。学生们兴致很高,大多数完成得较为出色。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其他类型的文章,如写景类、说明类等。作为教师,我们要精心揣摩,找出其谋篇布局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只有习惯性地引导学生感悟优秀的文章、精彩的语段,向他们渗透文章的写作方法,才能提升学生谋篇布局的技能。

二、解读写作特色,促学生表达技巧的提升

每一位作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文风,有自己独特的写作技巧。我们在解读文本时,要注意挖掘文章表达上与众不同之处。苏教版教材的文章,它们都有不同的表达技巧和方法。《爱如茉莉》一文,语言虽平平淡淡,却处处显现真情,刻画了一个又一个能烙入读者心底的细节。这种用细节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的文本无疑是学生学习很好的例子。笔者在教学中并没有长时间纠结于文本的内容,而是让学生回忆自己父母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然后学习运用这种看似不起眼,却能打动人的细节描写来写写自己父母之间的关爱。一位学生在习作中这样写道:“我的爸爸平日不苟言笑,从未听他对妈妈说过体贴的话。但爸爸分明是爱妈妈的。那天很晚了,妈妈加班还没有回来,一向早睡的爸爸拿着遥控器坐在沙发前,不断地调台。楼道里只要传来一丁点的声响,爸爸就像弹簧一样地跳起来,迅速走到门口。可是爸爸却一次次失望地回到了沙发上。夜色更深了,爸爸告诉我,他要下楼去散散步,让我先睡。可我知道爸爸那是去等妈妈呢!”又如《“番茄太阳”》一文,提示语十分生动传神。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了解提示语对表情达意的作用。此外,还有很多:《钱学森》一文倒叙的手法,《夹竹桃》中详详细细的幻想,《安塞腰鼓》中那声渺远的鸡啼反衬静谧的表达效果……真可谓林林总总。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上并不需要教师多大的引领。我们完全可以多花些时间揣摩散落在课文中的特殊的表达技巧,引导学生去关注、学习、迁移运用。教师只有在阅读教学中,从写作技巧的角度与学生共同分析、感受,才能真正发挥教材的写作示范作用,才能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样会潜移默化地给学生的写作插上“隐形的翅膀”。

三、解读作者情感,促学生情感厚度的提升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和凭借。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欣赏品味。受作者或文中人物喜怒哀乐的影响,学生的情感也会不由自主丰厚起来。有了这种情感的积淀,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就会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体验,作文时就能拥有一份内心的真实情感。因此,教师要充分解读文本,解读作者,发挥教材引导情感体验的作用,帮助学生积淀情感。

苏教版第十册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由于作者萧红在行文中处处流淌着童真,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引起学生们的共鸣。教师在教学此文时,应该让学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情动而辞发”。在教师的煽情下,学生阅读此文后,童趣被诱发,在后续练笔“难忘的童年生活”时,往往就能“我”笔写“我”心了。这种在阅读教学中所产生的情感与灵魂的震荡可能是终身的。这样,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就得到升华、积淀。这种积淀将会使学生的作文情感渐渐地丰富起来。可以这样说,阅读就是借助他人来丰富自己。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阅读得其方,写作能力亦即随之而增长。”叶圣陶先生还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重视在阅读教学中为作文教学搭设桥梁,埋下伏笔,让读与写相辅相成、比翼双飞。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