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以课为例,谈中年级的字理识字与字理析词

  • 投稿康斯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377次
  • 评分4
  • 74
  • 0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剑湖实验学校(213000) 周红颜

字理教学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和析词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字理教学在中低年级侧重于字理识字,中高年级侧重于字理析词。笔者现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剪枝的学问》一课为例,谈谈字理识字与字理析词在小学中年级的运用。

一、字理识字——“舞”

字理识字的基本策略:分解组合、析形索义、因义记形。

(一)“舞”字的情况分析

“舞”字虽是课文的生字,但其音、义对中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然而因其笔画、部件较多,学生容易写错。我巧妙借助该字的字理,针对易写错的部件“舛”,设计了“字理识字五步走”。

(二)“舞”字的 “字理识字五步走”

1.联系生活

跳舞要用到身体的哪个部分? “舞”字很有意思,不仅有跳舞的人,还能清楚地看到他的手、脚的动作和使用的道具。

2.引古识今,见形知义

(1)出示“舞”的金文,让学生寻找跳舞的人和其手脚的动作及道具。

(2)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点拨:金文的“舞”字中间有个“大”字,就像一个人伸展手足,两只手拿着树枝、兽尾舞动,两只脚相背,脚趾向外,时而左脚跟点地,时而右脚跟点地。

3.分解组合,溯源对比,重在辨析

(1)出示“舞”的汉字演变图,让学生对比观察。

(2)教师相机指导:上半部像人的上身和树枝,下半部是“舛”(chuǎn),是偏旁,像两足相背。

4.字理为本,多法识记

(1)怎么记住这四条小竖呢?可识记为左边两根树枝,右边两根树枝;也可识记为中间两竖是人的身体,外面两竖是树枝;也可以记做两对小朋友在跳舞。

(2)怎么记住“舛”?(两足相背)

5.字作偏旁,常有变异;构字率强,多作部首;一字排头,统率其余

老师想到了另一个有“舛”的字——“降”。其他有“脚”的字还有“涉、各、尴、尬、交、六”等,请同学们课后先查查《字理手册》再交流。

二、字理析词——“挥舞”

字理析词的程序:“分解析词——组合会意——据文取义——比较品味——运用迁移”。

(一)“挥舞”在文中的情况分析

《剪枝的学问》围绕“种桃能手”展开教学,对“挥舞”与“挥动”二词进行字理析词,能很好地体现王大伯是种桃能手的特点。

(二)字理析词——“挥舞”

1.随文引出

(1)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你能从第二自然段找出能体现他是种桃能手的词语吗?

(2)你见过谁挥舞的样子?(孙悟空挥舞金箍棒、武侠高手挥舞着刀剑)

2.换词比较

(1)老师想到了“挥舞”的近义词——“挥动”。

(2)做做“挥舞”和“挥动”的动作,感受一下两者的区别。

3.分解析字

“动”:繁体为“動”,“力”表意,“重”表声,有力才能动。后来用“云”代替“重”,旨在天上的云是最能动的。意思指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

“舞”: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

二者相对比,“动”比较笨重呆板,“舞”比较轻盈灵活。

4.组合析词

“挥舞”和“挥动”都是表示与“手”有关的动作。“挥舞”速度快,方向多变,动作灵活轻盈;“挥动”的速度稍慢,方向相对固定,动作呆板笨重。

5.联文析义

作者为什么要用“挥舞”而不用“挥动”?(要剪的枝条上、下、左、右、内、外、横、竖、斜、直、弯都有,方向多变;王大伯胸有成竹、潇洒自如、随心而发的剪枝动作,用“挥舞”比用“挥动”更准确,更能表现王大伯的风范。)

6.迁移用义,指导写作

(1)你能用“挥舞”说一个句子吗?(理发师、李小龙、彩带体操)

(2)指导写作。每个词有每个词的侧重点,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要选用准确恰当、有表现力的词,这样,我们的作文才会生动精彩。

在中年级运用字理,让学生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并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品词、品句和品读等语言训练,能使语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了很好的统一。只要我们抓住中年级识字、析词的侧重点进行字理教学,就能使词语的品味回归本真,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