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启蒙教育阶段,在这段时间内,学生会接触到陌生的知识,学习如何写字、算数、绘画等,其中写字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环节。由于小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文字,发生错误是难免的,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适当进行纠正,让学生正确书写文字。主要探讨小学生书写出错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纠正错别字的策略,希望能够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错别字;学习习惯;汉字组成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质量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兴趣、未来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在纠正学生错别字的过程中,教师要先分析出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策略,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小学生出现错别字的原因
1.汉字本身特点
学习汉语的人都会反映汉字书写的难度极大,主要原因就是汉字包罗万象,汉字的起源包括象形文字、形声文字、会意文字等,文字数量也十分庞大,给书写者带来不小的压力。
2.小学生自身学习的局限性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接触的事物也比较少,在书写文字时,会感到非常陌生,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记忆程度不深,在学过之后很容易忘记,再次书写时,就会发生错误。此外,小学生对文字的感知能力也比较差,例如在写“拔河”时容易写成“拨河”,一些细节问题难以捕捉到。
3.教师的原因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会增加教学的内容,每节课文字的数量较多,学生在学习下一个文字时,会忘记上一个文字,一节课下来所记住的文字数量非常少。还有的教师忽视了听写的重要性,不注重多种方法相结合,致使教学效率不高。
二、小学语文纠正错别字的策略
1.理解汉字的字义
在充分理解汉字字义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快速地学习汉字,掌握汉字的正确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先为学生讲解汉字的意思,然后再教他们如何书写,这种先讲字义的方式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的感觉,让学生从音、形、义等方面对汉字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从而减少错别字的发生。
我国的许多汉字都存在一定的规律,当学生掌握这种规律之后,就能举一反三,学会如何快速记忆,而不会被汉字的假象所迷惑。同时,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书写的内容,侧重于文字的听写,对学生经常出错的文字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可以让他们对这些文字产生一种正确的认识,发现经常出错的规律,从而提高自己的严谨度以及对文字的敏感性。例如,学生在写“候”与“侯”两个字时,经常不清楚两个字的使用区别,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这两个字的含义,在与时间、季节发生关系时,要使用“候”字,当形容王侯将相等有社会地位的人时,要使用“侯”字,通过这种类似的讲解,加深了学生的理解,降低了学生犯错的概率。
2.利用汉字的相关性
汉字包含许多规律,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学习汉字,也能减少错别字的出现。所以,在汉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使用触类旁通的方法,通过汉字不同的笔画、不同的读音、不同的适用语境等来提高汉字的区分度,让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我国的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在几千个汉字中,难免会出现相似的情况,此时教师要将类似的文字进行组合教学,让学生区分不同的汉字,在区分的过程中,学习的效率也会提高。例如教师在教授“木”字时,可以再将“禾”字加入进来,让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两个汉字之间的区别,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者,许多汉字的偏旁部首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例如“晴”“情”“清”“睛”等几个字非常相似,教师注意使用偏旁部首当作区分的方法,让学生根据偏旁部首学会理解这些文字,理解文字的语境,从而减少书写错误。
3.建立错别字记录本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建立一个错别字记录本,这样能够让学生加强对汉字的记忆程度,减少错别字的出现。例如学生在习题中、作文中经常会出现错误,教师就要让学生将其中的错别字以例题的方式记录到自己的错题本上,并帮助学生将类似的汉字进行区分,梳理汉字的脉络,学会区分汉字的区别。学生在错别字记录本上要详细记录自己的错别字,并及时进行更正,将正确的汉字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来,这样做的效果更加醒目,也容易记忆。例如在词语“口渴”和“喝水”中,很多学生会弄混“渴”字和“喝”字,此时,将这两个字记录在本子上,就能根据偏旁部首的不同进行区分,加强学生对这两个错别字的记忆。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认识到汉字教学的重要性,及时纠正学生的小错误,不能只通过反复记忆来加强认识,还应当注意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消除错别字产生的根源,提高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发挥汉字的相关性和区别性,对非常容易混淆的错别字进行重点记录,让小学生在正确的习惯下进行书写。
参考文献:
[1]刘敬孝.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纠正错别字[J].教育教学论坛,2014.
[2]袁龙娟.小学语文纠正错别字教学探析[J].考试周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