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射阳县小学(224300) 李 艳
《猴子种果树》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猴子听从小鸟的指导种果树,结果一无所成的寓言故事,目的是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在工具性的基础上,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获得人文感悟是关键。为此,我从故事入手,和学生一起说故事,在故事中识字、写字,分享故事蕴含的智慧。
一、用好字串,梳理脉络
《猴子种果树》故事线索简单,脉络清楚,但篇幅并不短。如何让二年级学生更快更好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是我在教学中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我采用词串教学,根据文本的词串,发展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师:这几个词,我将它们排列在一起,你们能用这些词讲个故事吗?
词串如下:
梨树 乌鸦 哇哇 梨五杏四
杏树 喜鹊 喳喳 杏三桃四
桃树 杜鹃 咕咕 桃三樱二
樱桃树 樱桃好吃树难栽
我根据猴子种果树的脉络,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排列词串,让学生根据词语之间的逻辑进行说话练习。在词串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朗读第一组词串:梨树、杏树、桃树、樱桃树。
师:这些都是果树,你们还知道哪些果树?
生:苹果树、橘子树、柿子树、木瓜树,还有香蕉树。
朗读词串:梨五杏四,杏三桃四,桃三樱二,樱桃好吃树难栽。
师:这都是种果树的宝贵经验。什么叫樱桃好吃树难栽?
生:意思是樱桃树不好活。
朗读词串“乌鸦、喜鹊、杜鹃”后,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讲了一些有关鸟的故事。有的学生知道乌鸦反哺的故事,再加上词串“哇哇、喳喳、咕咕”,他们领会到了大自然中鸟类叫声的丰富,积累了词语。
纵行排列的词串朗读,帮助学生拓展词语种类,由一串词语学到更多词语,丰富了词语积累。另外,我再让学生根据横向的词串排列,简单串联一个故事,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讲,这样就将故事的脉络理了出来。
二、讲活故事,打通脉络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把握生字词,教给学生识字、写字的方法。我一方面让学生讲故事,一方面则由生字词入手,打通文本的脉络。
《猴子种果树》中共有9个生字,其中有“肥、浇、拔、施”等几个较为复杂的生字,还有几个容易写错的字。为此我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扎实学好生字词。
师:猴子种下了梨树,天天做两件事:浇水和施肥。“浇水”的“浇”字怎么写?
生1: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尧”字。
师:如果将三点水换掉,能组合哪些字?
生2:换成“火”字旁是“烧水”的“烧”字,换成“日”字旁是个“春晓”的“晓”字,换成提手旁是“挠痒”的“挠”字。
师:“施肥”的“肥”字怎么记更好?
生3:左边是个“月”字旁,右边是个“巴”。“月”字旁的字还有“胖、腿、胳、膊”等。
师:这些都和肉有关。这个“肥”字要写得瘦一点才好看。猴子又做了两件事,拔掉杏树改种梨树。如何识记“拔”和“改”字?
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生字有更深的理解,我引导学生随文识字,扎实指导其书写,如“拔”是提手旁,右边是“朋友”的“友”字加一点。
通过故事,我进行生字词的指导,然后带领学生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讲故事。如我出示故事的结构,学生通过填空说故事:“正当( )成活的时候,一只( )对猴子说:‘( )怎么种呢?有句农谚( )要等( )年才能结果,你( )?’”
在说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够根据语境,适当调整句子,使故事更加完整有序。这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有利时机。
三、看清本质,升华文本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引导其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文本的深刻意蕴,是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比较迫切的课题。为了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涵,我让学生思考并续编故事的结尾,借以拓展思维,看清文章的本质。
学生认为,猴子种了樱桃之后,发现樱桃太不好活了,于是它又将樱桃树给拔了,栽种梨树。也有的学生认为,猴子种了樱桃树之后,等了一年也没有见樱桃树结出樱桃果,非常后悔,觉得自己上了鸟儿们的当,它们都在欺骗自己。是这样吗?
师:猴子主要错在哪里?
生1:太心急了,急于吃到果子。
生2:它太没有主见了,听了乌鸦的话,又听喜鹊的,听了喜鹊的话,又听杜鹃的,就是不敢听自己的。
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故事情节时,我设置问题:鸟儿们说的话都有道理吗?为什么猴子照着做,却没有成功?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学生的思考进一步深入,理解到鸟儿们太热心却多嘴。根据经验出主意想要帮助猴子,这个做法本身是好的,并非要害猴子,结果却误导了猴子,让猴子一事无成。但这并不是根本原因,重点在于猴子本身,它如果能坚持自己的观点,梨树早就结了果子,它也早就吃上了梨子。
我在《猴子种果树》的教学中,紧紧抓住故事,带领学生读故事、说故事、品故事,最终将语言文字内化于心,与文本契合,而这正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