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对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语文要素的理解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2-11-11
  • 阅读量78次
  • 评分0

摘    要:统编教材双线组元的编排方式使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融合进入教师的研究视野。教师应当认识到语文要素必须是面向语文的,是体现语文特征的;语文要素贵在落地;语文要素奠定着语文学习的基础,明确了语文学习的方向。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基于自己的教学经验,深入理解语文要素,并将其融入具体教学环节,使之成为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有力推手。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要素;教学理解;教学思考;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Elements in the National Textbooks for Primary

Chinese

Zhang Lihua


统编语文教材最大的特色就是双线组元,也就是在强调人文主题的同时兼顾语文要素。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主编陈先云曾说:“教部编教材,应该按照部编教材的编写理念来设计教学……教材改变了以人文主题组织单元内容的模式,采用‘双线’、按照单元组织课程内容,体现出宽泛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相结合的特点,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尽快突破人文主题的思维定势。”[1]对双线组元这一举措以及教材编写者的解读,人们在接纳的同时也产生了丰富的思考和有益的争鸣。这种情形是在意料之中的,课程改革之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了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特征。人们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理解,也曾出现过较长时间的讨论:语文教学到底该关注工具性还是人文性?而最后,来自教材编写者和课程标准修订者的声音是:语文课程应当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那么,今天面对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在具体的教学中又应如何理解和实践呢?这个问题显然是具有思考价值的,尤其是当人们已经接受了人文主题的时候,对新出现的“语文要素”,更应进行充分的思考,以便为后面的实践奠定基础。


一、对小学语文要素的理论解析

目前,一般认为“语文要素是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学段目标’的分解与细化”。人们常说的语文能力、学习策略、教学目标等,都是语文要素的组成部分。分析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可以发现,教材把语文要素分解到了各个单元之中,每个单元前都有几句简洁的话,上面是人文主题,下面则是语文要素。将语文要素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这为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理论与实践形成匹配关系,也为了凸显语文课程中的语文要素,并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必须加大对教学策略的改进力度,做好学习方案的指导工作,在促进各项语文要素提升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科学高效、知识体系鲜明的教学过程。[2]


在此基础上,笔者以为还应从另外几个方面去进一步理解语文要素:


首先,语文要素是面向语文的,是体现语文特征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语文要素的内涵比较宽泛,除了上面提到的语文能力、学习策略、教学目标之外,隶属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知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乃至于语文核心素养,也都可以视作语文要素的组成部分。


其次,语文要素贵在落地。学生只有通过积极有效的语文学习,掌握了各项语文要素时,语文要素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所以,语文要素的活力实际上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与内化过程当中。


再次,语文要素奠定着语文学习的基础,明确了语文学习的方向。如上所述,语文要素的组成是非常丰富的,如果各个部分能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效落地,那么自然就能帮学生奠定坚实的语文学习基础。而学生一旦站到这个基础之上,达成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就有了极大的可能。


在认同这些观点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关于语文要素的争鸣。当前关于语文要素的争鸣,主要体现在概念与内涵两个方面:从概念角度来看,有人认为既然是“要素”,那就应当是“必要的因素”,但是在分析教材之后,可以发现即使将某一册教材中的语文要素相加,也有200种之多,如此数量众多的“要素”,降低了“要素”这一概念的含金量。还有研究者尝试从“语文要素”概念的角度去探究,结果发现对这些概念并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这在客观上也确实是一个不足。而从内涵的角度来看,目前绝大多数关于语文要素的解读都似乎有些肤浅,很多就是将“语文”和“要素”两个概念进行叠加,然后用这个“新瓶”去装上一些“旧酒”。这种理解在一线教师当中非常普遍,这自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至少从逻辑上来说,如果教师自身对语文要素都理解不清,要想将其顺利融入教学过程是不可能的。


二、对小学语文要素的实践认知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对教师而言,语文要素既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共识,又在更大的范围内有所争鸣。这样的情形对于语文学科的健康发展来说是正常的,也是有益的。很多语文概念正是在类似的争鸣当中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的。一线教师面对这种情形,不应感到茫然,更不要因此而非议。这是因为,一方面,无论是语文课程专家还是教材编写者,提出语文要素这一概念,都不是随意之举;另一方面,关于语文要素的理解,还是应当结合教材,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去理解并演绎。


分析小学语文教材可以发现,统编教材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分成若干个“点”,这些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各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中。这样编排便于学生形成语文素养,顺利建构语文能力,更便于教师明确“教什么”,从而走出“人文主题”的思维定势,着力研究语文要素的落实。


以三年级下册为例,第一单元包含了《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等四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飞鸟在空中翱翔,虫儿在花间嬉戏,大自然中处处有可爱的生灵。”单元语文要素是:“1.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画;2.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3.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这里之所以将人文主题阐述出来,是因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语文要素不可能孤立于人文主题之外,既然是双线组元,那在教学的时候就应当双线并进,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但是考虑到行文的目的,这里阐述的重点仍然是语文要素。


解析上述语文要素,可以发现这一阐述本质上是指向学生的,让学生去“试着”“体会”,这里既有柔性的要求,同时又有明确的体验指向,因此无论是从行为主体的角度来看,还是从行为本身来看,这样的阐述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都有高度的契合性。在四篇课文的教学中,语文要素及其落地要求也具有明确的实践性。


例如学生学习杜甫的《绝句》,这首诗是诗人杜甫在两年的颠沛流离之后,居于成都草堂,面对浣花溪一带的美丽春光写下的。学习本诗,学生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按字面意思去构建诗中所写的风景。这样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生动形象地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认识到这一点,再去看语文要素中的“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画”,就会发现其中的深刻用意。很显然,这一要求的重点是“想象画画”,而其基础则是“读”,所对应的动作与认知要求则是“读”与“画”。真正在落实这一语文要素的时候,教师就应鼓励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根据自己的想象,一边借助自己的绘画技能,将自己的阅读结果以及理解体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也可以自然地得到实现,因为要想准确地把诗中所描述的景象画出来,就必须理解诗的每一句。在理解的过程当中,学生自然会体会到这些语句的优美与生动。当然,这是一个需要关注细节的过程,在这首诗当中,整首诗的意境是优美的,因为作者写到了日、江山、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短短4句写了8个事物,而且能将这些事物有机融合在一起,构成一种优美之境。当学生通过自己的解读发现了这一特征后,在画画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会想着将这些事物表现出来。那么,这首诗的生动性又在哪里呢?这就需要学生继续去体会诗句,于是在体会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日是迟日,风是春风,沙是暖沙;还会发现江山是“丽”的,花草是“香”的,燕子是“飞”的,鸳鸯是“睡”的,当事物加上特定的形容词,自然也就营造出了一个生动的情境。学生在情境中画画的时候自然就会思考,怎样画出江山丽、花草香、飞燕子、睡鸳鸯。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学生经历了这些过程,他们就不仅能画出符合诗意的画,也能用语言描述所画的景物,或者直接用文字进行书写,于是也就达到了“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的效果。


从以上解析可以发现,对于《绝句》这首古诗而言,语文要素的落地是可能且可行的。


三、对小学语文要素的教学反思

结合上述教学案例,反思对语文要素的理解与争鸣,可以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基于自己的教学经验,将对语文要素的理解融入其中,是可以形成符合自己风格的双线教学的,当然也就能够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这里实际上涉及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运用心中的“那把尺”来衡量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对于语文要素这一概念,反思及其评价是重要的。有同行通过研究指出,语文要素评价是基于语文课堂教学构成要素,参照语文评价目标对语文课堂教学事实进行的价值判断。这给语文要素的评价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语文要素的评价可以包括三个维度:一是语文教学的目标维度,二是语文教师“教”的活动维度,三是学生“学”语文的活动维度,它直接指向语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3]


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基于语文要素的评价与反思思路是可行的。教师紧扣“教”与“学”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锁定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去反思教学过程中语文要素的体现,可以为语文要素的落地指明一个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赖李真.指向语文要素的小学语文“自然化”教学构建[J].语文建设,2020(14).

[2] 刘金花.浅谈小学语文课程语文要素的策略指导[J].课外语文,2020(03).

[3] 朱伟.语文要素评价的维度、特征及策略[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