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怀宁县马庙中心学校(246100) 储爱美
[摘 要]课堂评价是教学中一个不能忽视的环节。它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语文课堂评价要充满激励性,要具有指引性,要有启发性。语文教师应合理运用课堂评价,指引学生学习的方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评价 语言 激励 指引 启发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47
恰如其分的课堂评价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能使原本一潭死水的课堂,变得春意盎然;使无精打采的学生,变得活力四射;使课堂教学峰回路转,精彩辈出。那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魅力呢?
一、评价要充满激励性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性。作为语文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敏锐地从学生的发言中捕捉到闪光点,并毫不吝啬地送上自己的赞美。让赞美根植在学生的心田,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稚嫩的身心。如我执教《凡卡》一课的片断。
师:将这段的内容读给大家听听?
(生一读)
师:孩子,你有进步了。
(生二读)
师:从不流利到流畅,你成长了。
(生三读)
师:你的长进就在你的流畅中!加油!
(生四读)
师:谢谢,你让大家明白了,多读几遍就一定能读好。
在上述片段中,我对学生的初读进行了准确而到位、真诚又激励人心的评价,使学生得到了被肯定的欣喜。在这暖洋洋的教育空气中,学生怎能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呢?他们的思维又怎能不会绽放出智慧的火花?
二、评价要具有指引性
在多元解读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往往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会有很多独特的感受。这些都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珍视、呵护。但是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和多元理解,并不是说有错不改,有错不纠。教师的指引性评价应该出现在学生的认识发生偏差之时;应该出现在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文本取向发生冲突之时。
一次班级读书会中,学生通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节后,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一位学生说:“我喜欢白骨精,因为她为了吃到唐僧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说完,他喜滋滋地坐下了。这时,许多学生附和道:“对,白骨精不怕困难,迎难而上。我也喜欢。”听着学生们的发言,我一愣,随即明白了学生的道德认知发生了偏差。我沉默了一下后反问:“白骨精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学生想了想说:“坏事。”我又接着问:“白骨精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地做坏事,你们也喜欢她吗?”学生们红着脸摇了摇头。
在这个片段中,对学生道德认知的偏差,我不是熟视无睹,也不是直接指出,而是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让学生很快在我的启发下获得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认知。
三、评价要有启发性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因此他们的认知水平还停留在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程度上,无法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在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的启发性评价就能为他们铺设一个可以攀登的台阶,让他们到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如一位名师训练“有……也有……”这一句式时的精彩片段。
师:(左手举起一支铅笔,右手握着一位小朋友的手)你好,我有一支铅笔。
生1:(高兴地站起来,也举起了自己的铅笔)您好,我也有一支铅笔。
(教师亲切地示意这位小朋友和自己一起说:“哈哈。我们都有一支铅笔。”)
(这时,教师又巧妙地提高了对话的难度。同时,课堂也妙趣横生,韵味无穷……)
生2:我有一件衣服。
师:(摇摇头)这有什么稀奇?
生3:(想想)我有一件漂亮的衣服。
师:(高兴地)我也有一件漂亮的衣服。
师:你们能不能说说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生4:您好!我有一颗爱心。
师:(激动得竖起大拇指)你好,我也有一颗爱心。
合:(愉快地)哈哈,我们都有一颗爱心!
……
上述案例中,教师在赞美与肯定学生后又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这些更高的要求因为有了之前的铺垫,学生想一想就能轻松地回答出来。在这节课中,教师的评价既给学生铺设了可攀之梯,又为他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学生的训练也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总之,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要充分发挥语言评价的魅力,做到“一字一句拨心弦,一吟一咏润心田”。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