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农村语文教师难在教学理念

  • 投稿VVVV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850次
  • 评分4
  • 69
  • 0

湖北省公安县章庄铺中学 张 平

【摘要】部分农村学校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问题,都是教学理念落后造成的。文章通过两节课的剖析,提出了转变教学理念的三点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教学理念;语文味;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2-0133-02

最近,笔者有幸作为公安县农村均衡教育迎检专家组成员,到全县各乡镇巡回听课问诊。闸口中学建议笔者听语文骨干教师郭老师的课,执教的是七年级的《伟大的悲剧》。就课来说,他上得很传统,就是按部就班,教室里都有“班班通”,教学问题都是通过屏幕呈现出来,分成“复习检查、总体感知、问题探究、文句品析、延伸拓展”几个环节,每个环节设计2~3个问题,算起来共有十几个问题。

在藕池中学听了八年级马老师的课,马老师是一位中年女教师,上的是日本作家星新一的《喂,出来》。课也是分成几个环节:一是背诵积累,复习检查;二是查阅资料,说说文体;三是概述内容,整体感知;四是理清结构,问题探究;五是品析句段,赏析语言;六是拓展延伸,补写结尾。也是提出了十几个问题。

两位老师都是中年教师,有近30年的教学经历,都属于经验丰富的教师了,课堂上显得沉稳,不慌不忙。整个教学思路清晰,板块明确。问题全是用多媒体呈现出来,多媒体使用很熟练,能充分显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越性。有些教学环节很有创意,马老师在检查学生的生词掌握情况时采取央视《成语大会》的形式,让学生走上讲台,一个说解释,一个猜词。作为农村学校的教师能上成这个样子,已属难得。

一周时间听了16所农村初中的30多节语文课,其中45岁以上的教师占70%,在与老师座谈时,感受最深的是有效的语文课不多,低效的语文课比比皆是,共性就是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问题,以郭老师和马老师的课为例来说明。

一、少些“套路”,多一点“个性”

他俩的教学环节基本相同,只是所教的课文不同而已,都是按照一个固定的教学思路推进。笔者心想,这两位教师平时上课可能也是按照这个套路进行设计,万变不离其宗,把活的语文按照死的套路进行教学。比如,这两节课的教学思路几乎完全相同,顺序不变,不分重点、不分主次,上课时轻车熟路、按部就班。教学固然需要模式,但要灵活运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这就是最好的方法。同理,教学有模,但无定模,贵在得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这才是最好的模式。教师要建立模式,让课堂教学沿着规律进行。但不能模式化,不能使模式僵化,不能僵化不变,要创造性地使用模式,有时要完整贯穿模式,有时只能使用模式中的某一部分,有时要跳出模式,另谋高招。一节课不应该也不可能制定一种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

对于这两节课,任课教师都花了不少精力和热情,研究了这一节课实现有效教学的模式,为这节课认真准备了课件,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环节,甚至详细到连导语该怎么说,后边结论该怎么讲,中间该怎么弄……虽然模式是引领教师规范教学的好做法,但它同时僵化了教师的思维,实际上是引领着教师往匠师的路上走。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要根据教学重点,要有侧重,有些环节可以不要。例如,这两节课都有整体感知部分,总要设计一两个问题,这个部分和后面的“问题探究”有些是重复的。但为了显示教学模式的完整性,还是硬性设计了一些琐碎的问题。

二、少一点“以教为中心”,多一点“以学为中心”

因为问题设计得比较死,都打在屏幕上,学生回答后还要将答案呈现在屏幕上,总是不敢回答,期待着教师的“标准答案”。有的学生不是读课文根据思考来回答,而是不停翻找《教材全解》一类的参考书寻找答案,这类现象还是教学理念出了问题。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曾经把课堂教学分成三个层次:一是以教师的教为主;二是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回答;三是师生共同探讨、平等对话、成果共享。很显然,这两位教师的课还是以教师教为主,虽然都是通过提问让学生回答,但所有的问题都是教师设计的,学生在课堂没有体现出自主性,更没有合作学习。虽然有“问题探讨”这个教学环节,但光有问题没有探讨,叫上几个学生支吾了一阵,回答支离破碎,教师就把标准答案打在屏幕上。没有必要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好像套在无形的框里没有被激活。

一节课的成功,既要看学生参与的广度,又还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深度而言,要看学生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探究。从广度上看,两位教师的课因为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提出问题,学生没有多少兴趣,只有少数优秀学生才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其他学生只是旁观者,低着头在《教材全解》中寻寻觅觅,或者静静地记录课件上给出的标准答案。

三、少一点“老生常谈”,多一点“语文味”

整节课没有听到读书声,尽管这两篇课文篇幅都很长,不可能在一节课内通读,但可以读一段或读一句,通过朗读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教学《伟大的悲剧》时,教师让学生说“斯科特的悲表现在哪些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其中的片断来体会“悲”,这比教师直接把答案概括出来要好。语文,特别是文学作品,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深沉的感情来表达主题,语文教学应“以声传情”,通过朗读让学生来体会感情。另外,没有语言的品咂,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修辞的得当、句式的丰富等活动,虽然也有“品味佳句”这个环节,但最终落脚点却在对句意的理解层面。

语文要有“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因此,一堂好的语文课,要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要落实语言文字的学习目标,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特别是语文课要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读,通过读来体味汉语言文字的韵味,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来领悟文本的主旨,来受到情感与精神的熏陶。语文是读出来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靠分析,而是主要靠读,这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琅琅的读书声是语文课堂上最动听的声音,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用心灵拥抱语言,与作者直接心灵交流。很多专家型教师都把读推崇到至高无上的位置。当然,语文课的读,不是一遍又一遍毫无起色地朗读,而应读一遍有读一遍的效果,要有朗读水平的提升。课堂是训练学生朗读水平的主阵地,要回归文本,还课堂琅琅的读书声。语文课应该以读为主,通过读来解决语感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读、觉悟诵读去感悟、体会语文文字之美,用心灵和文本直接对话。

两位教师都有顾虑:工作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学习进修或外出学习,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自己地处偏僻很无奈;由于人数少,很难开展像样的校本培训;年龄比较大,接受新观念、新知识就显得慢等。这也令笔者感受到接受新理念、转变教学观念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这不是通过听报告、在暑期里接受几天继续教育培训就能解决的,还需要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多到农村学校走一走,倾听一线教师的呼声,解决他们在工作上遇到的具体难题,多给他们提供一些学习、进修的机会。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钱夙伟.“老课本”何以温暖依旧[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10,(12).

(编辑:易继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