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育才中学 周 彪
【摘 要】多媒体给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一股新鲜气息,但它是一把“双刃剑”,若使用不当,就可能会导致教学走向另一极端。在当前的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区:一是过度使用多媒体,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二是过分依赖多媒体,而忽视了教学灵魂;三是过多展示课件,致使师生缺失情感交流。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做到适时、适当、适度地使用,同时还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多媒体;误区;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7-0133-02
将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目的是改变常规、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这已成为当下教学的一个焦点。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呢?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当前教师们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存在着较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多媒体的滥用和误用。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以使多媒体更好、更有效地服务于教学。
一、多媒体的运用误区
1.过度使用多媒体,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借助计算机平台与多媒体相结合,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他们往往更加关注课件的展示与显示效果,这样做就必然会减少师生、生生间的交互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计算机平台教,学生通过计算机平台学,而忽视了师生对知识的直接研究及彼此间感情的交流融会;教师在计算机平台上操纵、演示课件,展示情境、问题及答案,学生被动地接受,这样,他们虽然知道了问题的答案,但却缺少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过程。
实践证明,多媒体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收集起来,实现图文并茂,从而极大地满足学生视、听的需要,让他们仿佛身临其镜,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但多媒体并不是一把万能钥匙,拿语文学科来说,语文是借助语言文字表达情感的,是一门充满了想象力的学科,因此,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总是将做好的内容展现给学生,而略去学生的思考过程、省掉教师和学生交流的过程,这样就不能达到情感交流的目的,更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从而极大地限制了他们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师应当适时、适度地选择和使用多媒体,也可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过分依赖多媒体,忽视教学灵魂。好的教学设计是一堂好课的前提,也是一堂好课的灵魂所在。但在当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忘记了多媒体是“用于辅助教师的教或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一个辅助、一个促进,很清楚地摆明了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地位关系。但很多教师却颠倒了这种关系,用多媒体代替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只注重多媒体的趣味性、时尚性,而没有对教学进行有效地分析和设计,这样做虽然省时省力,但遗憾的是许多多媒体并不是教师自己制作,而是借鉴或挪用别人的,课堂中很少有教师自己的思想,教学陷入了程序化,没有太多精彩的生成,有的只是大量的预设和一键到底的简单操作。因此,在教学中应先进行良好的课堂教学设计,进行自我解读,要在明确教学目标,找准教学重点、难点的前提下,再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实施教学。一堂课好不好,能否吸引学生,不在于是否使用了多媒体,而在于教师是否向学生展示了自己的教学意识和教学思想,一个课件无论多么优美,脱离了课堂教学都将会是无用的,用不好还会适得其反。
3.过多展示课件,缺失情感交流。教学是师生间彼此交流、对话的过程,更是情感融合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语言、眼神、姿势等的交流、反馈,实现教学的有效开展,帮助师生双方把握教学进度,以利于教师有效地讲解教学中的重、难点。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个人的魅力,如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的表情,将良好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政治觉悟等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虽然多媒体也能借助声音、影视、图片等营造出良好的意境和氛围,但永远替代不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调查发现,在教学中过多的媒体展示不仅占据了有限的课堂时间,而且还造成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的缺失。例如,某位教师在用多媒体上信息技术课时,将导入语、过渡语,甚至问题的设计以及教师准备好的问题和答案都用多媒体幻灯片一一展示出来。可以想象,知识点不是由教师激情四射、豪情满怀地讲出来,而是对着电脑一句一句地读出来,其渲染气氛、激发兴趣、创设情境的作用还剩几何?课堂中的情感交流还剩几何?多媒体为师生展示了一份备好的充实的教案,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收获的只是一些干瘪瘪的知识,其情感、态度、价值观及人生观的良好教育都无从谈起。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对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若使用不当,就得不偿失了。多媒体如同一把“双刃剑”,现代教育技术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思想。同时,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还应该把握学科、课时内容、学情等特点,合理而恰当地用好先进技术,只有这样,才可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那么,面对以上多媒体使用中的众多误区,如何做才能让多媒体更好地辅助教学呢?
二、矫正策略
1.突破教学难点时使用。新课改加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倡导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新课改也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更改和补充,使知识更加生活化,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材中的内容有些是学生所不熟悉的,更不可能亲身经历。这时,如果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声为有声,所呈现的知识则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在教学中,有些抽象的东西,比如生物中一些分离实验、语文中所描绘的一些画面,可以借助多媒体所包含的虚拟技术将这些内容直观而形象地展现出来。例如,某老师在执教《观潮》一课时,反复播放钱塘江大潮的录像,让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壮阔而恢宏的气势。潮水的气势本来空灵而抽象,但通过观察实象,学生就能具体感受出这种气势,只需反复观察,便能了然于心,在这里,录像就成了文字符号与学生心象转换的媒介,促使教学现象得以大大提升。
2.进行教学评价时使用。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大多是通过学生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以及考试检测作出评定,有相对的滞后性。多媒体走进课堂,教师有了先进的教学手段,便可进行即时评价和反馈,在有联机设备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完成作业,教师也可以随时检查,找出典型例子,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或诊断,或开方,或治疗,由此,使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和良性互动切实而有效。
3.使用时要坚持适当的原则。多媒体教学只是传统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学方式,并不是万能的,用得好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并不能代替常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应以简洁和实用为主,不能花里胡哨,一些教师的课件图文并茂,各种声音接连不断,严重干涉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思维。在使用多媒体时,教师需要将那些适合于用多媒体表现的内容呈现出来,将传统教学难以解决或解决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展示出来,而不是将一些课本上已有的,或是完全没有必要用多媒体展现的东西用多媒体来演示,那样只能是走个过程和形式而已。恰当使用多媒体不仅指恰当选择教材,还包括适当选取媒体,录音、录像、投影、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网络等,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利弊,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根据教材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加以合理选用。
4.在使用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在何种教学环境,学生都应居于首要地位,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仍然是主导,学生仍然是主体,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工具。如果教师的教学被人机互动的形式所束缚,忽视了师生互动,这种多媒体教学就是无效的。对此,教师应该想方设法促成师生互动,师生交流,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时刻关注他们的反应和表现,而不应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媒体的操作上,那样只能是本末倒置,达不到良好的教学目标,也很难实现教书育人的功能。
总之,多媒体不是万能的,不是何时何地都可以使用,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找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点,科学地、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发挥它的优越性,使之更好地辅助教学,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前行。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梁柏明,吴书敏,甘子成.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7,(7).
[2]于磊.多媒体教学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J].南方医科教育,2005,(1).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