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彤
标点与虚词,似乎是微不足道的文字符号,但在传情达意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阅读教学走向深处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读者对这类言语形式咀嚼体味所能够达到的细腻程度。
20世纪前期,朱自清就对言语形式给予了高度关注。他认为:长期以来语文课堂中一直忽略语文自身的内涵而倾向于思想意识,语文教育对字义、词汇、句式、段落、结构等言语形式极度漠视。他批评说:“(阅读教学)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字句的修饰,篇章的组织,声调的变化等。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其思想,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他强调,语文阅读教学必须“从词汇和比喻的选择,章句和全篇的组织,以及作者着意和用力的地方,找出那创新的或变古的、独特的东西,去体会,去领略,才是切实的受用”。
半个世纪后,汪曾祺同样强调文本的言语形式。他说:语言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应该提到内容的高度来认识……语言不是外部的东西。它是和内容(思想)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语言不能像橘子皮一样,可以剥下来,扔掉。……世界上没有没有语言的思想,也没有没有思想的语言。语言的粗糙就是内容的粗糙。
如今,中学语文教学界开始形成一个基本共识:阅读教学应该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屈指一算,这一共识的形成,几乎长达一个世纪。当我们终于认同“合宜的语文教学内容就是言语形式”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才能真正把握文本的言语形式呢?如何让阅读教学更加具有实效性与针对性呢?
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如下两个案例对于讨论这一问题具有很大的启发价值。这两个课例有一共同特点:在对看似不起眼的标点、虚词的品味过程中,使得阅读教学不断走向细腻与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