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再别康桥》教学实践与反思

  • 投稿令狐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804次
  • 评分4
  • 28
  • 0

唐伶俐

新时期以来,徐志摩的作品中被中学语文界所接受的,恐怕只有《再别康桥》这首诗了。这首诗是在1993年在教材首次当选,新中国成立后又随即消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这首诗又重新出现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实践证明,这首诗已成为众多白话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全国上下有许多语文教师就是用《再别康桥》这首诗开公开课而名扬大江南北的,每年关于这首诗的解读之类的文章也有多篇出版。“徐志摩热”的推进和语文教材的深入改革,使得中学语文教材收录了《再别康桥》这首诗,使它成为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语文新篇目之一。

一、《再别康桥》教学实践

在新课程改革以前,大多数语文教师对《再别康桥》的教学只是一些简单的介绍,围绕写作背景、艺术特点、思想内涵等方面来教授。在教学内容上,主要认为这篇诗作在思想内涵上传达出了作者的离情别绪;在教学方法上,多是采用讲授法,注重对这篇诗作的诵读培养。在新课程改革之后,语文教育界对于《再别康桥》的教学处理呈现出了多样性、多角度的视角。笔者选取了15篇典型的名师教案,将《再别康桥》的教学处理分成二个类型:一是一线名师的教学实践;二是新生代教师的教学实践。

(一)一线名师的教学实践

1.以诵读为主线,分析诗歌“三美”特色

在新课程改革之前,教师对《再别康桥》的接受完全受人教版教师参考资料中的接受视角的影响,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来把握诗歌语感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侧重分析诗歌的“三美”(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又侧重理解作者在这首诗里寄托的情感,主要以对康桥的离情别绪为主。比较早的有关《再别康桥》的教案是武汉文华中学的王先海老师在《中学语文》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王老师对于这首诗的教学主要引导学生在品读中触摸作者的内心世界,感知语言的韵律感、品味文章的意境美。史建筑老师在2002年发表的《在诗的王国里自由飞翔---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这篇文章里整个教学设计体现出来的思想是:既有效地从整体上感知文本内容,同时又依据学生情况,积极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来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研讨诗歌的内涵。著名语文教师程翔在执教《再别康桥》这一课时给笔者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他的教学过程如下:(1)指导诵读,体会语文的好玩。(2)用动作加以辅助,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程翔老师在执教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通过一个带有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毛遂自荐。李镇西老师执教《再别康桥》这一课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内心接近文本、接近作者,使学生对于这首诗的共鸣在朗读中产生。

2.对于《再别康桥》持“无显性目标”的教学

郑逸农老师在执教《再别康桥》时立足于探索“非指示性”教学,提出“六步”教学方法,即自读---定向---研读---讨论---交流---引导---反省。文勇老师在《再别康桥》课堂实录中也没有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主要向同学们补充作者及背景介绍,上课不受拘泥、不拘一格,主张与学生平等交流对话,活跃气氛打开学生的思路。但是,他并不是完全将希望寄托在与学生的对话上,他对《再别康桥》整首诗的基调把握堪称准确,不受任何俗套的影响,对学生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很容易地感知到这首有别于中国传统的离愁别绪的诗歌:徐志摩的告别很潇洒。

(二)新生代教师的教学实践

2004新课程改革启动后,语文新课标着重提出了全面培养并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诗歌作为民族精神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教师希望学生能通过诗歌的阅读与鉴赏,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与表达能力并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综合素养。因此,广大语文教学实践者尤其侧重于对诗歌尤其是新诗的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过程等方面的积极探索。2004年以后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新生代教师。

1.在诗歌教学中采用音乐辅助法,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正如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中所言:“能够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最好媒介是诗歌,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能准确了解其他文学,而且也决不会认为自己的人生是枯燥无味的。”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也指出:“与智力相关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兴趣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引发学生产生探究诗歌的浓厚兴趣。最早的采用音乐辅助教学的是2004年邬建芳老师(国内新生代语文教育的领军人物之一),她在执教《再别康桥》这一课时,通过一个诗意的灵魂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领会文章的诗意,并要求学生学会用诗意化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这首诗的感悟,鼓励学生即兴创作短诗并在宛转悠扬的音乐中吟诵出来。黄小娟老师在唱中执教了《再别康桥》一课,根据《再别康桥》的三美“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将课文的内容完全与音乐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在缓缓的音乐声中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活跃了课堂氛围,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悟、领会感知诗歌的优美意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鉴赏诗歌能力的效果。

2.从诗歌意象方面解读《再别康桥》

语文特级教师陈日亮对于《再别康桥》这篇文章进行了自己独特的分析,侧重解读这首诗的意象。比如在讲“金柳”时,认为“作者此次离开康桥时的情感是有别于中国传统离别诗的忧伤之情的,作者心里是带有一种初次相逢的甜蜜感。这种甜蜜感是可以通过反复诵读读出来的。但其实整首诗应侧重分析三四句,诗的主要意象是体现在‘波光里的艳影’的金柳,而不是单单的金柳。”他同时也指出,整首诗一共有四个诗节,写到“水”,自然而然会让人们联想到“柔情似水”这四个字,所以诵读这篇文章要饱含深情温柔,用抒情的浪漫语言把它表达出来。

3.运用多媒体辅助诗歌教学,体现图文并茂的特点

新课程改革后,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是语文教学模式的最大突破,这里的多媒体包括网络教学、计算机教学等等。因此对于《再别康桥》的执教,多媒体辅助教学被许多新生代老师积极采纳。严声明老师在执教这一课时借鉴了著名教师余映潮的教学设计思路,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美美地倾听诵读;美美地品味感悟;美美地仿写、解读这首诗。严老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的能力,注意插入的背景音乐与诗歌意境的转移沟通,在掌握诗的节奏和韵律的基础上,进而领会诗歌淋漓尽致展现出来的“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褚慧敏老师认为运用多媒体教学《再别康桥》可以尽现“康桥之美”。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示“康桥”的外观以及作者融入的情感,给人一种身其中的感觉,从而拉近了康桥与学习主体——学生的距离,引导学生清晰地解读感悟这首诗。

二、《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如果中学语文教师能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真正地体会诗歌之美,引导学生学会品美、悟美,在教授《再别康桥》这首诗时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掌握诗歌阅读规律。诗歌阅读围绕三个方面:情感、意象、意境。作为中国新诗史上的里程碑---《再别康桥》这篇经典诗歌充分展示了以上的魅力,在诗人的心中,康桥不仅仅是那座桥了,而已成为一个理想的人生境界的化身,一个旧的情感符号,自然风光成为其生命的精神阵地。徐志摩“为艺术而艺术”进行创作,他的创作注重“美学”,并将其摆在核心位置,这一举动对中国格律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再别康桥》之所以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是因为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浓厚的思想情感,而不是完全取决于它独特的“三美”艺术。然而,在大多数的教科书中只有一个公认的观点:“离开康桥的依依不舍”,而对于其他情感则基本上忽略了。再者,《再别康桥》为中国新诗史提供了一种区别于其他离别诗的新意象,比如“金柳”、“水”、“彩虹似的梦”、“云彩”等等,对于诗歌意象的分析解读,陈日亮老师在这个方面做得比较成功。比如“金柳”这个词的主要意象体现在“波光里的艳影”;“水”会让人联想到“柔情似水”;“彩虹似的梦”其实是“天上虹”,虽然短暂但却美丽,能在“潭”中慢慢沉淀,“梦”这个意象代表着对美好过去的种种回忆,在这种新意象中读者感受到的不是离愁别绪之情而是潇洒飘逸新感情、新意象。最后,教好一首诗,最重要的是把握她的意境美,《再别康桥》这首诗意境优美,感情真挚,构思别致巧妙,堪称意境美的典范。诗歌中“河边婀娜多姿的金柳”、“清澈碧清的泉水”、“夕阳下绚丽的云彩”、“照射在波光里的艳影”等构成了独特深邃的意境。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诗歌的意境,进而感受诗人笔下的那座灵性、有生命的康桥。秉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如果能对诗中独特的意象、独特的思想情感和深邃的意境进行更深刻地思考,那么就可以更深层次地发掘诗歌的人文价值。

(二)教给学生诗歌阅读的方法。诗歌阅读首先要注重朗读,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朗读的节奏、韵律、重音等方面的技巧。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时以领会诗歌主题为主线,在课堂上注重对诗歌朗读技巧的掌握,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朗读并要求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掌握阅读、朗读的方法,采用边诵读边深化感受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诗歌中掌握独特的意象以及诗人独特的情感,并在审美上获得愉悦。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用心灵之声创作的诗歌可以很好地提高人民的高尚品格、启发人们的情操行为以及对人类的高尚著作产生影响。”

(三)在诗歌教学中教给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新世纪,我国语文新课程改革对文学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文本,品味语言,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明确自主地删选材料,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鉴赏品位。朱光潜先生就说过:“我们可以首先从阅读诗歌开始培养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只有通过学会阅读鉴赏诗歌,我们才能自然而然地鉴赏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诗歌有着区别于其他文学的独特气质:纯粹严谨,细微精致。诗歌以它简短凝练的语言集中反映现实生活,思想底蕴丰富,音乐节奏强,富有韵律美。诗歌饱含联想和想象,因此通过现代诗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掌握现代诗歌及其特点,培养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品味优秀语言魅力、训练学生思维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及提升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中学语文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以文本为主体,将自己的阅读体会与作者在文中展示的思想内涵结合在一起,鉴赏《再别康桥》等现代新诗的意象美、意境美、情感美。

(四)教师作为教育者应当真正切入自身之生命,深入理解诗歌,只有自己掌握了,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记》所言“善歌者可让人继其声,善教者又可让人继其志”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语文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引导学生以文本为主体,以诗论诗,才能让学生真正触摸到作者内心世界并体会其当时的思想感情。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自出版后一直是现代文坛的评论热点,人们对它的探讨热潮一浪接着一浪。《再别康桥》编入中学教科书后,人们对它的思想倾向、创作背景、艺术风格、文学史意义进行分析研究,并充分肯定其积极意义。如果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再别康桥》这首诗的教学时能引导学生把握诗歌阅读规律,教给学生诗歌朗读方法及鉴赏方法,并坚持“创意”的课堂教学,让课堂变得趣味盎然,生动丰富,那么学生对《再别康桥》这首诗的理解接受也会呈现多元化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陈日亮.《再别康桥》的三个意象[J].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11,(1).

[2]褚慧敏.多媒体教学尽现“康桥之美”——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J].魅力中国,2009,(31).

[3]黄小娟.唱中教学《再别康桥》[J].师道·情智,2004,(4).

[4]华芳.更新教育观念,尝试快乐教育[J].考试周刊,2012,(80).

[5]贾会彬.名师课堂的精彩从哪里来?——程翔老师《再别康桥课堂实录》赏析[J].青年教师,2010,(9).

[6]栗健.为诗歌教学插上音乐的翅膀[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3,(2).

[7]蒙丽.《再别康桥》教案设计[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0,(11).

[8]潘旭跃.《再别康桥》新解[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04,(9).

[9]曲英华.《再别康桥》朗诵分析[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25).

[10]史晓华.怎样指导学生诵读[J].中学生阅读(初中教研版),2009,(12).

[11]王国顺.初中诗歌教学初探[J].新一代(下半月),?2010,(4).

[12]邬建芳.《再别康桥》:用诗情召唤诗情[J].中学语文教学,2006,(12).

[13]吴亮奎.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三个基本问题[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9,(21).

[14]文勇,孙绍振,文艳艳.轻轻的我走了——《再别康桥》课堂实录[J].中学语文,2010,(7).

[15]张春华.《走进徐志摩》教学方案[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07,(9).

[16]张冬.在朗读中寻找“钥匙”——李镇西老师《再别康桥》课例评析[J].文教资料,2010,(2).

[17]张维.教师的态度改变学生[J].考试周刊,2010,(50).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唐伶俐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2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