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国学校本化的实践及其现实意义

  • 投稿二哥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502次
  • 评分4
  • 83
  • 0

“教育既为文化传递的工具,在文化传递中引导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觉,是实现其传递功能的根本,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尤为重要。”[1]“学校教育应承担起向青少年一代传承民族文化传统,阐释民族文化精神,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提升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的使命。学校教育系统应将这些作为重要教育目的来追求”。[2]学校正是认识到了开展国学教育的价值,在高中阶段将国学校本课程化,力求呈现关注世界,贴近现实生活,对中学生有实际意义的有特色的国学校本课程。

一、国学校本化的实践

(一)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制

国学的内容丰富而又宽泛,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浩如烟海,传统文化中还有许多与现代精神不能相容且十分陈旧的东西,如何消除学生对国学的恐惧感,缩小学生与国学的距离,国学教材内容的甄选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的来说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到传统文化与现实世界的契合点,在保留传统文化原貌的基础上,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开拓视野,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国学并不是遥远而又枯燥的文言词句。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学校集语文组全体教师的力量,编制了符合中学生特点的国学校本教材,让经典走进高中课堂,让国学校本课程化。教材以儒家思想为主,兼有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内容分为:绪论、立身之道、治学之道、交友之道、伦常之道、处世之道、治国之道,除绪论章节,每项君子之道的内容约有十条推荐条目和一些参考条目,并配有相关的参考资料,不求多,贵在精,着力于知识的准确与延展,课堂的充实与活泼让学生在享受课堂的同时,能一课一得。

(二)具体的教学方法

国学走入高中课堂,不是盲目跟风,也不是快餐式教学,否则这就是对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亵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既不能枯燥乏味,变成一般意义上的文言文讲读,又不能流于形式,花哨无实质内容,必须要学生通过课堂能真正有所收获。那么,传统方法与现代媒体的有效结合运用,更有利于高中生对国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最经典的还是诵读法。唐代文学会会长傅璇琮曾结合自己的经历讲过这样一段话:“加强对古典文学名篇的阅读和记忆是尤为重要的。我小的时候,也曾在父亲和老师的强迫下背诵了一些还不能理解的古文,虽然当时不得要领,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却发现那些东西已渐渐内化为自身的修养,成为思想的精髓。”[3]从这里读者可能会找到一些共同的阅读体验,在家长和老师的强迫下背诵了一些当时并未完全理解的古文,而在今后的某个时刻,这些陌生又熟悉的感觉会与自己的人生体验不自觉地吻合起来。背诵记忆当然有难以言说的妙用,课堂课下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2010年8月2日的《北京日报》报道:“教育部今年将在全国学校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行动’试点,……教育部、国家语委计划用三至四年的时间,筹建‘中华诵读经典资源库’,包括大、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诗文;中国传统经典诗文以及中国节日、24节气等传统知识,此次试点的教学成果也将被收入其中,资源库中每一篇诗文都将邀请名家讲解、朗读、吟诵,并邀请书法家书写,学生及公众可免费下载共享资源。”[4]教育部在国学教育方面尤其重视推广经典诵读行动,证明了诵读法在国学中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学校已经连续两年在读书节中,举行千人诵读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诵读的震撼,感受国学的魅力。教学中诵读的开展,可以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熟悉度,进而有助于他们理解、感悟经典。有的学生熟读记忆后,经过时间的沉淀,国学经典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人生体验和人格修养。

当然,诵读不只在文本的理解,这就需要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等方法的综合辅助运用,否则一堂国学课就会难免落入俗套。讲解法在于较短时间内让学生准确把握重要知识点;问答法在于启发学生,发散思维;讨论法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对国学经典内容进行必要的文言白话转换,同时借助多媒体展示音乐、图片、视频等资料,力求将内容形象化生动化,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拉近传统与现实距离的目的,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和热情。

(三)国学课程的考核评价

高中开设国学校本课程,本来就是为了让学生能系统地了解先秦诸子散文中所涉及的君子之道的内涵;提高语文素养,增进人文素养;了解具有现实意义的选文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找到现实生活中立身处世的借鉴;提升人文修养,使自己能在学习生活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高二学段开设国学校本课程,不能占用学生过多的学习时间,不能加重他们的课业负担,所以国学不与成绩挂钩,最后以学分形式呈现。课时量、上课表现、作业等要素作为依据,以背诵测试或小论文的形式进行最终的考核评价。重在通过校本课程这一窗口,打开学生与国学经典的交流通道,让他们真正地能走进国学,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个人的修养。

二、国学校本化对中学生的现实意义

袁行霈教授指出:“国学作为固有文化传统的部分,已经渗进民众的心灵,直接间接地参与现实生活。”[5]学校开展国学校本课程,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都对中学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国学校本化是对语文教学的补充,可以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

因为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要实施国学课,语文课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著名古代文学研究学者廖可斌曾说过“两汉以前的文学像白酒,甘美醇厚,越久越有滋味”。必修《语文》中的文言文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中的文言文共计三十六篇,先秦诸子的文章在其中只有四篇,所占比例很小,仅占11﹪。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个遗憾,而国学校本课的开发,是对诸子内容的有效补充,而且文言文在高考中是重要的考点。校本教材国学条目里的文言重点字词,有效的检测和巩固了学生的知识点,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识字量、理解力、想象力等方面的素质,以便于学生灵活有效的运用到以后的阅读考试中。比如:“君子病无能,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此处“病”的意思为忧虑、担心。学生一般会记住的意思则是病,生病或毛病、弊病。所以,国学校本化在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水平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国学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凝聚力

总书记说“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应该是文化的复兴,要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中国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瑞典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斯,曾于1988年1月在巴黎演讲时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从孔子那里寻求智慧。这样高度的认同,自然会增加当下中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科技部研究中心对国学教育改革的评估报告显示,73﹪的家长和87﹪的教师认为国学教育对孩子起到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开展国学教育对于确立中国文化主体性,增强民族自信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6]国学的开展,让学生受到经典的熏陶,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进而提高他们的民族认同感。

(三)以国学为载体,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环境的变化,现在的中学生正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他们身上出现了拜金攀比、自私狭隘、功利化、诚信危机、公德意识淡薄等问题,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偏差。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和主体的国学校本课程,以“仁“为核心,教学生“仁者爱人”“成人之美”“克己复礼”等一些朴素而深刻的道理,教学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等切身实用的为人立身处世的方法和原则,这些都是学生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可以帮助学生修正自己错误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国学加强学生对亲情、友情的理解,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许多中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好,那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从来都是只知道索取,不懂得回报与感恩。“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学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这些朴素的话语让学生反躬自省,观照自己的言行。百善孝为先,国学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学生在认识理解亲情上的不足,让他们知道孝顺与感恩,让他们知道如何对待父母亲人,进而推及如何对待他人。

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朋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他们的兄弟姐妹,俗话说好朋友赛过亲兄弟。一位学生曾因不能处理好几个朋友的相处问题,影响到了学习生活,最后被迫转学。国学给学生打开了一盏明灯,教会学生交什么样的朋友:“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学而》),“友直,友谅,友多闻”(《季氏》);教学生怎样与朋友结交:“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与人恭而有礼”(《颜渊》),“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孟子·万章下》);教学生如何与朋友相处:“朋友切切偲偲”(《子路》),“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朋友数,斯疏矣”(《里仁》),“责善”(《孟子·离娄章句上》)。学生的交友体验与这些知识相应起来,产生了共鸣,反响强烈,国学经典在学生的人际交往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注释:

[1]鲁洁.应对全球化:提升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29.

[2]石中英.学校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14.

[3]邢颖.浅谈在中小学开设“国学课程”[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25.

[4]刘昊.大中小学将增经典诗文课程[N].北京日报,2010-8-2,(8).

[5]袁行霈.国学研究(一卷)·发刊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

[6]李迎春.论国学教育的文化向度[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58-65.

(程 琼 乌鲁木齐八一中学 8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