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亮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学生的语文课业负担过重源于教学中的无效或者低效劳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需要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入手,这已经成了大家的共识。但是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课堂?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不同的人的回答是不一样的,笔者认为: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本,让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发挥最大的效率才是关键。
那么语文教学的根本是什么?这需要从语文是什么来说起。工具论认为,语文是学习和掌握语言的,因此十分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人文论认为,语文是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的,因此,十分重视精神因素的挖掘。两者似乎各有各的道理,但是他们却没有说明究竟怎么样来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怎样才能学习到语言。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我们的语文教学常常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语文教学常常不着边际,教师们更多的是在语文教学的外沿活动,没有真正深入到文本的内部,探究到文本的核心内容。有论者将语文教学定义为揭示言和意的关系。也就是说语文教学是要看意是怎样通过言语形式传达出来的。应该说这种论述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核心和实质,触及到了语文教学的灵魂。但是,笔者感觉我们还有必要进一步问,这意是什么?是作家的思想感情?还是别的?就文本来说是作家感受生活认识生活的产物,因为文学来源于生活。作为一个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自然也要还原到生活中去,透过语言文字去触摸作家的灵魂。让他们的心灵和作家的心灵一起跳动,让他们的情思和作家的情思一起飞舞。语文教学就是站在语言文字之上随着作家的思想情感来舞蹈。舞姿的优美与否,与教师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认识程度和教师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意的把握是具体的,是有血有肉的,而不是空洞的。文本中的生活内容在多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相融合,学生就在多大程度上理解了文本。
因此,语文说到底就是从语言文字入手,进入到作家所反映的生活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感受领悟。学习语文如果没有进入到作家的生活中,体验到作家体验到的、感受到作家所感受到的,那么,任何语言对学生来说都是苍白的、无力的。比如在教学《神奇的书》这首诗歌的时候,我们需要学习什么?是诗歌所使用的大量的比喻句还是理解诗歌的内容?笔者认为这些是,也不是。学习这首诗歌确实离不开对比喻句的理解,但是这种理解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解,而是透过这些比喻句,让学生体会到比喻句所包含的内在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作者深切体验的,包含着丰富的个人的生命体验,仅仅知道这些是比喻句并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诗歌,体验到诗歌的内在的东西。
因此,学习这首诗歌作品我们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比喻修辞手法,虽然这是需要学习的,但是如果不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书的神奇,那么,也就没有办法真正学到这些比喻句,也不可能真正理解和认识这个作品,这样的语文教学也就算不上是有效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结合学生的阅读体验,让他们从自己的阅读经验中感受这些比喻句的真正的含义,使这些比喻句成为他们的血肉。
遗憾的是许多语文老师只是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没有能够深入到文本的内核,透过这些外在的语言现象,体会到内在的思想认识和人生体验。
再比如鲁迅的《故乡》,我们真正需要学习的是什么呢?作者回到故乡,眼前的景象就很凄凉冷清,等到看到眼前的闰土和自己想象中的闰土之间的巨大反差,他内心的苍凉是难以言说的。这里有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和社会体验。而这样的体验学生是很难获得的。教学中教师就要设法让学生进入文本,唤醒他们沉睡在心底的生活体验和生命体验,从而使他们的思想情感在某种程度上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达到同频共振的效果,这样才能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达到心领神会的地步。比如,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人和事,他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或者他们生活周围的人等,通过这些人的今昔对比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从而让他们真切的体验鲁迅内心所涌起的那种复杂的情感。学生只有体验到了那种情感,他们对文本中的写作手法才会有具体的感受和认识。也只有有了这样的体验、感受和认识,我们才能说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有效率的。在教学的时候教师总是交给学生说是对比的手法,但是这些手法如果不能化作学生内在的认知结构,他们也就不能真正感受到对比的作用。
再比如都德的《最后一课》,在和平年代要让学生体验爱国主义的情感,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想学习文本的写作方法,首要就是要让学生体验到文本内在的思想情感,而这需要结合学生的人生体验。简单的让学生学习文本中的写作方法、领略文本中的语言高妙,都是不可能获得真切的感受的,也是不可能真正的学到这些写作手法的。寻找一个入口,让学生能够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和体验文本,这样就很容易让学生进入文本之中。就这一课来说,小弗朗士的几次感受“可怜的人”,是进入文本、体验文本的关键所在。小弗朗士为什么此时此刻感觉到自己的老师是一个可怜的人呢?原来他知道这是老师给他们上的最后一课,而且这一课对老师来说又是那样的重要,无形中,老师的这种情感感染了他,他开始同情起自己的老师来了。正是从这种同情心出发,我们触摸到了小弗朗士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这一课留给他的印象的深刻。他的心随着课堂的逐渐深入而变得异常的沉重。他爱自己的老师,爱老师之所爱、恨老师之所恨,他的内心和老师的内心有了共同的语言,有了相似的情感,所以他的爱国情怀是和对老师的爱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才有了“可怜的人”这样的想法,也才有了这样的情感。所以“可怜的人”就是让学生进入文本的一把钥匙。过去,我们总是将书中的孩子小弗朗士和爱国主义联系在一起,但是这种爱国主义是空洞的,如果我们不能结合一些具体的情境的体会和感受,特别是如果我们不能抓住“可怜的人”这样语言和情感去感受,我们也就很难理解一个很调皮的孩子是如何具有了爱国主义的情怀的。
而许多时候,语文教学放弃了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责任,一味的在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上,在一个很浅的层次上停留,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对于深层次的问题,真正关乎到语言学习的、真正能够给学生切实的作用的东西,我们并没有能够触及到,导致语文教学的无效。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是学习语言的,但是语文教学又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语言的学习必须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和学生的思想情感结合起来,让他们充分进入到文本之中,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深入到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触摸到他们心灵的那根情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也才能使学生真正从我语文学习中有所收获。
(徐明亮 甘肃省山丹县陈户中心校 7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