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公说:“语文教学在普及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1]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模式,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东西可写,乐于写。那么,如何才能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他们的作文积极性,使他们从“要我写”的状态进入“我要写”的佳境呢?在此,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三点体会。
一、讲究命题艺术,让学生有话可说
传统的作文命题太生硬,压制了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使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作文成为学生沉重的包袱。叶苍岑教授指出:“作文教学存在的弊端,主要原因是出题不当……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出好题目。”[2]叶圣陶先生也讲,作文命题“一定要让学生有话好说,有话要说。”[3]可见,讲究作文命题艺术,做到命题恰当成了作文的关键。作为命题者,应努力寻求作文命题的规律。
(一)命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可感性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当代中学生个性意识越来越强,在生活中,总是尽力张扬自己的个性,“我就是我”。遗憾的是,他们在作文中却往往失去了自我——言他人所言,让自我蛰伏于他人的阴影之中。学生作文中这种“失真”的现象普遍存在。笔者想,其主要原因在于命题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
我们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无时不有。在作文中尽情地绘我所见,写我所闻,抒我所感,这样才能写成充满精血灵肉的文章,这也正是作文生命之所在。
新学期不久,笔者布置了一篇以“某一位新老师”为话题、自拟题目的作文。对学生来说,老师们都是“新”的,学生只需就地取材就可以了。由于贴近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其作文让老师们领略了个人的风采。诸如:语文老师“迟到”了、英语老师“肥而不腻”、化学老师幽默风趣、政治老师“体贴入微”……真可谓异彩纷呈,各显神通。
(二)命题要灵活新鲜,具有触发性
生活中的素材是丰富多彩的。因此我们命题时应尽量新鲜灵活,避免千篇一律,要能够触动学生的某一根神经,让他们说自己最想说的话,写最想写的事,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从而使他们感到“有话要说,有话好说”。
作文命题,“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爆发点,激起写作的冲动。”[4]生活中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可以作为命题的依据。中学生对于《我的妈妈》《记一场运动会》等老掉牙的命题,感到索然无味。我们不妨换成角度新的命题,如《挥手之间》《接棒的一刹那》《冲刺》等题目就显得具体、活泼、新颖,学生写起来就顺手多了。
好的命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和冲动。要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教师就得引导学生从生活启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勤奋集录。有了充分的素材积累,构思时才会产生灵感,下笔时才会感觉“如有神”。
二、解开学生思维的枷锁──给学生施展拳脚的机会
作文要求不当,会严重阻碍学生的思维,成为束缚学生手脚的“镣铐”,使学生写起文章来就像“戴着镣铐跳舞”。久而久之,学生思维的土壤就会板结,心灵和智慧的火花就无从爆发出来,当然就不会有个性化、创造性的积极思维了。因此,我们应想方设法解开学生思维的枷锁,遵循人的个性化原则,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地。
(一)形式自由,各取所需
以前的教材是以文体来编排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往往长时间引导学生集中训练某一文体的文章。结果,学生写多了记叙文,就不会写议论文;写多了议论文,又忘记写记叙文了。好在这种顾此失彼的现象如今有了较大改观,如考试作文中大都加了一项“文体不限”的要求,使学生在作文时大大喘了一口气。
有这样一则材料:一名初二学生小强和妈妈逛街,到中午,小强坚持要“打的”回家,妈妈为了节约,固执地要步行回家,小强气得边追边骂:“等我回去再跟你算帐!”笔者要求学生读完这则材料后自拟题目作文,形式不限。有的学生续写原文(记叙文),把母子回家之后的“戏”导演得十分精彩;也有的从小强或家庭教育的角度谈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写成议论文或读后感……可见,作文要求宽泛、灵活,就能大大拓宽学生思维的自由度。因此,我们在作文要求中,决不能选定某一文体搞单轨独行,而应让学生自由选择,使学生拥有一个四通八达的思维空间。
形式的自由,还体现为课内、课外写作训练的有机结合。课外练笔是一件轻松而愉快的事,它不受材料、体裁和表现手法的限制,学生可以海阔天空地想,自由自在地写。为了让写作的材料源源不断,笔者鼓励学生平时多观察生活,多阅读报刊杂志,多写随笔,并让学生通过书信等方式跟老师谈心。这样就有利于打开学生的心扉,使他们产生不吐不快的冲动。
(二)观点自由,各尽所能
古训有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不破规矩,不成方圆”之说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也开始燎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允许并鼓励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想象力可以“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5]这种时空的超越,正是为文动人心魄之处。独到的观点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种超常的想象力。如一位同学写《竹》这篇散文时,反常人之说而行之,一般人都赞美竹“虚心而有节”,而他却认为竹外表刚直,内心十分空虚。这样一来,“竹”就成了虚伪者的象征。还记得一位学生在《马说》读后感中提出了“千里马”不能等待“伯乐”来“相马”的观点,他认为一个人应该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毛遂自荐。这些大胆而新颖的想象,别具一格,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作文应该是主体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创造力的文字外化。也就是说,写作的最高境界是创新。我们要放开手脚,解开学生思维的枷锁,用开放的思想去点燃学生潜在的创新之火。
三、讲求鼓励艺术——使学生感觉到自我价值的存在
学生对写作有无兴趣,能否自觉迈进写作的大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写作中有无成就感。要使学生能及时体验到成功的快感,多鼓励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鼓励是激发兴趣的“催化剂”。
(一)捕捉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
不同的人,秉赋、素养不一,见闻感受有别,写作水平也参差不齐。老师在评改学生作文时,不能以统一的尺寸去衡量,而应根据不同的个体作出相应的评点。每个学生的作文或多或少有可取之处,只要我们仔细挖掘,也会或多或少“挖”出“金”来。
对于优秀作文,多一些赞语理所当然;而对于一般水平的甚至差的作文,我们是否可以弃之一隅,不闻不问呢?如果我们对其采取淡然的态度,就会挫伤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教师在评改作文时,要特别注意寻找其中的“闪光点“,哪怕是用得好的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标点,甚至一处极平凡的修辞,都应把它看在眼里,写好旁批,给予鼓励性的赞语。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肯定时,自信心就会增强,这种鼓励性的赞语就成了一种鞭策、一种动力,写作兴趣油然而生。
当然,对于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之处,我们决不能熟视无睹,但措辞一定要委婉,否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严重的还会影响师生情。记得有一学生写的“自传”明显是全盘抄袭一位名人的。对此,笔者没有采取过激行为,而是心平气和地写下了这样的批语:“敢于向名人学习,很好。但借鉴时要注意灵活取舍,以免失真。”评讲作文时,笔者没有提及此事,而是私下与他交流。从此,这位学生再也没有抄袭过作文,进步也十分明显。可见,在指出学生作文中的“暗点”时,要尽量把逆耳的忠言说得顺耳些。这样,学生才容易接受,乐于改正。
(二)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成果的舞台
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成果的舞台,更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让学生当众朗诵自己的作品
其实,每个学生都希望有崭露头角的机会。为了顾全大局,笔者让学生每人精心制作一篇作品,开展朗读比赛。评分时,不仅要针对他的朗诵本领,更要针对他的作品本身。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当然不愿轻易出洋相,因此,他们从头到尾都会积极热情地准备、参与。
评改中如果发现有特色的作文,笔者会在课余时间辅导其作者练习朗诵,然后让他在课堂上当众“表演”。由于学生自己亲身经历过,因此朗诵时感情投入,更能增强作品的美感。朗诵者在听众热烈的掌声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这样的机会难道他不想再有下一次吗?
2.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宣传报道阵地
课室的“学习园地”、校刊、校报等都是展示学生成果的好地方,可以刊登学生的优秀习作。诸如此类,多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周围的同学认为自己“不简单”,可以说是每个学生都向往的。
笔者常常鼓励学生在校文学社《春苗》杂志上踊跃投稿,当看到辛勤的汗水化为铅字时,他们会感到无限愉悦,写作兴趣由此高涨,从而逐渐形成主动作文的良性循环。
四、结束语
文无定法,教也无定法,但有一点值得肯定:如果老师能够在作文教学中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大胆尝试,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切入点,千方百计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作欲,那作文教学就不再成为“老大难”中的“老大难”了。
参考文献:
[1]张青山.浅议中学语文说明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J].课外阅读,2013(5).
[2]张巧丽,写作教学要充分发展学生智力[J].空中英语教室(社会科学版),2010,(10).
[3]叶圣陶.自己要作的题目[N].语文导报,1985,(2).
[4]冯淑贞.写作,应从兴趣抓起[J].新课程,2010,(6).
[5]张玉芳.背诵技巧五法[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2,(7).
(传明伟 广东省东莞市万江区第二中学 523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