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渴望“抓手”——关于古文课下注解的浅见

  • 投稿Chri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229次
  • 评分4
  • 13
  • 0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课堂”真正成了“学堂”,而学生自学主要途径是参考课本、查阅工具书和浏览网络,但是在自学时却不断地出现课下注释和课外资料的矛盾、工具书之间的矛盾、课文注释自身的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于是古文课堂常常出现“诸子百家”的现象,似乎都有自己的观点并且都有成立的依据。

笔者认为,这些问题中教材自身才是“重中之重”,因为我们在教学中常说“以课本为主”,而所谓注解就是用文字来解释字句,如果课下注解自身就存在问题,自然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古文的认知和理解。下面针对近来在“教”和“学”中笔者与学生遇到的困惑,以苏教版必修五古文为例,谈谈自己一点浅薄的看法:

一、不结合语境随意注解

语境即言语环境,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如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指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言后语所形成的言语环境,这正是我们阅读中提到的语境的含义,它是我们理解文章的重要依据,通过它我们才能更全面、更准确地洞察作者的思想。下面就结合语境看看课下注解存在的问题:

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有“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课下注释把“或……或……”解释为“有时……有时……”但是结合后文“虽取舍(取舍:爱好)万殊,静噪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可以看出王羲之在此要表达人们虽然爱好不同,对待生活的表达方式不同,但是都面临着衰老的命运,所以要抓住现在,不能虚度光阴。那么这里的“或……或……”作“有的人……有的人……”解释应该更贴切。做出这种解释的还有原建平主编的,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卷文言文全解》;江夏主编的,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文言文译释》;汪钰明主编的,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的《轻松学习文言文》;马德高主编的,济南出版社出版的《文言文精解精析》等,可以说从人教版到海教版都有这一解释。而且对于这个固定结构,这种解释也是很常见的:如苏教版必修四的《孟子·梁惠王上》中“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报任安书》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二、不参考句式的曲解

句式一致是文章语句排列的重要依据之一,根据句子之间的句式特点我们能容易地将混乱的句子排序,这就需要我们准确判断句子的特点,从而准确理解语段的含义,下面就从句式特点来看看注解存在的不足:

庄子的《逍遥游(节选)》最后一节写到“故夫知(同“智”)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课下注释为“才智能够胜任一官的职责,行为能够顺应一乡的风俗人情,品德能够投合一国之君的要求,而取得一国之人的信任的人。”在此庄子要表达“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这四种人虽然有一定的才智和修养,但就像斥鴳、蜩鸠一样自视甚高,见识短浅,且被功名利禄所束缚,远没有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可见这四句话之间应该是并列关系,这就直接涉及到课下注释对第四句中“而”的含义。《古代汉语词典》中对于此处的“而”解释为通“能”译作“才能”。相同的解释还出现在武泽涛主编的,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文言文同步译注》。而由陶晓跃主编的,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文言文详解一本全》和杨志芳主编的,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文言文精讲精练》则认为“而同耐”应解释为“能力”,依据这两种解释那么第四句就可以译为“能力足以取信一国之人”这样就可以和前面三句构成排比之势。这种解释在网上也多处出现。

再如《渔父》中“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察察”解释为“皎洁的样子”,作为定语后置句,“之”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短语译作“洁白的身体”。可是却把“汶汶”注为“玷辱”作为动词,即“使蒙受耻辱”那么第二个“之”只能译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短语译为“外物玷辱”。此处学生困惑得很:为什么同样的结构“身之察察”和“物之汶汶”,却做出完全不同的解释?而且《古代汉语词典》上的“汶汶”的词条解释就是“污浊的样子”,那么此处参照上下句的关联,完全可以一样作为定语后置,译为“污浊的外物”。类似的解释还有:武泽涛主编的《高中文言文同步译注》;吴铜运主编的,长春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马德高主编的,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古文完全解读》等。

三、忽视规范的错误表达

语言表达的规范就是符合语法的准确表达。这是写作教学中的难点,因为语法考查的淡化,使语文教学基本忽视了这一内容,作文中经常出现大量的错句病句。所以笔者觉得课本应该给学生树立起规范表达的榜样。而现实情况并不如此:

《逍遥游》里“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其中对于“置杯焉则胶”一句,文中注解“胶,粘住不动。”整个句子解释为“将杯子放于其中则胶着搁浅。”这个翻译很是费解,姑且不说“胶”译成句子中的“胶着”是否就是翻译句子,但是既然有了“粘住不动”,为什么还要“胶着搁浅”?此处的“胶着(zhē)”着实让人很“胶着(zhuó)”。也让人想起小学时,每次做到生字组词总是有“学着、看着、吃着、跑着、跳着”这一类词语。当然“课下注解”和“翻译”,毕竟不是一回事,也许编者的用意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揣摩才能得知吧!

四、不结合实际的“避重就轻”

我们所学的课文往往受到课时的局限,有些经典的名篇,常常会以节选的形式出现,可是课下注解往往也会被“节选”,表现为没有选择地删掉很多重要的解释,特别是关于通假字的注释,给学习带来很多不便。因为一旦字出现通假现象,它的含义就会和通假字有很大的出入,这时候课下注解是学生重要的参考,可是现实却往往不尽如人意。例如《报任安书》:“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此句中“以通已”,可是课下注释里并没有注明,当然节选的文章,也许在前面已经出现过了,但是“以”的这个用法属于不常用的类型,是不是解释一下更好呢。而对于一些常见的,甚至约定俗成的通假字,解释与否都不是障碍,如《逍遥游》中“适莽苍者,三餐而反”,笔者觉得此处的“反同返”学生是一目了然的,学习的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因为对于“有通又、说通悦”这些字学生完全是可以辨别的。当然这一类的问题毕竟可以借助课外的其他工具书加以完善,不是非说不可的。

以上四点只是笔者在古文教学中对于课下注解的粗浅认识,由于受到地域和笔者认知的局限,如不能深刻洞察编者意图,不能占有更多有说服力的资料等,本文肯定有很多不足之处,还望专家和同仁们多多指正。

随着我市“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大力推进,自学质疑和互动探究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推崇,更加渴望,完善的课下注解,真正能够“奉为圭臬”,成为“教”和“学”的“抓手”而不是“羁绊”。

参考文献

[1]江夏主编.高中文言文译释[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汪钰明主编.轻松学习文言文[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

[3]马德高主编.文言文精解精析[M].济南出版社,2001.

[4]武泽涛主编.高中文言文同步译注[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5]吴铜运主编.高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M].长春出版社,2001.

[6]陶晓跃主编.文言文详解一本全[M].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

[7]杨志芳主编.高中文言文精讲精练[M].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3.

(徐 慧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第一中学 222200)